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上15课《猫》课堂实录及视频

(2015-10-21 08:24:35)
标签:

老舍

老舍先生

自然段

小猫

爷爷

分类: 教师园地

四上15《猫》课堂实录及视频

编辑:追梦教师

一、《猫》课堂实录

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观摩活动

山东 王煦老师

[个人简历]

    王煦,女,1979年出生,从教6年,山东省济南市经五路小学教师。曾荣获“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济南市“青年技术创新能手”;济南市“课程改革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济南市“铸师魂、展师表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一等奖;济南市“心理健康辅导员”;“济南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员”;市中区“首席班主任”;市中区“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曾为人教社录制《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并制作成光盘,先后获济南市、山东省语文评优课一等奖。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札记、案例多次在省、市评比中获奖。

教材分析:

    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写动物的文章,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尤其是在写猫的性格时,是将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猫的性格古怪鲜明生动。老舍先生对猫爱同儿女,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老舍先生是通过平实无雕琢的语言将猫的形象描写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人爱猫、猫亲人”,为我们创造出一个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课文中采用了总分式的构段方式,按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把文章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为总起,第二部分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时,也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为过渡句,将前后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组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较的方法来阅读。本课课后就以“阅读链接” 的形式推荐了周而复和夏丏尊写猫的片断,意在引导学生与老舍先生的《猫》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不仅可以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可以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4.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5.激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激发课外观察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难点: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老舍。

教师:查阅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程序:

一、借助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

2.结合预习了解本课都有哪些作家写的猫(老舍、周而复、夏丏尊),三篇各有特点,先一起来学习老舍笔下的这只猫。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接读课文,划出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2.全班交流,(出示句子)说说各自的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考和认识,随机引导、总结:

1)老舍先生写的两个重点内容(板书: 古怪?? 淘气)

2)围绕这两句话,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3)通过这两句话,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师总结阅读方法。

三、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一)创设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读第一自然段,发现猫的哪些性格?

2.理解“贪玩” 

通过朗读展现猫的贪玩。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品读老舍先生对贪玩的猫的宽容与喜爱。创设情境,通过朗读品味老舍先生的语言,升华情感。

3.理解“尽职” :理解词语“屏息凝视”。亲身体验“屏息凝视”,体会猫等老鼠的决心,感受猫的尽职。指导朗读,感受猫的尽职。

4.小结:透过对立、矛盾的性格,体会猫的性格的古怪。

(二)进一步理解猫的性格“古怪”。

1.自主发现:自读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体会古怪。

2.汇报交流:重点理解“印”等重点词句,体会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读中感悟,体会“更可爱”。

1.初步理解“更可爱”,自读感受满月小猫的更可爱。

2.欣赏满月小猫的图片,激趣感受小猫的更可爱。

3.创设情境朗读,升华情感。

五、深入比较阅读,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

1.默读“阅读链接”,了解周而复、夏丏尊写的猫的片断。

2.借助图示,比较老舍的《猫》与周而复的猫片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3.总结:学习作者描写动物时不同的表达方法,为学生写好动物打下基础。

六、练习。

1.引导学生继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比较老舍的《猫》与夏丏尊的猫片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阅读其他作家笔下的动物。

[课堂实录]

课前活动:1、你说我猜常见动物

 2、小组学生比动作加语言提示,一个学生站在最前面猜动物成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动物的课文,请大家看我写课题

板书课题

师:好,同学们放开声音,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我们都知道猫这个字是一个形声字,那你看表义的是哪一部分呀

生:反旁

师:表音

生:苗

师:古人为什么用苗表音呢

生:因为猫叫声是苗苗的

师:你来学学猫的叫声

生学猫叫

师:好可爱的小猫呀。这个同学推测挺有道理的。

鼓掌

师:同学们,宋代陆佃说:鼠善害苗,而猫捕鼠,去苗之害,故猫字从苗。看了这段资料,再看猫这个字你想说什么

生:猫可以为民除害

生:之所以猫可以为民除害,所以我们要保护它。

师:正向我们所说同学们你看这种说法里寄托着古人对猫的喜爱之情呢。你看,咱们中国的汉字多有趣啊。有很多作家写了关于猫的文章。请同学们翻开书,预习时你发现都有哪些作家写的猫

生:有老舍、周而复、夏写的猫

师:同学们,这三个这可算是位著名作家啊。谁想来读读课文(板书课题)

请四名同学接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他们读的时候注意一边听一边想,文中有两个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看你能发现吗?

