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舞剑,意在苏贞昌
(2012-05-17 01:53:24)
标签:
杂谈 |
蔡英文在给马总统公开信中提出三问:「台湾是不是国家?中国和台湾是不是同一国家?未来两岸互动是否以一国两区为依归?」,前两个问题属于明知故问,重点在台湾二字,第三个问题是出口转内销专说给支持者听的,重点在一国两区。
先不说这三个问题是否仍有新意,蔡英文应该先回答三个问题:一、她是以什么身份质问马总统?2016总统候选人?马英九到时又不可能跟她选。卸任党主席?都不在其位了,马主席有必要和她对话吗?二、选在此时提问的动机何在?一个败军之将,选在对手即将上任的时候,跑出来指指点点,是想藉对手的风头搏版面吗?三、蔡英文想必心知肚明,台湾民众目前最关心的是民生而不是两岸问题,舍此不问,三问问的都是她与民进党的弱项,也是她在大选之所以输的两岸问题,是因为输得不甘愿,还是对于民生问题她其实也没什么可提供的建议?
赶在自家党主席的选举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当下,写这么一封政治意涵如此强烈的公开信,是怕大家忘了她的存在?还是向同志宣示她才是2016民进党的唯一选项?一个落选者,卸任党主席,又是三问马英九,又是接受电视台专访,比五位党主席参选人的曝光度都强,她真实的目标恐怕是极可能当选党主席及党内将与她抢2016大选参选资格的劲敌苏贞昌而不是马英九。
如果不出意外,苏贞昌应该会当选民进党党主席。有了党机器,2016被提名为该党总统候选人的机会将大增。蔡英文要想再战,机会极为渺茫。因此才会有其它四位帮蔡英文围殴苏贞昌的党内同志,非要苏表态当选后不选2016。这个要求其实很过份,因为蔡英文当党主席就可以选总统,凭什么苏贞昌就不行?然而,苏贞昌对此始终表现低调,不做任何选或不选的承诺,让蔡英文不得不在党主席出炉之前,做些大动作累积政治成本,让选民记得她还是2016的选项。
蔡英文以新人之姿,参选今年年初大选,原本的清新形象已经在残酷的选战中消耗殆尽,而且还选输了,只有非典型的她能改变民进党的神话也因此幻灭。和苏贞昌想比,她已成为了旧人,且苏贞昌的党内资历完整,又是典型的绿营政客。在民进党已经不再是非她不可的状况下,她就算和苏贞昌争,绿营选民都未必会选她。
面对苏贞昌几乎将当选党主席,本来蔡英文可以等到2014七合一选举,民进党如果败选之后再出来收拾残局。但是,万一到时选得不错,苏出线的机会可就无法逆转。因此,只能不顾吃相的先下手为强。可以想见,以蔡英文身边策士的斗争手段,就算苏贞昌当上党主席,这两年蔡营台面下的小动作只怕只会多不会少。2014在这样的气氛中,还真可能如蔡营所愿,输的机会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