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制造商
在华的发展都受到影响
正经历业绩下滑所带来的痛苦
----------------------------------------------------------------------------------------------------------------
虽然近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高速发展
但依然阻止不了市场进入饱和期

从数据可以看出市场开始出现负增长
而且消费者从
“一年一台”的非理性消费转变为“够用就好”
价格也不再成为消费者消费的冲动
@蛇蹩:只有不会做产品或者对产品没追求的企业才会做低端产品,打价格战,完全不健康的生存模式,用户也都是低端用户,品牌价值极低。
@西南偏东-:供应链和专利技术是根本,国产手机又走电视机的老路,谁还记得当面的长虹电视策略?
@亿唐:相对出货量,品牌影响力日渐式微才是最大的问题。
@YXTuViendras:这几年各大品牌每年都更新换代然而手机功能并没有什么革命性的变化。
中国手机企业经历多年的发展起伏后,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国产手机和洋手机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我们不难看出,依靠单纯价格战虽然也能获取较好的销售量,然而这样的销售量往往是短期的、暂时的,市场最终决定胜负的实际上还是品牌的竞争,品牌力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利益。
当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选择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益便捷,一个企业的产品、品质、营销手段、渠道、服务以及流程等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所复制模仿,“你有我有大家有的东西等于一无所有”,所以单纯的营销手段如价格、渠道、促销等等很难构筑起稳固的差异化竞争壁垒,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
但是竞争对手无法复制一个卓越品牌,品牌是独一无二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品牌是使企业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最后一道“屏障”,一个卓越的品牌就意味着企业长期的成功营销和利润。
品牌力就是最大的销售力。
品牌经营也是一种销售手段,它无非是在做销量的同时培育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品牌的美誉度、忠诚度,打动消费者的内心,以便企业更贵更多更久地卖产品,获取企业更长远的利益,而做产品销售仅仅是为了当期的销售量。做品牌与“健康销量”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两者是相得益彰的,最终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即使有冲突,也是暂时的,可调和的。
手机大战的硝烟还未散去,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培育品牌这棵参天大树,尽管这个过程艰辛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