四生接读课文,师纠正谁的字音

师:还没学课文就这么流利真厉害,有些字不用拖得那么长。

指导多音字的读法:折

师:课文都读通顺了,谁来读读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生:第一句猫的性格实在古怪既是中心句也是总起句。第二句是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师:你很会读书,她读懂了课文主要写的是猫的性格是, 一起说

生:古怪

师:(板书)和小猫的

生:淘气

(板书)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前三自然段是围绕第一句话写的。第四自然段是围绕第二句话写的。

师:自己先来读读课文,猫的性格到底有多古怪。

生读

师:读完了,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我是从第一自然的第四句话读出来,(读句子)一般的猫玩一会就回来,这只猫玩一夜都不回来,像个野猫子一样

众笑

师:哦多贪玩的猫啊,谁给他补充

生:有时候老实还会找个地方睡大觉,但如果出去玩玩听到老鼠一点响动,所以我觉得他的性格很矛盾

师:哦,你很会读书,注意边读边想,读出了猫的古怪,你说他有时很老实,有时还很贪玩,有时还很尽职。

师板书,猫有时很老实,有时又贪玩,又尽职。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我们们先来读读贪玩。

生读句子“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它也不肯回来。”

全班读

师:多贪玩的猫啊,对于猫如此贪玩,老舍先生是什么态度?请大家读读书,画出有关的语句。

生画句子

师:谁来读你画的句子?

生:读句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先生的态度。同学们,老舍先生再写这句话用词很有特点,你自己先读一读。

出现了停电的小状况

师:知道刚才老师为什么不断给大家鼓掌

生:因为他们为我们在停电的时候非常镇静,非常安静没有大声喧哗感到自豪,因为我们是中国的小学生,所以才这么:)

师:你说到老师心里了,老师又把掌声送给你,同学们刚才出了点小意外停电了,现在来电了,还有兴趣继续学吗

生:有

师:好的,我们继续学习,刚才我们品读老舍先生的语气词,老舍先生对这只贪玩的猫是这种态度,而且有的同学发现老舍先生用词很有特点,大家还记得是谁吗

生:记得

师:那你还来接着说说

生:吧,呀,呢都用得很有意思,常说的语言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是常用的语气词

生:比如我们常用的去玩——吧

师:哦,你和生活联系起来了,多聪明。孩子们,老舍先生在一句中连用了三个语气词,现在我们去掉三个语气词,请大家自己比较着读一读,来放开声音读。

生自由读

师:体会出什么了

生:加上语气词可以强调猫一天一夜没回家,但没加语气词的句子就不能强调

师:这是你的体会,哪有别的体会吗?

生:没有加的句子很平淡像白开水根本没有一点味道,加上语气词后,句子写得更具体,更通顺了。

师:哦,你觉得更通顺了,同学们我也想来读读,加上这三个语气词我们可以感受老舍是带着什么样感情来说的呢?

