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如何才能坚持弹钢琴(三)

(2010-08-24 22:55:53)
标签:

育儿

教育

家长

五线谱

冬儿

分类: 如何上兴趣班

孩子学琴要慎之又慎

上一世纪末,中国城市大多的家庭几乎都只有一个孩子,很多家长把培养好唯一的孩子,做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小宝宝一生下来,就承载了太多家长的希望和理想,加上国人个个痛恨,人人无奈的应试教育。。。。。教育孩子成了全家生活的重中之重。

婴儿到三岁,两代四人“宠”。由于两代教育理念不同,很多家庭对如何教育好一个孩子大多很茫然。。。。。。上幼儿园“宠”结束了,开始死命的向小脑袋里装东西。无论装什么?能不能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装着,进行着就好。所以才有中国少年大学生班的孩子出家当了和尚。。。。。。

兴趣班不知何时出现在中华大地上。全才的想法因社会的功利,被无原则的宣传和放大。“这个童星”“那个天才”,吸引着无数家长的眼球,浮躁而急功近利的思潮,如瘟疫般到处蔓延,越演越烈。。。。。。全家上阵,带着孩子川流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为的是“不输在起跑线上”。真是孩子可怜,大人无奈。   

好在现在小宝宝们的家长,大多八0后,是有思想的一代,也意识到了学习兴趣为了什么?但无论学什么兴趣,琴还是大多家庭的首先。所以想在这和没有学琴的家长说说:一定要认真想想,为什么让孩子学琴?再做决定,跟风是真真要不得。

因为学琴的特殊性,我已在前面的篇幅中阐述。。。。。太多的难处了。

几岁的小朋友学五线谱原本就是很难的事,加上坐在凳子上,动也不能动,一弹一两个小时,(拉小提琴的孩子也是同样)有的孩子又不会看钟,好多家长可能没想过为什么让孩子学琴?更不可能像上篇所写,会给孩子制定合理的条,页计划,让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弹几遍结束。

想想看:注意力只有1520分钟的孩子,弹琴时间一长,心想什么时间是个完啊?加上学五线谱慢一点的孩子,更是不知所措,心都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所以坐再多的时间,大多是在敷衍了事,回琴质量不高,家长认为孩子不认真。发火、生气全来了,有的甚至打骂孩子。。。。。。学琴是个慢功,孩子学长了,没有玩的机会,心里苦恼得要命,爸爸妈妈不理解,还要被打被骂,太小没法表达,只会恨弹琴,想来再下来也不会弹得好到那里去了。

小时候家长可以恩威并用,孩子年龄小,既无可奈何,又加深了对学琴的厌烦。。。。。。高年级有了主见,无论家长怎样说,肯定不会弹。(家长难过得要命,伤心的眼泪停不下来:当年你自己要学的,你逼我们家长买琴的,学了这长时间,用了那么多钱,浪费了爸爸妈妈那么多时间来陪你,现在不学了,对的起谁啊?,等等等等。。。。。。)此刻的孩子根本不会再来理会你这些了。。。。。。当年我小不懂事,你大人会不懂啊?不告诉我弹琴有多难,让我吃了这多年的苦,玩没玩到,学又没有用。。。。。。有的孩子甚至恨到一生都不会去摸琴了。我周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

记得冬儿四年级,不想弹琴,想想是自己小时候非要学,所以当时肠子都悔青了。无可奈何,到处找五六岁的孩子,看有谁要弹琴,她好把琴卖了。后来找不到,气得回家找爷爷要他买大斧子,说是要把琴砸了。

因为我说冬儿只要把琴处理了,就可以不弹的,想学什么和我们说一下,我们会支持。。。。。。冬儿只好接着弹。当然我一直鼓励她。。。。。。。后来冬儿写过一篇作业,叫《我好蠢,为什么没想到网上可以卖钢琴?》。我和冬爸偷看来的,笑得肚子痛。但有句话我看了很心酸,到今天记着:大多学琴的小朋友,学琴前是妈妈的宝贝,学琴后是妈妈的敌人。。。。。。我还算好,弹得少。。。。。。

想想冬儿每次只弹15---20分钟的孩子,都有疲劳、爆发的时候,可想那弹一二个小时琴的孩子了。

    在这语重心长和家长们说:学习任何乐器都可以开发大脑,只要是手、眼、脑、耳能动起来的都可以。孩子大了,有一门爱好兴趣就行。所以为了你们可爱的宝贝能身心健康的成长,能开开心心的渡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学琴前一定要想好,为什么要让孩子学?孩子眼睛好不好?有没有近视?家长有没有时间来陪伴?经济上能不能承受?这是都个客视条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学钢琴的,我在前面有述。

    家长能不能坚持?这里只能讲家长是否能十来年始终鼓励孩子,同时有足够的耐心?是否有能动用自己全部和全家的智慧,在弹琴过程中出现畏难情绪时,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这才是孩子能坚持下去的重要保证。所以学钢琴要慎之又慎。其实学习其它兴趣爱好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钢琴更特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