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说课、教学反思

(2010-11-29 20:12:3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教研

                      《填未知加数》教学设计

                                      庙滩镇小学    汪晓艳

教学内容:填未知加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意义。
2.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会填加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扑克牌、粉笔头、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
2.说出6、7、8、9、10各数的组成。
3. 游戏:

⑴、小朋友你们见过扑克牌吗?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小小的扑克牌游戏,你们有兴趣吗?

⑵、(师出示两张扑克牌的背面):我这儿有两张扑克牌,你能猜出他们是几吗?你怎么猜的?(生胡乱猜4、5后)你有什么依据吗?

⑶、看来,刚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现在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条件,这两张牌合起来是9,猜猜,他们可能是几和几?(1和8、2和7、3和6、4和5板书在一角)

⑷、刚才我们想出这几种可能,现在我告诉大家,这其中一张是7,你能知道另一张是几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⑸、再猜:如果两张牌合起来是8,其中一张是7,另一张是几?如果其中一张是2,合起来是10,另一张是几?

4.猜一猜

师:老师手上一共有10个红心,左手有6个,请你们猜一猜,我的右手有几个红心?(4个)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自由说。
师:大家都很聪明,能够用学过的知识很快的猜对了我右手上红心的个数。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看谁学得又快又好。(红心就是今天的奖品)

二、新课
㈠.教学铅笔图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看着这幅图,你能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汇报:盒子里放了7枝笔;如果把盒子放满,可以放10枝笔;盒子里少放了3枝笔;盒子里原来可能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7枝等)
2、根据这幅图,谁能编一个故事,提一个问题?(学生汇报:1.盒子里原来有10枝笔,拿走了3枝,还剩几枝?2.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是几枝笔?.

盒子里放了7枝笔,再放3枝笔就是10枝笔吗?

3、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盒子里已经放了7枝笔(板书:7),还要放几枝,题里告诉了吗?(没有)我们把没有告诉的、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出示课题) “未知数”可以用小括号、方框、三角形、字母等来表示,今天就用小括号来表示,谁会写小括号?(学生汇报,全班书空同时语言描述,左弯弯、右弯弯。)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书空一遍,边书空边念。

4、师手指黑板括号、未知数,问 :这读什么?再念一遍。

5、写一写:小朋友们,现在你能用上我们刚学的括号,写一个加法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7+(   )=10)这个算式怎么读?(学生汇报:7加几等于10)
6、学生分组讨论:7加几等于10?括号里应该填几?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生汇报,全班交流:7再添上3就是10,所以括号里填3;7和3组成10,所以括号里填3;7加3等于10,所以括号里填3;10减7等于3,所以括号里填3;盒子里空了3个位置,所以我就知道括号里填3等。
7.想一想:括号里的3表示什么?
㈡.教学小旗图

1.出示小旗图:
问:再画几面小旗就是8面小旗?请同学们先动手画一画,然后在括号里填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
指名回答:6加几等于8?括号里应该填几呢?

小朋友真能干!你们都可以成为小老师了!

2、拍手游戏
指定一个数教师先拍,要求学生出手指的个数跟老师所拍的次数加起来等于指定数。
三、巩固练习

1.小朋友你会画吗?

  

                   2+()=7

 

                   4+()=8

 

                   5+()=9

2.直接填数。
看着图,同学们很快就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如果老师只给同学们算式,你还会填吗?
口算:(说一说想的过程)

3+(   )=5    4+(   )=7    5+(   )=9

2+(   )=8    6+(   )=10   4+(   )=6

3、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叫未知数?

四、作业练习十的1、2题

 

 

 

《填未知加数》说课

  庙滩镇小学    汪晓艳

教材分析:
   《填未知加数》这一内容的安排,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同时又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
教学目标:
    1、理解加法算式中未知数的意义。2、会读求未知加数的算式,能直接填写算式中的未知加数。3、培养学生初步的逆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教师富有激情,课堂教学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习的热情。2、在创作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友爱与互助。
重难点: 掌握填未知加数的方法,会正确填写未知数。
教学流程: 

一、学前准备
    1、开火车的形式口算练习:检验学生10以内加减法掌握情况,为填未知加数做铺垫,也能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调整课堂预设。
    2、数的组成题:从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如7可以分成2和5,还可以怎样说:2和5组成7,从这一题的练习中,初步为填未知数的方法奠定思维策略基础。
    3、游戏:

⑴、小朋友你们见过扑克牌吗?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小小的扑克牌游戏,你们有兴趣吗?