师读

生鼓掌

师:你体会到什么

生:老舍对猫的喜爱,

师:他品出了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了不起。

生:他非常喜欢这只猫。

师:从老舍先生连用三个语气词,可以体会到老舍先生多么喜欢这只猫啊。谁能带着喜爱之情再来读读这句

生读

师:这样读好吧。(范读)像说话一样

生读

师:好多了。就像老舍先生面对面地我们说话一样。咱们呀,就这样读

师:第二天,这只贪玩的猫终于回来了,老舍先生把它爱怜的抱在怀里,一位邻居进来了,老舍先生对领导说——

生:接读句子: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

师:慢一点,像对朋友说

生轻说

师:你多爱这只猫啊,一位朋友来做客吧,老舍对朋友说——

生说

师:老舍先生还写下了这句话,想对所有的读者说——来,一起读

生齐读

师:读得太好了。同学们,让老舍先生如此喜爱的猫,不仅贪玩,还尽职呢!谁能读一读猫的尽职

生读句子

师:你读得很认真,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幅画面。师描述猫捉老鼠屏息凝视的情景。

师:什么样子啊,都来做做

生做

师:我看你做得很好,你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

生:非要把老鼠捉住不然不吃饭

师:哦你说的是它心里的想法,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认真的看,生怕老鼠溜掉

师:凝视就是认真地看,

师:同学们,你们在鼓掌,我有一点不明白,一口气都不喘,这样的猫能捉老鼠吗

生:屏息就是,一般同学几分钟就忍不住,就算把脸红了,也得忍着,要不老鼠就吓跑了

师:哦,你是只尽职的猫,这就是屏息不喘气,你再来说说

生:不是的,屏息就是暂时不呼吸

师:对,就是暂时不呼吸。一个小时过去了,它——一起读

生:屏息凝视。

师:轻一点,千万别惊动老鼠,两个小时过去了,它

生:屏息凝视

师:它就是这样,一连几个小时不动,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猫尽职

生:很执着,非要捉住

师:课文中哪个词还能读出尽职。

生:非,不可

师:你体会到了,你能读出它的尽职吗

生读。

师:读得好

鼓掌

师:这么尽职的猫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来,一起读读

生齐读

师:下面,请大家看黑板,让我们再看看舍家的猫,老实、贪尽职,你发现什么请你说

生:……

师:还没想好,没关系,你说

生:我发现它的性格很矛盾,为什么老实又贪玩

生:性格古怪贪玩又尽职

师:老舍先生就是通过写猫这种相反的矛盾的性格,来体现它的古怪,表达喜爱之情。你看多有意思的猫啊,同学们,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也写出了猫古怪的性格。请同学默读。

生默读。

师:同位讨论一下。

师:同学们坐好,我们交流一下,请你说

生:我认为第二自然段猫的性格更古怪了,高兴时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师:你很会读书,读出了古怪的性格,我要把它写下来,猫高兴的时候是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是一声不出。就这样继续说

生:第三自然段,表现它的性格有点古怪什么都怕藏起来,可有时候又那么勇猛,遇到蛇也不怕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能不能用既怎样,又怎样?

生:它既胆小又勇猛

师:你们也读出了矛盾的性格,多古怪的猫啊

板书

师:好,同学们,通过我们自己读书思考,就发现了这么多古怪的性格集中在一只猫身上,可见猫的性格真是古怪啊,其实这一对一对古怪性格也是一幅幅可爱的画面。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幅画面,读一读。

生读

师:怎么了,你说

生:我发现课文中是写小梅花,而屏幕上的是小脚印。

师:哦,你发现了小脚印,小梅花,有区别吗,有,说说你的看法

生:小脚印不是这么深,如果是小梅花就更可爱了,就能更喜欢了

生:小脚印很单调,小梅花就是一个作画师,做了几个漂亮的画。

生:小脚印不亲切,小梅花感觉老舍更喜欢这只猫了

师:体会得好。一个小脚印把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都表现出来了,老舍先生正在伏案写作呢,猫——

学生接读。

师:老舍先生多喜爱猫啊。

生:这是典型的猫爱人人爱猫

师:应该说猫亲人

生:人喜爱猫,猫亲人。

生:猫对老舍先生用温柔可亲来回报老舍

师:是啊,同学们,人爱猫,猫亲人,对这温柔可爱的猫,老舍怎能不爱呢。可是这些都是猫高兴的时候,不高兴的时候呢

生:一声不出

师:多有趣啊,刚才老舍先生是这样写的他的性格古怪。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他笔下的小猫是什么样子的。看图片,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看图片

