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假日冲浪不迷航
标签:
上青少年上网教育 |
分类: 风起江湖:职业和事业 |
在今天的孩子们眼中,电子产品既是社交护照,也是梦想窗口,更是他们认知世界的一个通道。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人与科技共处的新边界,完成数字时代的成长必修课。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是一个老生常谈和常论常新的话题。暑假来临,炎夏漫漫,“空调、西瓜和Wi-Fi”的“避暑三件套”又成为许多人的“心头好”。青少年们要怎么才能做到健康“网上冲浪”呢?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这一代青少年不可能不“触网”。互联网连通世界,也把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与世界相连,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不管你是否愿意,天天都在“网”里的我们与互联网的联系已经无法割裂,在享受它的一切便利的同时,也必须承受它的一切负面作用。未成年群体心智尚未成熟,上网冲浪首先少不了国家领航和全社会护航。近些年来,国家层面在不断搭建网络安全“藩篱”和像素森林的指路牌,逐步推进未成年网络生态建设,依法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始终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促进网络空间正气充盈,持续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数字晴空”。
作为每个人价值观的摇篮,家庭是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的第一道防线和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的重要力量。家庭伴航、父母同航使得孩子能够合理地使用互联网而非陷入沉迷。任何技术构建起的规则虽然清晰却是冰冷的,而家长的“春风细雨”与循循善诱才具有更持久和深刻的影响。将孩子从“小屏幕”拉回“大世界”,远离虚拟世界投身现实生活,需要来自亲密关系的陪伴和支持,给予他们安全感。把孩子拽出“锁屏”的童年,需创造更多“现实吸引力”,譬如尽可能丰富孩子的闲暇生活,尤其是要允许并鼓励孩子多参与上学时没时间做的有趣事情;给孩子找找假日生活小伙伴;利用假期多与孩子沟通,多进行运动、阅读、观影、远足等亲子活动。作为孩子用网的“守门人”,父母唯有关注孩子上网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去找到那些更深层次的需求,并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他们,才能真正解决孩子沉迷网络的问题。
当然,自律是促进青少年“数字健康”和“防沉迷”的最佳药方,最好的保护是自我保护。不单依赖外界的保驾护航,而是立足于自个儿探航,未成年人才能在成长过程中逐步适应真实网络生态,找到健康的专注方向,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和一个“善假于物”的人。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没有哪一代的童年更好,但这一代人的童年,理应更丰富,有更多真实世界的体验。总而言之,在全社会悉心护航、父母真心伴航以及自己小心探航下“多方磨一剑”,广大青少年在假日的冲浪才会不迷航,在互联网信息海洋里尽情遨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