[转载]Anusara系列(二)——能量环与焦点(转自Judy的文章

标签:
转载 |
小时候,有玩过齿轮玩具吗,每个齿轮必须紧紧咬合才能启动整个系统,这个齿轮积木游戏可以启发大脑思考判断的功能。现在这套游戏,上帝送给你,在每个人的身上安装了七个齿轮,每个齿轮形成一个能量回路称为Loop,这就是Anusara有名的Seven
Loops七大回路的观念。
Loop是回路,也是轮或是圈等观念,依Anusara的观点来看,人体的侧面从脚到头,分别有七大回路,也有人称七轮,但易和chakra轮脉(或脉轮)混淆,所以用中文解释时,必须十分慎重,但坊间一般瑜伽老师常混着用,呵,原因在于顺口,所以同学自己就只好脑袋清楚一点,以免被一些轮子给搞得七荤八素了。这七轮,是Anusara最迷人之处,原因在于透过一系列的用词将复杂的解剖学及肌动学等相关知识,以七个LOOP及先前提到的五大原则等观念呈现。好处是简单明白,尤其是在做倒立系列,方向感全乱,简单指令反而受惠。坏处就是无法理解这些原则背后的机转,容易流于记诵各种口令,甚至会以为这些观念唯有Anusara独有,这样很容易流于流派之见,其实这些原则是人体机制运转的普遍原则,在Iyengar艾氏瑜伽里也有强调,但Anusara厉害的地方在于All
in
One,呵,全部功能都集中在七个顺口溜及五大原则,这就是Aunsara厉害的地方,西方社会喜欢逻辑化思考,快、狠、准的口令,比让「身体慢慢开花」等字眼来得有效率一点,但别误会Anusara缺乏深厚的内涵,它奉行的是Tantra
philosophy谭崔哲学,也可称为密宗哲学,有兴趣的人再自已深入研究。
现在,就直接进入Loop的观念,这只发生在侧面观,才能从脚到头逐一讨论,因此,Loop的作用面是前后也就是矢状面Sagittal
Plane,例如:前弯腰、后下腰,前点头、后仰头,动作面只发生在前与后,呵,简单吧,LEVEL
1的毕业生,现在的Axis动作轴是哪个平面???Frontal
axis,冠状轴,想一想百货公司游戏场有一种游戏枱是足球对打的游戏,所有的球员都被一根根的杆子从左右腰侧穿过,对了,从左到右插入一个杆子,人体才能前后动作,因此老师才会不断提醒左右的骨盆要对称,不要一前一后,更专业一点,会告诉你如何将骨盆以XYZ轴来做调整,以避免前后、左右或是高低的不对称。
有了Sagittal Plane及Frontal
Axis的观念就可以进入Loop的世界,记得观念正确就会发现连手边Anusara相关的原文书都会出错,尤其是Plane
and axis动作面与动作轴的观念,这也是为何迟未下笔的原因,花了一些时间再做查证,才敢动笔。
Loop最好从脚到头来审视,分别有七个轮子,也就是将侧面分成七大能量系统来运作,注意,它们和三处Focal
Point能量集中点(pelvis, heart, upper palate)的关联,如下:
1 Ankle
Loop
-由脚踝后跟,向下经足底再由脚趾经脚背回到踝关节
2 Shin
Loop
-由脚踝经小腿肚,向上经膝关节,往前由小腿前侧返回。
3
Thigh
Loop
-起始于股骨上方与骨盆能量集中点同一高度,朝下经大腿后侧至膝关节上方,上提大腿前侧,此举可创造出肌肉集中收缩的力量。
4 Pelvis
Loop
-由腹部即脐下处,朝下经腰椎至荐椎底部,令尾骨朝内经骨盆底肌,与thigh
loop交会于pelvis-focal point,前行上提下腹部。
5 Kidney
Loop
-由腹部即脐下处,上提后背,与shoulder
loop交会于heart-focal point,将腹侧面的下肋推回,此举可创造出侧面延长的效果。若与pelvis
loop同时作用,可创造胸腰部位的延长。
6 Shoulder Loop
由上腭能量集中点启动向下经过后颈及肩胛与kidney
loop交会在heart的能量集中点,经横膈模再经前胸返回。
7 Head
Loop
-由上腭能量集中点启动,由后往上经过颈椎及头顶再返回原点。若与shoulder
loop同时作用可以创造上半身即胸椎及颈椎的延展。
Loop vs Line of Gravity
若以重心的角度来看,其作用就是在调整身体的侧面,以避免身体的重心偏离重心线,人体的重心线,分别由五大点构成,从足踝、膝、股骨大转子、肩峰、耳洞,这五点由脚到头必须串连一直线并垂直地板,如此可以确保身体的重点落在足底后三分之一处,重量平均分散在关节每个受力面上,但人体由侧面观之,就如同战车直立后履带内的齿轮一样,只要其中一两个齿轮前后位移,呵,整个履带就会变形,因此如何调整好每个齿轮令其作用线和重心线重迭,就必须好好调整Anusara口中的七个轮子,呵,各位可以用肌动学或Anusara的字词描述原则,大道至简,原理都是一样的。