师:你笑什么呢

生:猫刚满月时非常可爱

生:简单像个小婴儿

生:像个搞笑人员,穿个鞋子,

师:小猫更可爱呢,你能读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吗?自己先读读。

生读。

师:谁能说出猫的更可爱。都想读,咱推荐一位同学,咱谁读最好

学生推荐一名读

师:看,这就是老舍住过的地方,它那淘气天真的小猫就在这生活过嬉戏玩耍,让我们走进小院看看这可爱的小猫吧——

生配乐读课文

师:读得太好了,把掌声送给他。在她的朗读中,我们就感受到这天真淘气的小猫的确是更可爱了,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字里行间感受着老舍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那么同学们,在其他作家的笔下,它们是怎样写猫的呢,请大家读读课后的链接阅读,比较一下他们笔下的猫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然后再填写表格。

生讨论填表格

老舍笔下的猫 周面复笔下的猫 夏丐尊

不同???

相同喜爱之情

师:谁来比较一下相同之处是什么

生:都写出了对猫的喜爱

师:通过一比较我们就感受到了三位作家都有爱猫之情,那不同呢

生:老舍先生是用反话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周而复先生……

师:没想好,没关系再坐下,同其他两位作家相比老舍先生主要通过什么来写猫的

生:性格

师:对性格,周而复呢

生:是通过样子来写猫的

师:夏呢

生:他是通过猫对人的态度来写猫的

师:哦,你真会读,他是通过态度来写猫的。哎,同学们,你发现了吗,我们刚才就是通过一种比较的阅读方法,通过比较我们知道老舍先生通过性格表达对猫的

生:喜爱之情,

师:周而复通过样子也表达对猫的

生:喜爱之情

师:夏通过态度同样也表达了对猫的

生:喜爱之情

师:同学们啊,三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表达了对猫的深深喜爱之情,其实,他们写猫还有不同呢,相信大家一定会在比较中有更多的收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猫》说课

山东省济南市经五路小学 王煦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能够参加全国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在今天的这堂课上,我想实现我的一个愿望,这就是——让学生走进有效的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语文的魅力!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深入钻研教材,找准着力点

    老舍先生写的《猫》有很多独到之处,细细品来,我认为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其一,老舍在选材上与其他作家有所不同,他主要是抓住猫的性格通过一个个事例,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将一幅幅鲜活的生活画面呈现于我们眼前。其二,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自始至终融于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于每一个字眼。而且,我似乎从中读出了人爱猫、猫亲人、人更爱猫的情感发展脉络,它如涓涓细流,丰润着我的心灵,带我走入了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其三,老舍先生不用华丽的词藻雕饰文字,语言平实,就像面对面的与我们话家常,全凭思想和情感牵着笔头,化技巧于无形,自然地从心底流淌出来。其四,《猫》一课有着总分式的构段方式。从文中的两个中心句,我们就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可见本课结构严谨且有特色。

    当然,一篇课文既承担着这一课的教学目标,也体现这一单元组的编排意图。本组第一次提出了比较阅读,掌握了这种阅读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比较中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了解不同作者的不同表达方法。所以,就《猫》这一课而言,不仅要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还要结合“阅读链接”落实本组的学习目标。

    我们之所以要弄清本课、本组的这些特点,就是要清清楚楚的教,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崔峦老师多次强调,语文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我们遵循了这一理念,主要做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首先,对没学过这篇课文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之一,让学生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怎么学?结果,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如,能不能把家里的猫带来让我们看着学;在朗读时配上音乐;有的学生甚至建议要抓住他发现的中心句来学习。调查之二,你想怎样写小动物?结果大部分学生只想到写动物的样子和生活习性。听了学生的心声,我茅塞顿开,似乎触摸到了教学中最有生命力的脉搏,根据学生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我调整教案,如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感悟到从可以从不同角度写动物,表达真情实感。其余思考已有呈现,不再赘述。

