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与江苏多年高考试点的相同和不同
前些时,高考出台了新考法,上海和浙江今年先行试点。。。。。。
可能双子前几天在初高中群讲了几句。。。。。许多有可能赶上2017年高考、或上海、浙江明年试点高考的家长,找到双子,希望能再写一下,因为不太明白新高考的规定对孩子们高考的利弊。双子现在所写:2017年参加高考的孩子家长,浙江省、上海市的孩子家长,好好看看,看能不能帮到你们分析到新高考内容。。。。。。
其实新高考制度刚出来时,就仔细解读了全国高考的方法和要求,当时明白:这样的方法和要求,江苏高考一直这样做,都进行了6年之久,江苏才是真正的高考试点。
这种考试方法的特殊,当年双子百思不得其解,冬儿高中的2012年,双子就专门写了五篇,详细介绍了江苏高考与全国各省的不同,希望引起江苏家长的高度重视。当然双子没有想到,这江苏高试的模式,其中内容大多会在全国推广。。。。。。下面挂个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682427a80102e65m.html方法、习惯、能力对孩子学习的影响(三
可能当时看双子博文和书的家长,孩子都年龄太小,离高考太远,更多外省的家长,也许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在江苏。。。。。看完就结束了。
而这次全国的高考改革,是在江苏试行了多年高考版本的基础上,做了小小的修改,但这个小小,是进了一大步。对江苏家长痛骂多年的高考,对偏科孩子不公的高考,做了有利孩子成长的修正。
所以家长们如果能了解和明白江苏的高考,对接下来全国的新高考会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也许国家在江苏试点时就考虑过,这个高考方案修改后会在全国推广的,下面讲一下,这次新高考,对多年江苏高考,做了那几个小小的改变:
一、语数外三门统考,分数一样。而江苏三门分值不一样。因为考生都在同一个平台上,这个改变是分值的改变,对孩子的排名没有多大变化,所以没有关系。
二、外语一年两考,选最高分。表面看是多了一个机会,其实质,谁都想考更好,这和高考复读很像,但复读重读一年,有时间。这个两次考法,在高三不可能挤出更多时间。。。。。。后面没有时间,想考更高分的孩子,只有到前面找时间,所以初中和高一打下良好的英语基础,就是最关键的事。。。。。。
三、14门其它科目随学随考,考过一门算一门,学生从史、地、政、理、化、生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家长一定要明白,什么是自选科目?什么是必考科目?自选科目计入高考,但不算分,只划等级。必考科目不计入总分,但不及格不能参加高考。这个双子在2012年就写过,有时间的家长好好去看一下。
所以家长和孩子一定要研究明白它们的区别,分别对待。
下面展开:
1、新高考规定的自选考三门副科,虽然计入总分,但不计分数,划等级,而且是按五级制评价。这句话关键在五级制评价,五级制评价是什么意思?
