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笔记:十二之珍彩】

标签:
依柳sakura12色蜡笔创作笔记文化 |
分类: 纸田墨稼 |
彩笔,对于曾经幼年的我们,是否都怀有过某一瞬诱人的美好。
最早接触Sakura彩笔是在六岁。九十年代中期的校园还很贫瘠,大人小孩对进口商品充满着好奇和欲望。何况是外籍友人相赠的礼物,更是瞩目的上品。年幼的我,每年都被学校选作参加与日本儿童绘画代表团交流活动。作为最高赏的获得者,理当获得日本友人相赠的最高奖赏礼----Sakura24色的彩笔一套。当时心里看着那一套排列整饬的彩笔,终将是属于我的,心底有着无尽的喜悦。
物稀而贵。当礼物到我手上的时候,已变了模样。经过学校班级老师的层层转交,再要通过它们的分发而到我手中成了一些零碎小物,蜡光纸,折纸工具...甚至只有单色的水笔和卷笔刀。从这以后,每年我都在企盼,企盼彩笔能再度归来而真正属于我。
至今,我保存着的一套Sakura12色蜡笔,铁盒上已有些许的锈迹斑斑。其中,已经有多支折断了腰肢,用得变短,却依然掩盖不了我二十多年来恒久不变的挚爱。那年,我终于获得了Sakura。幼年记忆里最丰盛的犒赏。我不想知道,那一年,除了这12色的蜡笔,还有什么注定不属于我。
有过不解,有过怨视,有过怀疑与不甘。年幼的心灵,没有谁提醒我却已经体会出。
十年前在职时,意外弄丢了一盒表哥送我的彩铅。18色。中华牌。说是礼物,其实我从未见过他。表哥从遥远的内地路过无锡时,托妈妈转送予我。那天,爸爸正陪着我在医院挂水。隆冬的夜,清晰地记得我等不及挂完就央求护士帮我结束,坐在父亲的单车架上急急地归家,想看到18色的我的彩铅。
18色。中华牌。一直安放在办公室的抽屉里,基本未曾用过。却在某天一个会议上看规划图纸时需标注,混乱间被同事陌生人互递间,散佚。当时,痛惜不止。也因此辗转追寻这盒彩铅的下落。已,无处可寻。无处觅。
我知道,在每个人的内心,一样的物件也许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分量。它属于内心。在他那里,或许一文不值不得一看,却在你手心视作珍宝。更不是,所有的珍爱都值得予人分享。而我更愿意相信,那些年,被层层分拣过滤之后留给我的这盒12色Sakura蜡笔,伴随我绘画旅程一步步地进发直到今天我的案头,一路提醒我,看清人生途经的万象。同时,以我绘画事业一路走来每次取得的成绩为注脚----挑选一盒心仪的彩笔(色彩)送给自己。多年来,无论是书籍还是物件,它们身上都镌刻与分享有我成就的欣悦。
每一次打开它,总是不自禁地回忆起往事----心中依然飘闪着无法定义的心绪。
它仍然递予我恒久的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