    其次,我对学过本课的学生也进行了调查,如,“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现在你体会到了吗?”结果多数学生罗列猫的性格,体会到因性格多而古怪。针对这一点,我调整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是因一组组对立、矛盾的性格统一于一体而古怪。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学生体会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却没有感受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所以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我有意识强化了这一点,升华学生的情感。

    所以,我要感谢我的学生,是他们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让我品味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真正含义。

    三、努力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长期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我曾为此苦恼、困惑。而这次,小语会提出了这一主题,给我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天的课堂上,我也想在这一方面力求有所突破。

    如,在学习“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一句时,借助语气词,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到了老舍先生朴实、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和蕴藏于文字背后的对猫深深的喜爱之情。再如,以“小梅花”为切入点,感受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还如,让学生透过一个“更”字,理清课文结构和情感发展脉络,体会小猫的更可爱。正是因为这一个个见棱见角的方块字,能在老舍笔下如此鲜活,所以我也要让它们在学生心中鲜活起来,充满情趣!我想,只有课堂上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的统一,才能实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的内涵和语文的魅力。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我来说是一个探索之旅,一路走来,旅途中有收获,有喜悦,有失败,更有思考,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今天的这节课,让我走进了一个反思的驿站,我要审视自己的成败得失,整理好行囊,继续追寻新的目标!

二、西省太原市 李秀英《猫》课堂实录

 一、课前交流(略)

 二、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只小动物,咱们边看边聊。(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猫在日常生活中的有趣视频片段。)

师:原来我们的动物朋友是——(教师板书课题:猫)

生:随着老师的板书,齐读课题。

   (这种导入,很有成效,一下子就把孩子带入情境中。只是觉得没有扣住师说的“边看边聊”让孩子自由交流感受。)

三、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师:同学们,老师呀知道大家课下已经预习了老舍先生写于19598月的那篇有名的文章《猫》,还读了课后阅读链接里面作家赵树松写的《猫》,刚才又亲眼目睹了生活中的猫,谁来说说看对猫你有哪些感受?

生:非常可爱。

师:它的可爱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有对猫的情感了。

生(继续交流,从“抓老鼠、活泼、顽皮、乖、老实、令人喜爱、可爱干净方面说)

师:看看老舍先生的这篇小短文中,着重写了对猫的哪几个方面的感受?

生:古怪、可爱。

师板书“古怪可爱”

初步感知,直扑重点,好!

四、深入探究

(一)解读“古怪”

1、师:我们常听人说:“这个人的性格真怪!”,怎么猫还古怪呢?我们先读读课文的第一句话。

生:(齐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猫的古怪可以理解为——

生:奇怪

生:有趣

生:与众不同

生:罕见

生:不合常情

师:带着这种理解再读这句话。

2、比较不同说法:(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2)猫的性格有些古怪。

生:加上“实在”更能突出猫的古怪。

师:谁能把这个“实在”换个词来说,意思不变。

生:猫的性格的确有些古怪。

生:猫的性格真的有些古怪。

3、读1-3自然段,理解“古怪”悟出“喜爱”

1)师:这么古怪,这么让人捉摸不透的一只猫,老舍先生为什么还会那么喜欢它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老舍先生在这三个自然段又具体从哪些方面来写猫的古怪的。可以边读边想。

师:(巡视)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找到了整段话。找到整段话是好的,还要从里面提炼出几个关键词,更好。

生默读思考)

2)师生交流。

师:随一生回答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师:看这个同学,老师刚才低头看他的时候,他已经找到这些词了。他很聪明,他知道前后联系着去想。非常好,这是找到一组了,还有吗?

