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靖边楼游记

2025年8月17日傍晚,我来到代县靖边楼游览,但靖边楼仍然开放,而且60岁以上的人仍然是免费。
靖边楼位于代县县城中央,又名谯楼,俗称鼓楼,始建于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代县的标志性建筑。该楼为木结构,高26米左右,气势不凡。楼身宽七间,深四间,楼上前后悬挂着“雁门第一楼”、“威镇三关”的匾额。
据嘉靖十四年版《山海关志》记载,靖边楼始建于明初,明成化十五年(1479)、万历十五年(1587)、万历三十九年(1611)分别重修过。清嘉庆十年必建为奎光楼(亦称奎星楼)。1933年日军进攻山海关,靖边楼毁于日本侵略者的炮火中。为了恢复山海关古城的雄姿,1958年国家拨专款修复靖边楼。1986年靖边楼修复工程竣工。
修复后的靖边楼基本上是仿明式建筑。整个楼体建于一个宽阔的城台上。城台主台体面阔43米,高11米,上建有30个垛口,26个射眼。城台中部内侧有宽9米的东西向马道与山海关城内相通,紧贴城墙一侧还设有宽2米的142步砖制台阶供行人上下,明初建时,是为了一旦战事来临兵士可及时登城就位,迎击敌人。
城台之上是靖边楼。靖边楼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曲尺形。总面积658、4平方米,楼高13·47米,歇山式九脊生檐顶。楼内上下两层有木梯相通。楼上有箭窗56个,檐桁枋心,仿明式彩绘,庄重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