⑵、(师出示两张扑克牌的背面):我这儿有两张扑克牌,你能猜出他们是几吗?你怎么猜的?(生胡乱猜4、5后)你有什么依据吗?

⑶、看来,刚才大家都是瞎蒙的,现在老师再告诉你们一个条件,这两张牌合起来是9,猜猜,他们可能是几和几?(1和8、2和7、3和6、4和5板书在一角)

⑷、刚才我们想出这几种可能,现在我告诉大家,这其中一张是7,你能知道另一张是几了吗?你是怎么想的?

⑸、再猜:如果两张牌合起来是8,其中一张是7,另一张是几?如果其中一张是2,合起来是10,另一张是几?

学生会利用学过的知识猜出答案,这里不知道是几,与本节课未知数一词的教学埋下伏笔,让未知数的意义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体系中。
   二、教学圆珠笔图。
    1、课件先出示一个空盒,让学生观察后,回答观察到了什么?(学生:我看到一个盒子,我看到有10个格等等),这让学生的回答出现预想的一个数10,提问:猜一猜老师会在里面放什么?让学生充満好奇心与参与的热情,教师儿童化的语言,与课堂一体,带动学生愉快的学习。演示放笔过程(学生数出放了7枝)板书7,再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认为可以放几枝(一共),再次出现10(板书10)提问:你们知道老师还要放几枝吗?回答:不知道,因此引入我们把不知道的数叫“未知数”。
    2、未知数的表示。用小括号,先请学生书空(台上演示大大的小括号),师范写,此时板书有:7    10,师讲解把已经放的和还要放的合起共是10枝,列一个算式:7+(  )=10(这一步没有让学生列,因学生并不会念7+几=10,多数会说成7+3=10,此处要学生掌握7+(  )=10的读法),师范读,学生读。
    3、7+(  )=10,括号里应填几?你怎么想的,让学生同桌间互相交流想法,再汇报。学生会有多种方法,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并有意识让学生联系已学知识,从图形的直观到数的组成,初步跳出图形,同数的组成和加减法的方法来思考。
  三、教学小旗图
    1、说图意。
    2、画小旗
    3、说算法
    此环节中学生的思路有很多,有先算出来再画的,有边画边算的,提倡方法多样性,特别是先算后画的,让学生逐渐脱离实物,把直观感知提升为数的抽象思维。
   四、知识掌握情况反馈
     1、画小圆图,尝试让学生盖住图形,填空,或者有人先画图再填空,多种方法。学生根据自已情况选择喜欢的方式,学自已喜欢的数学。
    2、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什么叫未知数?

 

 

 

填未知加数教学反思

                                        庙滩镇小学     汪晓艳

    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来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对于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这一内容的学习,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又可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准备。整节课上让学生都带着成功,快乐的心情学习,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小组互助的学习中学习新知识。同时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努力体现这一理念。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呈现了不同的思路:看图、用组成想、用加法算、用减法算。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去总结、提炼哪种方法最优化,而是鼓励学生:“你喜欢用那种方法?”“你还可以怎样算?”,允许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探索不同的算法,相互交流、比较、创造新的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的游戏活动。复习导入中的猜数游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渗透了填未知数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以此为生长点,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在铅笔图的教学,通过直观图和老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得出在“7+(  )=10”中的括号里该填几;接着再通过问题提示,让学生增画小旗,并在“6+(  )=8”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最后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脱离实物在括号里填数。这样设计,把直观感知和问题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主动构建知识,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学还采用了分组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讨论中动口、动脑,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又通过语言表达,形成多向信息交换与评价,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在看、想、说中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