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姝:从鹭岛到清华园

标签:
杂谈 |
分类: 顶你上清华 |
2010年12月,晓姝参加了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保送资格,即将进入我校人文科学实验班开始自己的清华生活。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基础
晓姝的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在高中文理分科之后,选择读文科的晓姝更是表现出了从小在文科上的天赋。和一般人眼中的文科生不同,晓姝对于文科课程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文科也要讲逻辑分析。
晓姝认为学习文科只是背背书是个极大的误区,她更喜欢自己画知识网络,把东西都整合在一起练习起来,不让知识点零落。虽然很多参考书上都会画知识网络,但晓姝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而对于做题,晓姝反对题海战术,她会有选择性地做题并加以总结。
晓姝表示,这种学习习惯也不是从小养成的,是上了文科班之后经过摸索总结出来的,在这种有序的学习方法的帮助下,晓姝整个学习的系统性开始成型,成绩也越来越稳定,并最终在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了保送资格。
家人、老师、朋友的鼓励是动力
晓姝的父母在晓姝的学习上给予了充分的支持,虽然家庭条件不算最好,父母的文化程度也不高,不能真正教导晓姝学习,但是他们给了晓姝绝对的自由,对她的学习不进行干涉,当晓姝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时父母也全心全意地支持。
由于晓姝的学校比较年轻,老师也很年轻,所以晓姝跟老师关系都很好。他们对晓姝的生活学习都很照顾,有什么事都敢直接跟他们聊,心里有困惑有彷徨的时候他们都能给很及时很温馨的解答。高中阶段对晓姝影响最大的是语文老师胡老师,胡老师很善谈,上课气氛很愉悦,课下与大家的互动也很好,更重要的是在保送过程中,胡老师给予了晓姝莫大的鼓励与支持,告诉晓姝要勇敢地报考清华,考试结束后更是第一时间对晓姝表示了恭喜,让晓姝感受到了信任和鼓舞。
周围的同学在晓姝保送准备过程中也送上了帮助和祝福。正是这些家人、老师和同学朋友无微不至的鼓励化作了晓姝通往清华园的动力。
参与模联,锻炼成长
最后一次参加模联是今年五月份的省际模联,这次是以主席团成员的身份出席。参与了会前的筹备以及会务工作,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觉得很锻炼人。三天的会议前期的准备是非常辛苦的,在整个过程中,觉得自己的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很受锻炼。
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晓姝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她渴望加入感兴趣的社团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也渴望收获美好的友情和爱情,但是这个好学的女孩微笑地表示:在大学里还是要以学习为主,更希望能够在清华里真正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学到一些东西。
顶言顶语(胡卫东 语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