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础教育呼唤“以英才育英才”

(2021-03-17 12:50:06)
标签:

大材小用

中小学教师

博士

分类: 风起江湖:职业和事业

基础教育呼唤“以英才育英才”

深圳中学今年入职教师超4成博士的豪华阵容曝光,引发公众关注。其实,不光是今年,也不单是深圳中学,近年来名校硕博生似乎成了大城市知名中小学的师资“标配”。于是就有人质疑,世界顶尖学府骄子到中小学去做孩子王,是不是一种人才浪费?头顶名校硕博光环的学霸去教书,就一定能教好吗?中小学教师学历如此“高配”,是高校学历在贬值,还是教师职位在升值?其实,无论是从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到海归硕士收废品,还是从“耶鲁大学生村官”到“哈佛博士去街道办”,所谓“大材小用”资源错配就是一个伪问题。观历史,很多如钱穆、叶圣陶、李叔同等宗师级的人物都曾当过中小学教师;看世界,在号称基础教育全球第一的芬兰,其教师门槛之高连世界五百强也难望其项背。诚如任正非所言“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基础教育是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内在地需要“大材”,既是“大材”又怎会“小用”,有谁会把一条梁柱当作一根牙签?

基础教育呼唤“以英才育英才”

所以说,高学历人才扎堆中小学的“大材小用”之说既高看了博士,又看轻了基础教育。教育是人类最尖端的活动和学问,只要承认教育是专业工作,了解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无论是多么优秀的高端人才选择去中小学工作,都属正常,更遑论对于青少年学生成长发展而言,教师的优秀程度是没有上限和止境的。让最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是普遍共识。

千年前的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君子之乐,今天的人们则更乐见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多遇见有扎实学识且能连接心灵的好老师。但英才不是凭空产生的,高学历人才从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今日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以英才育英才”实为基础教育之幸。

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础教育领域期待更多的学业优秀者进入。作为名校毕业生们,积极投身并扎根基础教育事业,如果能把成为专家型教师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最高价值,有勇气成为“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当更能从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021年3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