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科技教育浸润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2025-11-21 10:42:36)
标签:

中小学

科技教育

分类: 风起江湖:职业和事业

让科技教育浸润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让科技教育浸润每一颗年轻的心灵

 

当少年的眼睛遇见牛顿的苹果,当硅基的智慧碰撞碳基的想象机器狗扛枪冲锋、与侦察兵协同猎杀目标成为现实图景,中小学科技教育就在年轻的心灵里悄悄种下了科技梦想的种子。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技教育加法。

从若干年前的科学教育到当下的科技教育,一字之差,意味着更加突出实践导向。具体来说,就是要打破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壁垒和传统课堂边界,强化教育协同,注重素养引领,锚定关键问题系统发力。比如,不能将科技教育窄化为“科学课”,中小学科普课堂也不能只是"玩机器人的游戏"。尤其是科学教育不应被应试教育绑架光做表面文章,增加广大师生不适当的负担。科技教育也不只是“兴趣班”,而是未来公民的“必修课”。

那么,科技教育应是什么样的教育?中小学科技教育如何走向“深改”,让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成为教育热点和社会风尚?除了在《意见》中提出的六大重点任务外,特别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着力构建“阶梯式”育人体系,注重把视角从“一门课程”转向“完整生活”、从“一本教材”转向“整个世界”。小学低年级重在通过生活化、游戏化情境,点燃和呵护好奇心。小学中高年级引导学生通过“做中学”深化概念理解,建立跨学科联系。初中阶段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开展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推动学生从现象认知向规律探究与方法掌握过渡。高中阶段鼓励学生接触科技前沿,进行实验探究和工程实践,系统掌握科研方法。

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而人才培养的源头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是“孵化”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素质的决定性阶段,每个孩子心里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和数不清的奇思妙想。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浪潮,科学不仅是学科和学术,也是政治、是思想文化、是价值观。中小学科技教育不仅关乎每个孩子的未来,也关乎国家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唯有以科技之光照彻基础教育的原野,让代码的诗行与齿轮的韵律成为青春乐章里最动人的副歌,引导青少年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工程师一样实践,科技教育才能成为托举科技强国坚实羽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