江苏六年试点高考是自选考两门副科,分六级制评价(A+、A、B+、B、C、D)。自选考就是在多门副科中选两门,参加高三高考队伍,按六级评价。
如果有孩子语、数、外分数达到一本重点,但这两门选考只考到B或B+,重点大学不能收。反之这两门考很好,都是A或A+,但语、数、外分数虽然能进一本,但没考更高的重点分,重点大学同样不能收。
就如高考天平称两边的天平上,一边放语、数、外分数,一边放两门副科级差,两边一点都不能有偏差,表面是为了孩子不偏科,其实对孩子而言,高考更严谨,所有科目,门门都要考好。所以江苏的孩子,太累了。
因为选考科目的等级是按比例来定的。A+是所有考生的百分之五。A是百分之二十,每个等级区间上下要差很多分,高考差一分就要差出几千人去。所以区间等级,对学习优秀的孩子要求更高。很多平时优秀的孩子,考差一门或一分,可能全军覆没。。。。。。这是江苏选科考。
这次新高考多加一门副科计入高考,只能按等级,孩子们肯定要多努力一门。但对更多的孩子而言是好个事。
因为随学随考,考过一门算一门,从史、地、政、理、化、生中自选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时,会出现下面的现象:
A、如果考试中有三门最高分科目都是A或A+,也许这样的孩子,能在接下来的最后语数外主课考试中,有更多的信心,会更努力,因为重点大学的门开了半扇。只要家长和孩子有平常心,最后集中三门(而不是多门,顾此失彼)复习进入良性状态就不是大问题。
B、如果考试中三门最高分等级是B或B+,这个等级肯定无法进入重点大学,找个一本或好点的二本专业就太关键。这其实提前客观的公开了孩子高考可能要进的学校,孩子或家长就会有提前一年选择学校的余地。所以对中等孩子和家长而言,可能是个好事。大人想来不会太逼孩子,孩子也不会自己死磕,反而为将来所学专业作个心理准备。
C、如果考试中三门最高分的等级是B或C或D,孩子和家长更会知道,只能考虑选什么学校了。。。。。。。
所以这个自选三门成绩计入高考的总分,并且是按等级,其实是提前把孩子可能会进入的大学做了个大概的区分。对高一高、高二基础很好的孩子来讲,是很公平的。
江苏多年试点,是最后压上五门,门门要达到等级或考分,而且二门选考副科对孩子要求的确太高了。六年了,太多家长认为不合理。所以新高考能提前考完副科,选三门作为高考分,计入总分,虽然是等级,但提前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可能让孩子留有余地,选择更灵活,到底结果如何?虽然不得而知,但这个新高考,比江苏试点的选考,要进步很多。。。。。。然而对学习好的孩子,要求更高了。
2、新高考其它副科是随学随考,过了就行,是高考的门坎,这是必考科目,不及格不能参加高考。这个内容和江苏高考一样,但新高考没有提到的是:
新高考是不是和江苏一样,全省统一必考副科,并分等次。但这个等次和选考按比例来分不一样,是按分数来定:分A、B、C、D。只要过了60分,C就是及格。过了A(90分),一门加一分,四门A加五分,计入高考总分。五分之差,是和高考一样关键的小高考。
新高考中,选考副科三门考过A或A+的孩子,这必考科目宝贵的几分,有可能是最后考进重点大学的分水岭。。。。。。
但许多孩子很努力,如果没有考好,都会对最后的高考产生恐惧。。。。。。
院子里一个比冬儿高两届的理科男孩,双子当时找他,就是讨教小高考的经验,他说给双子听,笑死:他同座,四门很努力的学,天天搞很晚,最后都考在88-89,四个B,高考一分也加不上。他自己三门不管,平时看看,只攻一门,最后3个C,一个A(90分),高考还可加一分。
当时听了认为这个孩子太聪明了。但也看到了这个必考科目分等级带来的弊端。。。。。
因为江苏全省统一必考科目的小高考,高二下学期中开考(下学期开学其它课不上,专门复习这些副科,不及格不能参加高考啊。)有副科成绩很好的孩子,天天副科炒冷饭,烦得只有玩。最后玩过头,可能还考不上A,加不了分。
而小高考后,因为小高考占了很多时间,有主课的内容放到高三总复习还在讲,孩子们原来所学知识很多陌生了,要复习和梳理,还要上新得内容,时间紧,一天要上十多个小时的课,还要复习,累得孩子们啊。。。。。。能力差的孩子,不会还真就无法明白了。
所以不知浙江省和上海的试点中,这个必考科目会不会考进A后,高考总分可加1分。如果这样,真就和江苏一样了。。。。。。
如果没有,那这个新高考的确对后来的孩子们而言,就是个福音。。。。。。
社会在进步,相信高考也一样在不断的改进,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在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合理的要求下,在不公平中能找到公平的高考前和高考后,面临一次又一次人生的选择时,很好的成长。
这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多掌握充实自己的知识,要有效果的付出,要了解孩子,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有的放矢的养育我们的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良性发展。。。。。。
下面写(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