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工作室
广州韦志中心理咨询工
作室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553
  • 关注人气:1,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在掌控你的人生》连载】第十六章: 三兄弟见尼采(上)

(2014-05-20 16:05:40)
标签:

情感

分类: 心理

小编序:尽管学会了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自己包装成坚强的模样,但实际上我们的内在小孩,却依然脆弱无比。“石头的故事”让陈逸芸知道该怎么爱自己,接下来她还会有怎样的成长呢,请继续留意《谁在掌控你的人生》。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18/20140518141319381938.jpg三兄弟见尼采(上)" />

第二篇:我是谁

第十六章:三兄弟见尼采

周末,陈逸芸去时代广场购物,坐在街边的长椅上休息的时候,看到一个小姑娘在闹着要吃冰淇淋。只见她左右扭动着自己小小的身体,大声地说:“我不管,我不管,我就要吃冰淇淋,我就要吃冰淇淋,不给我吃我就哭。”说完之后,真的放声大哭起来。

小姑娘的身边,还有两个大人,一个看来像妈妈,一个看起来是婆婆。只见妈妈蹲下身子,抱着她说:“青青乖,你发烧刚好,不能吃冰淇淋,等你不发烧了,妈妈给你买冰淇淋好不好?”

小姑娘说:“我不管,我现在就要吃。”

妈妈说:“要是吃了冰淇淋又发烧,那医生伯伯又要在你的小屁股上打针咯。”但这样的话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让小姑娘哭得变本加厉了。

婆婆显然是心情不好,见到这样,气不打一处来,抡起胳膊就在小姑娘的屁股上扇了两下,嘴上还不停地说:“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听话。上次就是叫你不要玩水,结果不听弄湿了身子发高烧,这次还敢这么任性。”

妈妈一见,心痛得一把抓住她的手、把孩子抱在怀里搂着,说:“妈,她还小,你跟她好好地说不就行了嘛,干吗要打她啊。”

婆婆说:“不听话就要打,不接受惩罚哪里会学乖,你们小时候还不是这样。”

妈妈说:“现在已经不比以前啦。真是的,时代已经变了,你的观念也不改变—下。”

陈逸芸看着这三代人,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和孩子。显然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家庭所经历的事情都有相似之处。

买完东西,回到母亲的家里。母亲告诉她父亲带着晓媛去了游乐场,要到吃中午饭的时候才能回来。她在屋子里转了一圈之后,见没有什么要做的,于是拿了新买的书坐在阳台的椅子上看。

参加了俱乐部之后,认识了不少从事心理学教育的人,比如美心和慧兰。她们给她推荐了一些心理学的著作。闲聊的时候,也跟她说说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这些人的名字在卡伦•霍妮的书上曾经出现过,不过陈逸芸对他们还十分陌生。

慧兰说:“如果你想要了解自我,你可以看看弗洛伊德的书,他的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非常出名。”

陈逸芸因此购买了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希望对自己目前的自我探索有更大的帮助。从书中她了解到以下信息: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从本我那儿分化出来的。当本我的要求与现实相抵触而不能得到满足时,便产生了自我。自我本身没有能量,它的动力来自本我。自我的职责是在本我与外部现实之间进行调节,对本我的要求进行修改,使之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得到满足。所以自我受“唯实原则”的支配。自我处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代表理性和机智,具有防卫和中介职能,它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充当仲裁者,监督本我的动静,给予适当满足。

超我是人格的道德部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超我是由自我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的。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自我典范相当于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东西,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的坏的东西。自我和良心是同一道德观念的两个方面。

当了解到这些概念之后,她不由得联想到回家之前看到的那个片段。她觉得那个吵着要吃冰淇淋的小姑娘就是本我,小姑娘的妈妈就是自我,而小姑娘的婆婆就是超我。

小姑娘的行为就像是本我一样,是任性的,想到什么就希望能够被满足。那个妈妈就像是自我,夹在本我和超我之间,希望经过自己的调解可以达到平衡。超我则是婆婆,是一个严厉的大家长,她限制着本我的欲望,指导着自我,总是按照原则行事。

心理学的奥秘,其实就隐藏在生活之中。只是当你还不了解的时候,你发现不到罢了。这就像是某本用隐形药水写成的书一样,当不具备让它显形的因素时,你就看不见。想到这里,她不由得笑了起来。她觉得,自己好像已经获得了一把看清自己的钥匙。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20/20140520155891509150.jpg三兄弟见尼采(上)" />

周三去俱乐部的时候,她和慧兰探讨了一下这个问题。

慧兰说:“刚好,本期的主题就和本我自我超我有关的,如果你对这些不了解,可能会感觉课程很艰涩。而现在,你会轻松得多。”

庄令扬在活动中并没有讲述弗洛伊德的论著,他只跟成员讲述了一则三兄弟的故事。

大概的内容是说这三兄弟在外出时引起一个纠纷。原因是老三行为不检点,在一所酒吧里轻薄一个服务员,差点被那个服务员的男朋友打断腿。幸好老大在场,并带了现金,好说歹说赔了钱道了歉才息事宁人。出了酒吧之后,老大当即训斥老三的行为,而老三却觉得无所谓,那样的场合,不过是逢场作戏。于是两个人开始吵得不可开交,老二夹在兄长和小弟之间,哭笑不得,直呼要找一个青天来断这次家庭纠纷案。

说到这里,庄令扬说:“我们也知道,历史上有很多的学者、哲人。如果这样的问题交给他们去处理,他们会怎么判断呢?他们会判谁对?谁错?今天,我们向这三兄弟推荐尼采。你们根据对尼采的了解和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写一篇文章出来。别小看这个文章,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的道理,和我们自身相关的道理。关于这个,文章写出来之后再揭晓。写的时候,最好由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个人选一个角色,更有利于大家探索自我。”

陈逸芸和美心、蕙兰组成了一个小组,她选择了做老二,美心选择了做老大,慧兰选择了做老三。三个人合作,嘻嘻哈哈地写了一篇小文章“三兄弟见尼采”。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谁在掌控你的人生》连载专栏


http://www.wzz.com.cn/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140507/2014050709490829829.jpg三兄弟见尼采(上)"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