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看待和帮助行为习惯慢的孩子?

(2014-03-19 10:38:27)
标签:

育儿

家长

双子

分类: 思考的力量

    下面是第二个案例的当场解答:如何看待和帮助行为习惯慢的孩子?

 家长B:

     首先谢谢双子姐。孩子用数学卡几个月后,粗心几乎没有了,学习提高很快。但针对数学卡,有一个问题:我孩子拉横式慢,拉竖式反而快。正常横式应该快于竖式,因为先学横式再学竖式。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习惯的问题,孩子是六年级男孩,我从去年暑假到现在,我一直看着你的书,一步步和他一起进步,小孩子各方面我都感觉进步很大,包括他各科任课老师都向我反映他现在很好。

    但是他习惯上有个问题,无论是早上刷牙也好,要求他跟读英语也好,他没有主动性,大人叫一下他做一下,从早上起床开始去刷牙,听英语等,就这么些小事,总是要人去催,不然不会主动知道先刷牙,刷牙后马上做另外的事,这点我和他爸爸都很恼火。

 双子姐:

   问你一下你孩子多大了?

家长B:

      12周岁。

双子姐

      我首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因为横式加法“加”在中间,竖式卡片的加在边上。孩子几乎都是先练横式后练竖式,所以中间的“加”在孩子脑子里转了一个弯,它这个弯是潜意识,所以时间反映会相对长,而竖式在孩子脑海里出现的只是答案。我们成人都不会太去注意或疏忽这个问题,所以横式慢竖式快非常正常。

双子姐:

      第二个问题:我想问一下孩子的性格是不是很慢?先生的性格怎样?

家长B:

      我先生说慢也不慢,他其实效率很高的做事情。他是律师,他一个人办一个案子很有条理。(我先问孩子,她先说他先生,家中的主次分出来了,而且用工作性质来证明人的性格,没有条理。)

双子姐:

     哦。这是他的工作方法,我说是他的性格?

家长B:

    有些慢,相对我来讲他慢。因为我做家务我很快很快。我看我孩子性格像我,比如说做家务也好,做事情也好。我老公相对我慢,但我感觉跟周围的人来比不算慢。

双子姐:

     你的孩子如果跟你一样,是一个非常快的孩子。他在一步一步做这些事虽然非常慢,但学习很好。我猜测,他可能是为了放松自己。你一定要记住:孩子这也不错,那也不错,不是好事,这个不是你引以为自豪的东西,慢慢你就会发现。

    我感觉,他用慢在释放什么?可能你对他的期望很高,所以他只有在行为习惯上放慢脚步,在功课上放慢脚步来释放内心的焦虑,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现象。孩子快也好,慢也好,要允许,也许是青春期孩子的聪明。

    你们父母越盯着他,说他,事事嘱咐他,。他反而更慢,因为他内心无意识会让他的行为慢下来,他烦你的的唠叨,其实是调整他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家长B:

      我觉得6年来就是在天天催的状态下生活。特别是开学后,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这样,不知道他习惯我们这样呢?还是怎么样?(开始意识到家长的问题,但在什么地方有点模糊)

双子姐:

      现在如果他自己愿意享受慢这个过程,就让他慢一点吧。六年都这样了,学习不差,不是习惯是什么啊?你如果希望他快点,就破釜沉舟,什么都不管他,让他迟到一次,让老师说他,让他试一下。

家长B

      那他不会迟到。(孩子其实学习习惯的纪律非常好)

双子姐:

      那就行了啊,慢点不迟到怕什么?

家长B:

      我能做到什么都不管他,但是他爸爸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肯定有其它原因)

双子姐:

     那就是你们夫妻的问题,不是孩子的问题。你现在大胆放手,不是什么都不管,是帮一半开始,一半事你别去催他。去搞一个钟之类的东西来代替你们叫他:比如几点钟了,刷牙时候了。让他自己感觉这个钟好玩,当然要自己搬来玩和用。不是你给他放好,让他如看到你们,反而更加烦躁,这只是我给的一个方法,想要帮助孩子的方法太多了。

    什么环境创造什么人,从小妈妈催我,爸爸催我在你孩子脑海中成为定式。到了青春期“催”就成为心理压力释放的习惯。定式是很可怕的东西,好习惯养成不是一天,坏习惯养成也不是一天,但要让坏习惯变成好习惯更不可能一天。还要全家努力。

家长B:

      双子姐,我感觉你有能力说服你老公,我感觉我没有能力说服他。(不自信)

双子姐:

      你此时说话就没信心,没底气,怎么可能有说服力呢?你首先要动脑筋,想办法,要动用女人所有的智慧。母亲是要保护自己孩子良性成长,为了孩子,一个男人都说服不了?

你如果让先生明白“孩子行为慢是我们无意间催造成的”,你先生是明白人,他一定会跟你一起行动,来帮孩子。

    你们家真正的原因,是你先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的压力非常大,你要走进你先生的心里,让你先生心理上的负担,转换为帮助孩子的动力,这才是你要做的事。

    我用了三年的努力,才让我先生明白并与我一起来帮助我的冬儿。

    最重要的是,我们成人活在世界上,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不能改变我们的初衷。我们很多家长,往往在孩子学习过程中改变了开始的初衷。跟着别人的想法跑,如很多孩子学琴,开始是为了让孩子开发左右脑,最后是跟着老师的要求跑,孩子能喜欢再接下来强行的学琴?