现在先看看变形的身体,这是types of posture relative to the center of
gravity,身体的姿势与身体重心相关连的状况,注意,一旦身体的重心脱离重心线,一连串的恶梦即将发生,身体会产生各种机制来去适应失衡的状况,每个人的身体所产的对策都不同,但可粗略分成以下四种:
types of posture relative to the center of gravity:
Sway backed摇摆背
Flat Black平背
Military战士姿
Kyphosis-lordosis背驼腰推姿
Sway backed摇摆背及Flat
Black平背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将尾骨整个往前塞即推臀,虽然可以减少后背的压力,但也会同时造成整个骨盆被往前位移,重心也就前移到足底前侧,但注意,身体马上会警告膝盖做过度伸直hyperextension的动作,一前一定要一后才能取得平衡,但这是在失衡的状况下取得的平衡,将会引来一连串慢性伤害。
其实变形的体态当然不止这四种,只是这是最典型的。问题是要如何预防呢???呵,从七个轮子开始,逐一由下往上调整之后,让所有的齿轮都落在重力在线,这样就可以接近到最理想的体态。
最后,再次强调这七个轮子必须是以侧面观之,才不会和Spiral的观念弄混,Inner spiral or outer
spiral内旋及外旋强调的是,正面观之,但作用在水平面上即横切面,强调的是骨盆扩张的能量以利于股骨及下背的稳定度,此外,Spiral的观念也会应用在手臂的内旋及外旋上,也是透过肩带的扩张的力量,协助肩膀及颈部及上背的稳定度。通过内外旋这种扩张的力量可以创造出中轴延展的力量,让身体更加延长如同太阳光芒一样,因此Loop和Spiral的功能是一样的,但做法不同罢了。
记得Spiral的观念吗,再次提醒,Inner Spiral是由脚底朝身体中心线向上盘旋而上,能量是外扩的,利用的是muscular
energy,而Outer Spiral的能量是由骨盆由内往外,朝下将Pelvis能量集中点的力量以Organic
energy扩张延展的方式深根在大地上。这是作用在水平面,而动作轴是垂直轴,若各位可以肌动学的角度来看,就会很清楚了。
以上文章乃参考许多原文书及查证肌动学的书所写,若有疏漏处,请不吝指正。本文仅能提供各位对Loop的概念,若要一一研究每个loop的功能,天呵,这可能要写粉久才能毕其功,而且,各位必须要对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及功能及其拮抗肌与协同肌有一概念,才不会弄混。在手边的书,谈到最后,就是肌动学的概念,但作者能以瑜伽体位法的角度切入,最令我爱不释手,呵,要学的就是这个东西,只是要有基础,基础最重要,但这要下很大的苦心。
最后要感谢Jonus老师远道而来的指导及台中林正雄老师热心举办,还有辛苦的口译Dolly,同时也感谢小英及小V的经验交流,让我在学习的过程能触类旁通,最后要感谢大家容忍我的怠惰,这篇稿子生了好久才写出来,呵,原因是连原文书也会有错,只好不断查证其它原文书的资料,看英文看到快脱窗>_<,.....现在要来忙研习营LEVEL
L的作业及赶快在老公回来之前把书房整理一下,否则事情就粉大条了........
ps:整個心得五大原則及七個loops至止結束,感謝大家支持.
參考書籍
Hatha Yoga In The Anusara Style, Doug Keller
Yoga as Therapy, Doug Keller
Kinesiology The Skeletal System And Muscle Function, Josephe.
Muscolino
Muscles Testing And Function With Posture And Pain Fifth
Edition
The Shambhala Encyclopedia Of Yoga Georg Feuerstein,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