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政争,所为何事?
(2013-09-12 14:47:03)由于王金平替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关说司法一事,引发了马王九月政争。在第一阶段,赢者是马英九,王金平被考纪会撤销了党籍,也因此失去立法院长及立委的位子。但是,外界料想,王金平应该不会就此认输,肯定会有下一波反扑。
马王两位都位高权重,在政坛上彼此争斗也非第一次,近年来虽然相敬如「冰」,但也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和谐。可是,王金平纵横立法院数十年,所累积下来的人脉,让他不但已形同国民党地下主席,且蓝绿通吃,令真正的党主席马英九,完全叫不动党籍立委。王金平没记取功高震主的历史教训,如今被一个他不太瞧得起的马英九斗下台,只能怪自己轻敌了。
就因为王金平广结善缘都结到政敌在野党阵营,让马政府推动的政策屡遭挫折。立法院和稀泥式的政党密室协商,更让国民党的多数席次,无法发挥顺利通过法案的攻效,反而要为法案的延宕背上黑锅。如果王金平不离开立法院,马政府接下来想推的重要法案,在王院长放任在野党肆意抵制下,就算通过,法条也已经七零八落。因此,就算是姿态不够优雅,马英九也必须与王金平一战。
况且,王金平所代表的本土势力,盘踞国民党已久,未因李登辉的离去而解散。他们的路线与现今的国民党常有出入,尤其在马英九最在意的两岸政策上,始终扮演扯后腿的角色。对内本土派以王金平为共主,时不时的呛声党中央,俨然成为党中之党。对外王金平收买政敌在野党立委,好处蓝绿均分,不惜以伤党来建立自己的人脉。除非马英九愿意屈居于傀儡之位,否则拔除王金平势力是早晚都得做的事。
虽然马英九与国民党将王金平撤销党籍定调为不当关说,但马英九的大动作铡马,证明这就是政治斗争。但是,如果这场斗争能改变台湾的关说文化的恶习,中止政党密室协商的恶规,让动辄占据主席台的少数暴力不再发生,这场斗争就是必要的过程。即使马英九的最新民调,虽然在误差范围内,已下跌了两个百分点,但如果以两个百分点,就可以去除党内与立院的大毒瘤,也算是划得来。
王金平深知,自己如果离开国民党,就失去所有的优势。在野党看在他身居国民党,却愿意与在野立委分享好处,使在野党虽少数的立委,顿时能发挥出相乘对抗效果,把王金平留在立法院长的位子上,对在野党实为一大助力。因此不顾党派不同,在野党也必须力挺王金平到底。不过,如果王金平在九月政争中失败,被拔除立法院长的位子,对在野党来说,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所以,王金平拼了老命也要寻求恢复党籍。
但是,马英九已非王金平眼中的吴下阿蒙,斗争手法之纯熟狠辣,又抓住'王金平关说司法个案,且是政敌的个案,的小辫子不放,已让王金平招架不住。这场九月政争,马英九虽然赢了第一局,但好戏还在后头,结果谁输谁赢,就要看谁的动作快狠准。而政坛上的政治斗争其实每天都存在,民众没必要把斗争当成洪水猛兽。如果府院与蓝绿和乐融融,形成利益共同体,牺牲的将是台湾人民的利益。
最后,还是要回归事件的源头,台湾人应该扪心自问,是否能接受立法院长为在野党总召关说其司法案件?如果姑息了权贵关说司法,伤害的将会是台湾司法的独立,后果台湾民众是否愿意承受?与其去关注斗争的手法是否无情,大众应该注意的还是大是大非。枝节问题只会模糊焦点,被藐视司法那方的悲情所惑,到最后受伤的,还是民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