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而 才 辨 浅

标签:
昆曲牡丹亭醉梦依柳水墨速写 |
分类: 随风欢颜 |
闲翻旧稿《牡丹亭》 2009年试纸之作 依柳/作
依柳/作
昆曲。牡丹亭。
人群渐暗,腾出一小片空旷的舞台。几声轻点的锣鼓,杜丽娘翩然而至。绸缎绣花帔,碎步曼妙婀娜,半侧着身子,从帷幔的一端迤逦飘来...空气里,顿觉一种迷人的芬芳。气息的搅拌,无关风。
游园。惊梦。寻梦。以及第二日的三折:写真。离魂。拾画叫画。
凝神静气、翻扇压腕、扬袖远指...低婉轻灵。我想,我只能用生命中另一种可能的方式来复述----因为爱,而竭尽所能。
辗转。递进...不允杂音和粗尘,而声线迂回流转之中的懂得,无需外力亦不求似同。懂得,即便是相通。欲滴的深浓,辗转之重。万象和美。
---深而才辨浅。浅而不觉深。
从进场入座的那一刻起,关了手机且没说过一个字。也不知道,那些在场等待时的喧嚣和离场时的欢笑,从何而来。时常,忐忑于某个不合时宜的掌声和骚动。
繁花般的手机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以及太多电子设备的参与,使得台前幕后成了时尚与古典,互不相从的境遇。这不是秀场,不是镁光灯下的钻饰。更不是炫耀攀附,奢华虚浮...
相比,唯一缺席的我们的性灵生活,却如此干燥粗鄙。所谓的不可或缺随时依附,正阻断了通向彼此心灵的路径,它或将是我们的唯一。
黯淡的路灯,灯下流离的街座人影。谈笑,欢愉,都以自我的方式存在。
艺术的存在,你我的存在,都是一种存在。无数散场的时分,都让人充满惆怅亦无以言,仿佛彼此不可预知的别离。即便有万语千言的感念,也想过些时日,再提及她。
心中,近日反复念及“醉生梦死”这个词。从今后,有了新解----温婉至死。醉梦此生。
因,牡丹亭。
201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