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蟠龙
(2019-05-27 21:56:38)我的老家——蟠龙古镇
我的故乡——蟠龙,曾在《我的少年》等回忆文章中略有描述,为了使自己对蟠龙古镇有更多地了解,又查阅了《蟠龙镇志》等有关资料,使之有更清晰的印象呈现出来。
历史长河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江南水乡古镇,规模或大或小,时代或远或近。水乡古镇众多,犹如满天星斗,而蟠龙镇是其中比较耀眼的一颗。
2005年3月19日《新民晚报》就《上海市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名单予以公示,蟠龙古镇列为其中之一。
蟠龙历史久远,地域广阔,名胜古迹众多,古书中有“诸翟一镇,不如蟠龙一程”和“蟠龙钟,震青龙”之说。在二十世纪的抗日战争时期名震四方,既是贸易、商业和加工业的重镇,又是商人游客上茶馆下饭店的悠哉之地。
据清人金惟鳌编撰的《蟠龙镇志》记述,镇原址在汇龙桥(俗称矮墩桥)东北半里许,为一乡村小镇。明嘉靖年间,倭寇流窜掳掠,房舍尽毁,镇成废墟,后人称此址为荒基角。
清初,江宁陈君化避难小涞聚,后又徙居蟠龙里。陈家境丰裕,在汇龙桥西开设典当、布庄等商铺,一时客商云集成市为蟠龙镇。镇街市呈十字状,南北长半里许,东西倍之。随着商业的发展,镇遂成徐泾地区的商贸中心。
蟠龙镇东倚蟠龙港(上海苏州河的一条支流),西至凤来桥(一座古石桥),崧泽大道就在镇南穿梭而过,南距青浦区徐泾镇和北离北青公路均一公里半,目前西有南北走向的A5高速(东和南面有嘉闵高速和崧泽高架),中夹墅泾,
旧时,蟠龙镇景色秀美。《蟠龙镇志》称镇“环桥曲水,村犬篱花,具桃源之幽趣,寒烟疏柳,擅邱(丘)壑之风流。”时有“江村野店,曲水萦居,柳榆晚照,群鸟归林,龙溪古渡,溪桥渔泊,松涛夜听,洛阳佳种”等八景,后又增“古寺鸣钟,文阁潭经”,合为十景。
民国时期,蟠龙镇米业兴起,蟠龙港、墅泾常泊米船百余条,镇更成为青浦西米东运的主要交易点。
初解放的一九四九年六月起,蟠龙镇曾为青浦县龙凤乡第八办事处驻地,一九四九年八月至一九五七年五月为青浦县龙南乡乡政府所在地,直到一九五七年五月青浦县撤区并乡后蟠龙镇划归徐泾乡,由镇改村,人民公社后为蟠龙大队,一九八四年又由大队改为行政村,从二00二年至今属蟠龙居委会(管辖)。
据历史记载,蟠龙镇古迹甚多,但随着年代的迁移大多已毁。主要的有:
普门教寺
圣堂
文昌阁
徐氏天主教堂
香花桥
程家祠堂
浴佛节
在古代,“蟠龙”是指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盘曲环绕而未升天之龙,意在神圣吉祥;又有“龙蟠虎踞”的成语,形容扼据险要形胜。“有龙若向此中蟠,早为苍生作霖雨”。凡在蟠龙出生和生活过的人,或是到过蟠龙、知晓蟠龙的人都始终心系着这一古老而闻名遐迩的小镇,期望有朝一日蟠龙古镇“十景”和“九龙一凤”十座桥以及昔日号称“长街一里,店铺千家”的繁荣景象重现,
2016年入秋后,徐泾镇政府根据区政府和西虹桥开发总公司对蟠龙开发的总体要求,向蟠龙居民发出动迁《公开信》称:“为改善蟠龙‘城中村’区域内居民的居住条件,恢复蟠龙古镇历史风貌,展现西虹桥区域文化底蕴,积极响应我区‘建立最严格的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制度’的指示精神,加快激发古镇活力,提升区域整体形象,对蟠龙古镇及其周边区域进行优化调整,经区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于近期对蟠龙‘城中村’实施整体改造……。”
蟠龙今得人杰地灵之气,又遇大虹桥开发之机,作为隶属青浦管辖的千年古镇在2017年春节前所在230余户居民和多家企业动迁结束,目前等待开发商的建设。期待不久的将来“水脉为引,古桥为渡;街市为聚,商贾为兴;文化为雅,绿荫为护。”的千年古镇必将焕发出青春活力,重现当年龙腾的神采;相信具有千年历史的名镇,凭借古人的优秀文化传承和当今人民的创造力,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色的新蟠龙呈现在世人面前。
(2018年3月22日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