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可以和平共处
(2014-07-15 03:33:57)
标签:
房产 |
统一7-11便利商店准备到兰屿开店,引发各界讨论。反对意见多认为小七的出现,将会破坏兰屿的传统文化,甚至还有人将其比喻为恶灵。其实,兰屿该不该有便利商店,本来该有意见的是当地居民,偶而到那里观光的游客跑出来反对,显然是管得太宽了。
不可讳言的,文明有时是传统文化的杀手,当全世界都长得一模一样时,将多么无趣。尤其是对于喜欢到处旅游,享受不同文化冲击的旅游者来说,或许更是恶梦的开始。但是,对住在那里的居民而言,文明带来的便利性,可能才是他们真正想要的。
当我们在兰屿看到丁字裤与晒飞鱼,向往那片近似天堂的净土,祈望能过着如居民般简单知足的生活时,有没有一点私心的希望他们能永远保持这样的姿态,好让我们回家过着便利但乏味生活的空档时,能有块还没有被文明「污染」的原始环境,可以时不时的让我们回归。却没有站在当地居民的立场思考,难道他们只配过着安贫乐道的原始生活吗?
在搜寻这段新闻时,还看到一则有关兰屿的旧闻。兰屿因为是核废料的最终贮存场,所以当地的住宅电费是免费的,因而造成居民24小时冷气不关的物尽其用,(吹冷气这种文明的举动,倒没看到那些反对者大加跶伐就有点奇怪了),导致台电亏损连连。由此可见,兰屿人并不排斥来自文明世界的便利。看起来反倒是来自文明世界的游客,为了自己心灵的「便利」,不愿意让居民过更舒适的现代生活。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不应该是零和游戏,有我无他。新旧并存,才是自然而生活化的美景,太刻意的保存原始风味,反而显得矫情。而且,原住民虽然是弱势,但并不代表他们是需要事事呵护的无知孩童,只要有便利商店进驻,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就将会因为经不起现代文化的诱惑,而遭受毁灭。
兰屿的达悟族有权力也有能力决定他们想过怎样的日子,不劳那些伪善的汉人来帮他们决定。如果他们不喜欢小七,可以集体抵制,让便利商店无法在兰屿生存,这才是理性成熟的抗争方式。动不动就搬出我是人或我是台湾人,我反什么,只不过突显其幼稚且缺乏民主素养的无礼,这样的文化才应该被唾弃。
近日重游维也纳,在购物大街上对照初次造访的相片,发现那些古老的楼房依然完好无损,改变的只有商店的招牌,这就是活化传统的智慧。文明代表的是人类进步的象征,习惯性的污名化现代文明,并无助于保存传统文化。唯有两者找到适当的方式和平共处,传统才能在现代文明中找到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