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你认为董小姐是为了“赌气”才做手机,那你就错了!

(2015-07-22 10:45:58)
标签:

杂谈

如果你认为董小姐是为了“赌气”才做手机,那你就错了! 

日前

格力董事长董明珠

媒体独家采访时表示

“目前(格力手机)卖了几万部,年内卖5000万部不太现实。”


董小姐在豪言

“格力手机能卖5000万台”后

承认“年内卖5000万不太现实”

董小姐是心虚了吗?

如果你认为董小姐是为了“赌气”才做手机,那你就错了!

从曝光的信息来看

配置相似下,格力手机要比其他品牌贵一些

而且开机画面还惊呆不少网友

带有董小姐头像和亲笔签名的开机画面

完全符合她的个人风格

如果你认为董小姐是为了“赌气”才做手机,那你就错了!

难道董小姐只是为了一时的赌气

才去做手机?

“元芳,你是怎么看?”

@王晓磊未来手机会有远程控制家电的功能的,格力必须做手机,还得适当发展其它家电,以掌握未来。

@popperh看到的董明珠说的:手机以后是智能家居的遥控器,智能家居的核心还是空调。所以做手机应该是为了布局智能家居。

@xiaohaibisheng格力做手机,我认为与利润关系不大,主要是为了即将到来的物联网做准备。

@于杰科技产品难逃摩尔定律,价格持续走低,既然要智能家居,遥控终端必不可少。不过董明珠既然直接要用格力品牌推手机,看来在决策层面是毅然决然,没有回头的余地的。以后手机白送了大家不要惊慌。


谈到手机
不得不说国内手机行业的竞争
从1999元到399元的性价比机型
难道是走出国门的优势所在?
如果你认为董小姐是为了“赌气”才做手机,那你就错了!

或许是我不懂手机,所以才应该写出来,请大家帮忙一起来弄明白。

第一个让人不懂的是“生态闭环”

手机真的能够形成一个闭环系统吗?消费者为什么愿意待在你的闭环里被你统治而不去“想象远方”?随着智能技术的迭代,人们在信息的接触点上广泛而即时,闭环会不会是一厢情愿的呓语?试图用手机“闭环”应用,独立“生态”,这不是是痴人说梦吗?

第二个让人不懂的是“粉丝经济”与性价比的逻辑冲突

所谓“粉丝经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人格化的消费场景,从而模糊性价比,提升品牌的盈利能力,可是今天的手机大佬们却试图将两者并列而论。

在几乎所有的行业里,以性价比为购物第一要义的消费者,往往是忠诚度最低的,他们会为了一块钱的价差掉头而去,唯有人格化偏好及性能爱好者,才会为高价值商品埋单,所以,“基础于性价比前提下的粉丝经济”,真的存在嘛?

第三个让人不懂的是缺乏核心技术的行业颠覆

在每一个发布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不同手机在专项性能上的PK,芯片要么是高通的,要么是联发科的(除了华为),图形处理器要么是Mali要么是Adreno的,而摄像头传感器差不多都是索尼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内存能力、速度能力乃至拍摄清晰度能力,没有一项是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开发。那么,剩下的便是组装的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了,难道仅凭这两项能力就能试图“颠覆行业”?

第四个让人不懂的是“规模决胜一切”

有机构公布一份报告,宣称今年有五家公司的手机销售量将超过一亿部,在很多人看来,有了规模才有生态,才可能闭环,才有话语权,才有议价权,才有成本优势。

这个逻辑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它正是“中国制造=规模 成本”的教科书式表述。

然而,这不正是“中国制造2025”想要摆脱的宿命嘛?因性价比和成本优势所形成的规模优势,就长远而言是最不可靠的,也是最没有价值的,可是,今天的手机大战会不会再一次陷入这个熟悉的泥潭?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战争并非一种盲目的冲动,而是受到政治目的的支配,那个目的的价值也就决定所应作牺牲的程度。一旦所需代价太大,则政治目的在价值上也就不再能与之相称,于是这个目的也就必须放弃。”

若将这段话中的“政治目的”用“产业战略目的”来替换,也许对所有的手机大战参战者有所警示。

正如董小姐所说:“一个好的企业不是靠低成本、低劳动力来实现企业的成长,而是靠技术,靠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希望各位手机制造业的老大能想明白以上的疑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