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年《小学语文教师》征稿

(2019-10-02 07:46:54)
标签:

成长

教育

文化

杂谈

2019年《小学语文教师》征稿

       《小学语文教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1592;国内统一刊号:CN31-1072/G4;邮发代号:4-313;定价:10元/期;全年定价:130元;主   编:何勇;执行主编:杨文华;主编助理:李航;编辑:饶晓敏 王凯莉 兰蕊 方晨;特约审读:朱丹瑾;封面设计:卢 浩。

        限于人手有限,来稿恕不能一一回复,投稿两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所投稿件。对一稿多投的稿件,本刊不予刊出。

       一、“问讯处”栏目征稿启事 
       本栏目常年征集来自一线教学中具有共同性、亟需解决却又在现有资料中不易找到答案的问题,邀请权威专家作出要言不烦、通俗易懂、正确科学的回答。每个提问300字内。
       本栏目关键词:偏旁部首、语音文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教材教法、常识资料
       提问样例及专家解答:
       这个句子是不是“排比”
       杜老师:
       苏教版五年级《在大海中永生》最后一个自然段:"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是排比句吗?恳请老师赐教。谢谢!       
       江苏省常州市西林实验学校   汤丽霞

       汤丽霞老师:
       排比可以分成句子排比和句子成分排比两类。先看句子排比的例子:
       (1)现工业现代化需要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需要科学发展观。
       (2)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荒凉的山坡披上了锦绣……
       (3)大理花多,多得园艺家定不出名字来称呼;大理花艳,艳得美术家调不出颜色来点染;大理花香,香得外人来到苍山下便觉得有些醉意。
       (1)是单句的排比,(2)是分句的排比,(3)是复句的排比。它们都属于句子排比。下面是句子成分排比的例子:
     (4)清澈的溪水,高大的松柏,盘旋的苍鹰,都是他的镜头捕捉的对象。
     (5)他像战士一样勇敢,像老师一样耐心,像老人一样慈祥。
     (6)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
     (7)这位村主任是乡亲们非常信赖、非常敬佩、非常亲近的带头人。
     (8)对这个问题,他解释得最准确,最生动,最通俗。  
     (4)是主语的排比,(5)是谓语的排比,(6)是宾语的排比,(7)是定语的排比,(8)是补语的排比。这种句子成分的排比其实就是词组(短语)的排比。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是三个分句,结构相同,都是“与……同在”,可以看作三个分句构成的排比。
       总起来说,只要连用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内容相关的句子成分、分句或句子,造成一种语言上的气势,都可视作运用了“排比”这一修辞手段。
                                                      杜永道

               
读了,是不是很解渴?
是不是还不过瘾?
是不是其实你也有问题想问?
那么,把你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困惑写下来吧!比如(容小编偷懒一下,此处省略具体提问300字哈):
“美”字到底哪一横最长
一个字可以有两种笔顺吗
“在”字怎么写
“着地”怎么读
yan为何不是整体认读音节
“薄”的bó、báo二音如何区分
同类事物可否构成比喻
测度疑问句算反问吗
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
可以说“凯旋而归”吗
是“唯一”还是“惟一”
“分类别”是说明方法吗
凡卡为何能写出那么长的信
《会走路的树》中的“树”要不要加引号
钱塘江潮何以八月十八最壮观
为什么火柴能在墙上擦燃
…………
…………
总之,提问越具体越好,越具有共性越欢迎!
投稿邮箱:xxywjs3@163.com
期待这里成为您的专业成长补给站!

       二、“博文”栏目征稿启事
       本栏目常年诚征在语文教育、教学生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您亲历的教育生活,探索并挖掘语文教育教学生活中促进学生成长的更多案例。推崇叙事笔法,每篇1300-2000字为佳。
       所有的理念、方法和努力都隐藏在一个个细节丰满的教育生活故事中。
       本栏目关键词:故事
       聆听你的故事,期待你的来稿!
       投稿邮箱:xxywjs3@163.com

       参考样章:

珍重待春风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  沈春媚
       2014年12月22日,冬至,当别的孩子都忙着准备袜子、期待圣诞老人时,我们班的传统文化之旅启航了。这次旅程从“数九寒天”这一成语开始,而冬至节气,正是数九第一天。
       我们开展了一次班级读书会,读书会的礼物是每人一张“九九消寒图”。我拿着这张古意盎然的图向学生介绍:“每逢冬至,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瞧!这张图上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这九个字都正好九画。从今天开始,我们按笔画顺序每天填充一笔,每过一九就写满一个字,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九九消寒图’也就大功告成了!”
       “真的是每个字九笔吗?这么巧!”
       “九个字还能连成一句话呢!太神奇了!”
       孩子们都有点不敢相信。
       “是啊,古人把过冬待春这样的过程都做得这么优雅、有趣。我们在描‘九九消寒图’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当天的天气情况。因此,它还可以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呢!”
       “老师,我知道!在古时候,人们还可以用它预测来年是不是丰收年!”
       “是的。”我点头赞许,“这还真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日历呢!”
       见孩子们兴致勃勃、迫不及待地想拿到我的礼物,我接着说:“老师建议大家回去把它贴在书桌旁,每天临睡前问问自己:这一天过得是否有意思?我珍惜它了吗?我感恩这一天中遇到的人和事吗?然后,郑重地在这张纸上描下一笔,让我们一起等待垂柳吐绿,等待春漾枝头。”
       孩子们带着礼物欢天喜地回去了。
       我原以为,他们对这份礼物的新鲜感也就只能保持几天。
       一晃,长冬已过,窗外天地欣然。
       2015年3月13日,植树节的第二天早上,教室里书声琅琅。诚诚和嘉好一来到学校,就急着对我嚷嚷说要“交给我一样好东西”。随即展开在我眼前的,的确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正是两张已填充完毕的“九九消寒图”。接着,又有好几个同学陆续交上来了。
       “老师,你猜猜,为什么这儿有三笔涂白色的?”
       “为什么?我猜不出……”
       “因为那三天下雪了!”小宇得意地说。
       而嘉好的这张,虽然不够整洁,但她将每个字代表的日期认认真真地以小字标在了下方。
       琬如的每一笔都涂抹均匀,整整齐齐。
       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想象着他们在认真地完成一天的学习之后,在畅快淋漓地玩耍之后,在和家人围坐一桌吃罢年夜饭之后,在也许收获满满,也许心存遗憾的每一天里,这些孩子都会端坐书桌前,郑重地写上一笔。我们成年人,也许已然不会有那样的端正,会每日三省,而孩子们,却从冬至那天便已在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历经小寒、大寒的冰冻,雨水、惊蛰一过,等待春回柳梢。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漫漫冬日祈盼春天的每一日,我们的孩子都有着诗意的语文生活,这是播在他们心田的传统文化之根。

       三、“一得”栏目征稿启事
       本栏目常年诚征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好用且易复制的创造性做法,可以是教学中的一点灵感、一种方法、一项尝试,等等。每篇500-800左右。
       栏目关键词:灵感、方法、尝试
       参考样章:
让寒假作业变变脸
安徽省阜阳市铁二处学校小学部  薛万久
       年复一年,寒假作业总是老面孔,大量抄写,机械背诵,习作练笔,学生厌烦,老师腻歪。面对即将毕业的六年级学生,可以将寒假作业分为必做、选作两部分。
       必做部分,除了学校统一发的《寒假生活》外,除夕夜要向父母亲友表达问候,还要给每位科任老师发一条拜年短信。我让学生记下品德与社会、数学、英语、音体美等老师的电话号码,提出短信要求:短信需原创,可向人请教,或与家人商讨,但不可让他们代笔;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要有感而发;别忘了署上班级和姓名。
       选作部分,读自己喜欢的书,搜集精彩春联,练写书法等,视兴趣爱好而定。
       寒假过去,作业完成情况大大好于往年。尤其是拜年短信一项,为学生语言实践提供了用武之地,让我颇感欣慰。你看——
       “春节到了,马年也到了;快乐到了,幸福也到了。在这个暖冬的幸福时刻,我祝薛老师新年有龙马精神,事事都会马到成功,天天都会马上开心!Happy new year!  六(1)班石桥婷”——语文成语和英语单词混用;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一首《元日》道出了节日的喜、兴、感。在这个神圣的日子里我也献上自己的祝福:佳节团聚乐融融,举杯除夕笑哈哈。欲把老师比春蚕,蚕丝长,蚕丝细,蚕丝有份难忘恩。祝您佳节快乐!
 六(1)申诗语”——既有整首诗的引用,也有自己的理解、化用;
       “祝孙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四季平安。我送您一副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六(1)班 袁帅”——是对联的妙用。
       当然,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感恩,促进了师生感情交流,也让科任老师在尽享温馨回报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

       本栏目宗旨:分享成功,传播智慧,共同进步。
       投稿邮箱:xxywjs3@163.com
       期待您的来稿!


       各栏目投稿信箱:
   xxywjs@163.com(卷首、封面人物、百家讲坛、随笔、心声)
   xxywjs2@163.com(备课现场、精品课堂、八面来风、名校采风)
   xxywjs3@163.com(咬文嚼字、问讯处、一得、博文、教研手记、读书)
   xxywjs5@163.com(新体系作文、教坛新秀、热点话题)
  xxywjs6@163.com(进校园、名师团队、课改风景、读者反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