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年3月22日《德育报》发文《有一种厚度叫“李叔同”》

(2021-04-23 21:37:09)
分类: “国”字系列

有一种厚度叫“李叔同”

山东省平原县蓝天实验学校 袁建国

2021年3月22日《德育报》发文《有一种厚度叫“李叔同”》

阅读文章之前,先给大家推荐一个课程,

扫描二维码试听一下,对提高您的备课能力一定有帮助,

因为,好课是备出来的;名师是通过备课成长起来的;高分是通过课堂教学训练出来的。


2021年3月22日《德育报》发文《有一种厚度叫“李叔同”》

【正文】

2020年9月13日,我有幸聆听了程翔老师关于中学语文教师读书的讲座,真的被程翔老师的阅读书类和书目给惊到了。程翔老师的课为什么那么富有内涵?为什么有那么强的感染力?那是成千上万本书做积淀的呀!

我们再把时间追溯到100年前。

那时的学校,最看重英文、国文和算术,最忽视图画和音乐,学生都把上图画和音乐课当做游戏,上课时很随便。图画和音乐教师在教职员中的地位也是最低的。

但有一所学校却是例外在这里,图画和音乐两科最被看重。学校课程表里的图画、音乐课并不增多,然而学生课外学习图画、音乐的时间比任何功课都多:下午四时以后,满校都是琴声,图画教室里不断有人在那里练习石膏模型木炭画,光景宛如一所艺术专科学校。这所学校就是杭州师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就是因为教图画和音乐的老师是李叔同。

关于李叔同对学生的影响,夏丐尊先生在《弘一法师之出家》一文中曾这样描述:“我担任舍监职务,兼修身课,时时感觉对学生感化力不足。他(指李叔同)教的是图画、音乐两科。这两种科目,在他未到以前,是学生所忽视的。自他任教以后,就忽然被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课余但闻琴声歌声,假日常见学生出外写生,这原因一半当然是他对这二科实力充足,一半也由于他的感化力大,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全校师生以及工役没有人不起敬的。”

李叔同的“实力”到底有多么“充足”呢?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创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鲁迅、郭沫若等许多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他的一幅字为无上荣耀。

也正是因为这种“厚度”,他不但吸引了全校的学生学习音乐、美术,而且还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钱君陶、李鸿梁等一批负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他们几乎撑起民国文艺界的半壁江山。赵朴初先生评价的一生为:“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我们常说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一个没有文化厚度的老师,学生只能是“要我学”;只有教师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素养和文化内涵,才能够如李叔同先生那样具有“感化力”,使学生真正变成“我要学”。

所以我说:有一种厚度叫“李叔同”!这种“厚度”,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的终生追求。

2021年3月22日《德育报》发文《有一种厚度叫“李叔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