   如果坚定你的信念,不改变你的初衷,不为你周围人左右,让孩子能学多少学多少,那孩子肯定不会出问题,你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要心急。

    如果你现在感觉到你先生的一个行为,给孩子带来了不良的行为,那么你要告诉你先生,把所有的问题要跟你先生交流。你告诉他,他工作的焦虑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家不是法院。两个一定要同心协力,慢慢退出孩子保姆的职责。

    其实做孩子的保姆是很悲哀,要做孩子的朋友。你一定要告诉你先生孩子的现状和发展下去的后果,让他来帮助你,和你一起带孩子良性发展,慢慢走好。

家长B:

       我觉得双子姐你说的我家的事很对,但我先生比我大5岁,比我经验丰富,比我能力强,所以我不知如何办。(自我否定)

双子姐:

    的确,你家有这样的事,问题一大部分出在先生身上。你先生是个律师,律师这个职业是非常焦虑的,寻找打赢每个官司的机会。你先生在盯你孩子生活或学习的过程,其实是给自己释放焦虑。中心问题是你先生把家当了法院。

    他习惯于在心理上高度控制他人,也同样会无意识来控制你们,你们都要听他的,他是一个所谓判官,看问题只有对错,没有中间地带。不这样他就不高兴,这是职业利弊。但家中所有的事,除了原则问题,真没有什么对错,只有看问题角度不同带来的误差。

    的确每个家庭中家长的职业习惯,可能给孩子带来终身的影响。所以你要去多学点东西,懂得用智慧去跟先生沟通,一起帮助孩子解决孩子的问题。

    你去看看法国西蒙的《女人第二性》,你要从一个女孩的角色,从一个讨好他人的角色慢慢转化为一个正常的女人。

    家庭里面本没什么对错,如上面所说,你先生习惯了对、错之分,他觉得他是绝对对的,所以他习惯了我要这样就这样,这是你先生的职业病,所以你没有办法去改变他。

家长B;

    在家我总让孩子听话懂事,不要让爸爸心烦。(让孩子与自己一起讨好先生,不平等的生活状态)

双子姐:

    你的确知道先生的工作性质,也知道他的压力和焦虑。但你无意的讲话:让你先生自我要调整的压力,压到了孩子和自己身上,对孩子不公平,孩子为自己要爸爸来养活而委曲求全,所以只有用“慢”来表达内心的无奈。对你更是不公平。。。。。。。

    你只有多学点知识,内心更强大一点,不要老是给自己暗示:他比我大5岁,他工作重要,他比我经验丰富。。。。。。他再丰富也有弱项。你要从他不知道,他不懂的地方去展现你自己,用你的强项对他的弱项,跟他能达到侃侃而谈。他慢慢就会从看一个小姑娘的眼神看到一个平等的女人,到最后发现你是家庭里不可缺少的人,把家交给你,他很放心,他必然不会管头管脚来管孩子。现在你们家,你和儿子都是他的孩子。。。。。。他放心不下。

    你孩子如果不用他来管头管脚,必然在长大的过程自我修正“慢”的习惯,因为到了初高中,慢了什么都做不好,你孩子是个学习很好懂事的孩子,自我调整会很快,相信孩子的认识能力。

    当然我们在长辈面前永远要表现听话,不是讨好,是给孩子榜样,因为孝顺长辈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说个话外题:两到三个人不同性格、年龄不一的人,在一起相处,而且是家人,会无意表达出真实的自我,所以一会儿是朋友,一会儿是所谓的敌人,吵吵闹闹非常正常,是家人才可能会有这样的心理状态,因为只有家人能原谅家人的过失。。。。。

    现在很多初、高中家长不敢跟孩子说话,就怕触碰孩子那颗所谓的玻璃心。孩子才没你们想得那样脆弱,孩子只是天天面对这样的学习状态,心烦而已。但孩子很聪明,他就把家长想他考高分的“三寸”给拿住了。

    你就只能战战兢兢的跟随他到高考,而过了高考你家长又是老大了,这是多么不正常的状态。正常的状态是你跟你的孩子可以哭、可以笑、可以打、可以闹。当然都不能过,你也要成长,你的智慧和能力是与孩子一起成长的。

    我跟我的冬儿就是这样,她有什么不对,我可以说她,我有什么不对,她可以反驳我。我们可以深度的交流,最后谁对听谁的。她可以批评我,我可以批评她,当然我肯定她的行为更多,但不是乱捧,孩子会一听就明白你是讨好她。。。。。。

    不要小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会发现他们的思想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太多,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太多。而他们的心理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很多,反而是我们的家长,内心脆弱,有点事就不堪一击。。。。。。。

   下次上传第三讲:了解孩子可能的生理现象,给孩子带来的学习障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