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燃烧热的测定

(2010-11-03 18:11:24)
标签:

燃烧热的测定

教育

一.实验目的

1. 用氧弹量热计测定萘的燃烧热;掌握氧弹量热计的实验技术;

2. 明确燃烧热的定义,了解恒压燃烧热与恒容燃烧热的差别;

3. 学会雷诺图解法校正温度改变值。

二.基本原理

1. 燃烧与热量

1mol物质完全氧化时的反应热称作燃烧热。根据热力学定律,恒容燃烧热Qv等于体系内能变化ΔU,恒压燃烧热Qp等于其焓变ΔH。其之间的关系为:

          (2-1)      

               (2-2)

n为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气体物质的量之差,R为气体常数,T为反应时的热力学温度。

由上式可知,若测得某物质的QpQv中的任何一个,即可计算出另一个数据。在热化学中,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包括燃烧热)通常是用Qp来表示的。本实验测定的是Qv,通过上式就可计算出Qp,即燃烧焓的值ΔcHm。直接测定QvQp的实验方法称为量热法。

2. 氧弹量热计

本实验是用氧弹式量热计进行萘的燃烧焓的测定。 下图是氧弹量热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为环境恒温式量热计。

 

 

1.外筒;2。绝热定位圈;3。氧弹;

4。内筒(用以盛量热介质);

5。点火电极;6。搅拌器;

7。感温探头;8。外筒搅拌器

 

 

   图Ⅱ-2-1 氧弹式量热计示意图

氧弹量热计的基本原理是能量守恒定律。样品被置于氧弹中,完全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得氧弹本身、周围的介质及和热量计有关的附件的温度升高。测量介质在燃烧前后温度的变化值,就可求得该样品的恒容燃烧热。其关系式为

            (2-3)

式中W 分别为待测物质的质量(g)及摩尔质量;Qv为待测物质的摩尔燃烧热(kJ/mol);lQl是引燃用的点火丝的长度 (cm) 和单位长度燃烧热 (J/cm); W C是以水作为测量介质时,水的质量和比热容;C为量热计的水当量,即除水之外,热量计升高1℃所需的热量;△T为样品燃烧前后量热计温度的变化值。

可将(W ·C+C)作为量热计的总水当量,通过测定已知燃烧热的标准物(如苯甲酸,它的恒容燃烧热为 26,460 kJ/g或3226.9kJ/mol)的燃烧前后量热计温度的变化值△T来标定。

氧弹是一个特制的不锈钢容器,见下图。为了保证样品迅速完全燃烧,氧弹中应充入压力为 1.0~1.5 MPa 的高压氧气。为防止充氧时将样品吹散必须在实验前对样品压片。充氧后的氧弹放在装有一定量的水(3000mL)的桶中,水桶外是空气隔热层,再外边是温度恒定的水夹套。

 

1.氧弹头(既是充气头,又是放气头);2。氧缠盖;

3。点火电极;4。点火丝;5。燃烧坩埚;6。燃烧档板;

7。卡套,用于接点火丝;8。氧弹体

 

 

 

 

图Ⅱ-2-2 氧弹的构造

本实验的氧弹式量热计虽然采取了一些绝热措施,但它仍不是严格的绝热系统,加之带进的搅拌热、放热传热速度的限制等等,因此需用雷诺图法对温度进行校正。

3.雷诺温度校正图

当适量燃烧物质燃烧后,量热计中的水温上升 1.0~1.5 ℃。预先调节水温低于室温0.5~1.0℃左右。将燃烧前后水温随时间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作图,得一曲线(如图Ⅱ-2-3 所示)。图中H点意味着燃烧开始,热传入介质当中;D点为观测到的温度最高值;从相当于室温的J点作水平线交曲线于I,过I作垂线ab,再将FH线和GD线延长并交ab线于A,   

C两点,其间的温度差值即为经过校正的ΔT。图中AA'为开始燃烧到温度上升至室温这一段时间Δt1内,由环境辐射和搅拌引进的热量所造成的升温,故应予以扣除。CC'为由室温升高到最高点D这一段时间Δt2内,热量计向环境热漏造成的温度降低,计算时必须考虑在内。故可认为,AC两点的差值较客观地表示了燃烧引起的升温数值。

    有时,热量计绝热性能良好,热漏很小,而搅拌器功率较大,不断引进的热量使得曲线不出现极高温度点,如图Ⅱ-2-4。校正方法相似。

 

图Ⅱ-2-3  绝热较差时的雷诺校正图     图Ⅱ-2-4绝热良好时的雷诺校正图

三.仪器试剂

BH-ⅢS型氧弹量热计   全套    氧气钢瓶及减压阀  1套      充氧器    1台

压片机       2只      萘(A.R.)      苯甲酸(A.R.)      点火丝

四.实验步骤

1.粗称萘(<0.6g),苯甲酸(<0.8g),压片,去毛边后准确称量。

2.装样并充氧气  准确剪取10cm点火丝,在其中部绕5-6圈(直径约3mm)。两端固定在电极上,中部紧贴样品表面。充氧。

3.  测量C

① 在量热器内筒中装入3000mL自来水(水温应低于室温0.5℃)。

② 将装好苯甲酸并充好氧气的氧弹置于其中,盖好仪器盖,放好感温探头。

③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预热片刻后,按下“搅拌”按纽,搅拌开始。启动秒表“60s'”,搅拌5~10分钟后,按下“采零”键。每分钟记录一个温差值,记录10个点。

④ 迅速按下“点火”按纽,点燃样品。每15记录一个值,直至数值变化很小后再改为每分钟记录一个温差值,记录10个点后停止实验。

⑤ 取出氧弹,用放气阀放掉氧弹中的废气,打开氧弹,检查是否燃烧完全。量出剩余点火丝的长度。

4.测量萘的燃烧热Qv

将样品换成萘,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测定萘的燃烧热。

五.数据处理

1.将所测数据列表,并绘出相应的雷诺校正图,求出苯甲酸和萘的ΔT

2.根据公式 (2-3),以苯甲酸的燃烧热数据计算体系热容C(注意单位统一);

3.计算萘的恒容燃烧热Qv和恒压燃烧热Qp

4.根据文献值,计算实验的相对误差并进行讨论。

5.文献值

    苯甲酸的恒容燃烧热为-26460 J·g-1;恒压燃烧热为-26410 J·g-1和-3226.9 kJ·mol-1。萘的恒压燃烧热为 -40205 J·g-1和 -5153.8 kJ·mol-1

六.评注启示

1.本实验装置也可用来测定可燃液体样品的燃烧热。可用药用胶囊作样品管,引燃丝置于胶囊内的样品中。再用内径比胶囊外径大0.5~1.0mm的薄壁软玻璃管套住。胶囊的平均燃烧值应预先标定以便扣除

2.注意事项

(1)注意压片的紧实程度,太紧不易燃烧,太松容易裂碎。

(2)电极切勿与燃烧坩埚接触,点火丝与燃烧坩埚亦不能接触,以免引起短路。

(3)点火后,温度急速上升,说明点火成功。若温度不变或有微小变化,说明点火没成功或样品没有充分燃烧。应检查原因并排除。

七.思考题

1.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的结果影响怎样?如何克服和进行校正?

2.为什么要对温度进行校正?简述雷诺校正图的涵义。

3.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

4.为什么水桶中的水温要比环境温度低0.5~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