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作业磨叽背后的真正原因?
接前篇,家长如何学会分析问题和帮助孩子? (一)。下面说说第二个问题:孩子语文听写不到10分钟做完。错3字,其中1字对,但写很差,我就圈成了错字。每个错字老师要求罚写5个。就15个,不愿意写哭了10分钟。后3分钟不到写完了。每次这样,罚内容很少。都要发脾气、闹,哭然后才肯罚。
(一)孩子的行为和想法:
孩子的表像是不肯写:脾气、闹,哭。但真实的内心可能是:
1、认为家长冤枉他了,只有两个错字,非要再找一个出来。写对了还说错的,他不认为家长是为了让他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反而会为这样的被冤,内心愤愤不平。不肯写就不奇怪。而且这样的事,肯定不是一次,对孩子而言,是个无尽的苦,所以生气发泄就很正常。
2、三个字虽然不多,但如果孩子内心不开心,哪怕一个字,都会嫌多厌烦而不肯写。他肯定不会想到只有三个字,快点写完可以做其它的事,更没有不能浪费时间这样的观念。不能浪费时间的概念:是孩子在长大过程中,在家长合理分配时间的方法引导下,在一件件小事的经验和教训中,慢慢摸索才会开巧。
我们小时候同样能玩就玩,能偷懒就偷一会,浪费时间会发生什么后果想都想不到。记小时候一次正烧饭,小朋友来叫玩个什么游戏,马上跑出去,忘记过二十分钟一定要回来看看,等到想起跑回来,饭焦成了碳。赶快抠,此时能抠下来?如果摊上个心急而脾气坏的妈妈,不打个半死?
所以时间概念。让一年级小朋友来理解,要求高了。
3、家长或老师总在用同一个字“罚”,认为孩子写错了,多“罚”几遍,就能记下,其实如我前面的博文:“孩子为什么粗心作业慢不专注?(一
到五)”中所写,一年级的孩子不是初高中的孩子,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相对而言,有的此时左脑发育快点,有的右脑发育快点。假如家长摊上个左脑记忆思维发育没有跟上的孩子,当天写多少遍,第二天是同样一个字,还会遗忘。更不要说不开心的在那敷衍了事对付出来的字,更记不住,可想而知强行让孩子多写几遍有什么用?
孩子如果明天真忘记了,又不知道是自己脑子发育不好,反而认为自己可能真是很笨,什么也记不住,才一年级就自我否定,这样的孩子,如何有信心走好未来十几年的求学之路。
而且“罚”和“练”是两个皆然不同的概念。“练”的本意,无论做什么?就是需要长期训练。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打持久战。想办法让孩子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每天坚持一点,天长日久,熟能生巧,才能有效。而“罚”是做错事后,对一个人生理或心理进行惩戒。一个孩子写错字,原因很多:可能眼睛发育不好,看错了。可能提笔时,不熟练笔划写错了。太多的可能,但如果让孩子认为字写错了,是对其惩戒,必然会对此事产生恐惧或厌恶,身心会受到伤害,所以大半年学下来,一听又要惩戒,肯定条件反射的抗拒……但家长的强迫下,痛哭10分钟,后不得不写。
写也是在那磨叽。家长急死,孩子气死。
(二)家长要如何做?此时家长如果意识到自己的错,赶快弥补刚才的行为:
1、孩子这个字你写对了,妈妈看错了,对不起你。但能不能试着擦了重写,不然明天交作业,老师与妈妈一样看错了,会当错别字,又要让你写五个。你会没有时间在学校课间玩一会。
2、老师让你再练一下你写错的字,是怕你明天可能忘记了。没关系,明天忘记了再慢慢练,时间长了一定能记下。这样的说话方式和语言,给孩子传递的是妈妈在为我想,所以会给孩子精神上带来很大安慰。
结果可能因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加上从一年级开始,可能每天都要上演这事,所以有开朗的孩子会一下接受,并感激而行动;有的孩子只有慢慢接受,慢慢改变……但家庭会越来越向和谐气氛转变,孩子能深深的感受到家庭是可爱的,有温暖的。如果家长不行动,不反思,肯定不会有任何结果,而且可能孩子行为更加变本加厉……到了高年级,孩子会如何?家长会如何?
所以双子在这一而再再而三的啰嗦,就是希望低年级的家长能提高一点,自己养育孩子的能力,在孩子的所谓错误中,慢慢反思自己,宽待家人,与孩子一起成长。就如我与一网友所说:面对孩子,小事坚持,大事从容。
下面的内容写了一半,先发上面一点。明天发上(三)。
链接:家长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一)有时间的家长看看起因。。。。。。
-
-
我昨天看了姐姐的这篇文章,也试着让孩子自己整理了书包,标记法真的很管用,儿子很认真的第一次自己把所有学习用具收进了书包,真的非常感谢双子姐姐。
-
双子希望低年级的家长和孩子能用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