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MSN搬家 |
刚才在网上搜索一篇文章,在某论坛不小心瞄到这个标题。立即勾起早年的回忆——想当初,我也曾经把三卷本的《飘》翻来覆去读了好几遍,并呆呆地想,郝思嘉还能把白瑞德争取回来吗?
后来在图书馆看到续集《斯佳丽》。读不下去,不为别的,只为女主人公叫“斯佳丽”而非“郝思嘉”。说起来,就是从读《飘》开始,注意到了译者和译笔。傅东华“胆大妄为”,把美国人的名字都改成了中国人的名字,把“亚特兰大”译作了“饿狼陀”。然而我却喜欢。记得在序言里他还说自己把原作中某些过多的描写删去了,因恐国内读者无法接受。现在我倒想知道,他究竟删了些什么。
不过我知道,在《斯佳丽》里,男女主人公又重归于好。也算是实现了读者的心愿吧。
我在想,如果原作者(为什么我永远记不住她的名字,只记得译者)自己来写续集,她会怎么写?
也许最聪明的办法还是不要写。
如果瑞德回头,那无非是再一次证明思嘉有多强。人常说“破镜重圆”,可是破镜即使拼起来,也不可能平整如新,中间的裂缝怎么办呢?所以,瑞德若是妥协了,也是很没劲的。
如果瑞德坚持不回头,那么读者必然心灰意冷。因为,续集毕竟也要写很长的呀,也要有很多波折的呀,如果思嘉再怎么争取也不能挽回这仿佛天造地设的爱情,那也太没劲了。
所以还是这么结束的好。思嘉说“明天又是另外一天了。”这是个期待,人不能没有期待的,然而并不一定要眼睁睁地看着期待变成现实。有所期待,就可以了。
可是写到这里又想起瑞德在离开时说的话:“再坚固的爱也会磨没的……我的爱磨没了。”
突然间,我就是不相信,他的爱真的磨没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