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滥情是公民正义行动的盲点

(2014-03-17 05:10:08)

高举公民正义的「公民1985行动联盟」,在网络上号召了(主办单位声称的)二十五万人走上街头,白衣化为八月雪,万人送仲丘。喊出了「要真相!要人权!」的口号,一时蔚为风潮。之后的其它街头抗争,一律以公民正义为名,以求与政治划清界限。

回头再看1985行动联盟达成的两项要求:一是洪仲丘案移往民间司法审判,军法也废掉大半功能。二是军队从那之后,再也没关过一人禁闭。洪案在经由地方法院审理,判决的结果相信这些上街头的人们,一定很不满意,认为真相并未大白。至于军中没再送人去禁闭室,后来是怎么惩戒违规士兵的,因为公民们并未深究,媒体也没有继续追踪,所以军人的人权是否因此获得保障,大家也无从得知。

1985那场公民运动,看似风起云涌,但成果并不如预期。不知道行动联盟的主办单位在激情过后,有没有检讨过原因何在,是口号太简化,还是要求的内容过于空泛?最终被自己所抛出的正义之剑反挫,面对着还是不能接受的真相,却已失去再战的正当性。

公民为弱势声张正义,是成熟社会的产物。然而,在政治动员了几十年后,台湾已经鲜见知识分子,没有了客观扎实的论述,只能上街头当「滋事」份子。一遇到所谓不义之事,不是纠众上街喊喊口号,自high于台下众多的追随者,就是站在貌似受迫害的少数那方,对抗万恶的政府强权。在新闻热潮之际,结伴上街确实能引起广大的回响,可是一旦事件退烧,当初伸张正义的公民们赫然发现围观的路人早已散去,所谓的真相与正义,还是只能由他们不相信的司法来判定。

光靠一腔热血的公民正义行动,除了唱唱高调,终就很难持久。日前喧腾多时的文林苑都更案的抗争行动,在王家最大的地主王耀德,发觉被声援他们的自救团体挟持,致使抗争事态失控之后,断然踩下煞车,也是因为诉诸于情,却输在法理的最佳例证。

正义与否必然要先讲理,就算在众说纷纭的各说各话下,这个理还是有最低的法当底线。愿意挺身而出为弱势发声是好事,但徒有悲情却没有策略的声援,不但无法主持正义,反伤害原本可以圆满解决的企机。因为真实的正义,并非电影里英雄式的只图一时之爽就好,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权益为依归。

高喊公民正义的团体,应该以这两个事件的后果为鉴,期待下一场正义行动,不再重蹈滥情的盲点,以深刻的立论先行,提出合理可行的要求,说不定连街都不必上,就能促使政府改善不合时宜的制度,让正义可长可久的得到伸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