生:胆小、勇猛

生:猫的淘气

师:它高兴的时候——

生:温柔可亲

师:不高兴的时候呢?一起说——

生:一声不出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胆小 勇猛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3)比对几组词,凸显猫的古怪性格

师:同学们,通过读书,我们找到了这么几组词语。大家想想看,这特别老实的,就不会——

生:贪玩

师:这特别贪玩的就不会特别——

生:尽职

师:如果温柔可亲也一般不会——

生:一声不出

师:胆小如鼠又怎么可能——

生:勇猛

师:你发现了没有,这几组词之间的关系师

生:相反关系,看出了猫的古怪

    总感觉这部分老师牵的痕迹太浓。是否可以放手让孩子去学,以学定教更好!

师:到底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去找答案。大家先看第一个自然段。

4)再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第一自然段中,表现猫老实的句子有哪些?

师引导学生抓住有关句子来读。

在生的回答中,抓住“的确”和“乖”来深入理解。

师:你能谈谈你对“乖”的理解吗?

生:很听话

师: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摸着小朋友的头说:“小朋友,乖——”回到家的时候,爷爷奶奶亲孙子,亲的了不得了:“宝贝儿,乖——”那现在,老舍先生说猫乖,你怎么看。

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

师:那好,把你体会到的这个词写到生面来。(师指引学生把“乖”写在“勇猛”的右下角)同学们,这是我们读书读出来的。同学们,是不是我们这样去读句子,这样去读书,就更进一步了呢?这是有关“老实”的,你能不能再找找“贪玩”的有关句子?

生:它要出去玩,一天一夜,任凭谁呼唤也不回来。而且它要出去玩,它的主不回来。谁喊也不行。

师:“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想想看,老舍先生的家里,会有谁,用什么办法来呼唤猫?

生:老舍先生用鱼

师:假如你是老舍先生,你怎么用鱼来呼唤猫回来?

生:猫儿,回来吧,这里有新鲜鱼等着你呢。

生:还有老舍的妈妈。

师:我先不跟你讨论老舍的妈妈是不是还活着。谁再来。

生:还有小猫的老婆。

师:换个说法,小猫的——

生:小猫的老伴说,来,老婆,回来呀,和我一起去旅游。

师生继续交流。

我觉得这里的“谁”是不是展开值得商忖,个人觉得是画蛇添足。

师:看,这么多的感受合在一起,就可以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

师生:“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那么多的意思,说了半天,一句话就概括了。语言简洁,多么重要!看,说猫老实吧,它整天睡大觉,贪起玩来,却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是吧?可不是吗?老舍先生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你刚觉得它贪玩,它却又变了。看,它要是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同学们什么叫做尽职?

生说说自己对“尽职”的理解,师请生谈谈,当学生的怎样做才是尽职,说说猫的尽职。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理解谈谈“屏息凝视”。

 师:为什么连呼吸声也要控制住?

生:它怕老鼠听见。

生:怕老鼠逃跑。

师请生再读并指导学生读好“可是,它要是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让学生找一个目标控制住呼吸十秒钟,体会“屏息凝视”。请生结合自己的感受与猫的一连几个小时相对比,体会猫的尽职,并再练习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别齐读比赛。指导学生读好“屏息凝视”。

    [抓住“屏息凝视”,通过反复多方法的朗读,体会出猫的尽职。好!]

师:能让老鼠闻风丧胆的猫呀!在尽职这一点上,我们都应该向猫学习。我们看这只小猫,有时师老实的,贪玩的,又是尽职的,这是多么古怪的猫呀。但是,我们从理解课文的语句当中、字句当中感到一种不古怪的东西呀。那就是刚才这个同学体会出来的、写上来的(指着板书),老舍先生对猫的——

生:喜爱。

5)读第二段感悟对猫的喜爱

师:你们喜爱这只猫吗?其实猫的可爱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大家看第二自然段,找出喜欢的句子,或者感受最深的句子,读一读,一会儿我们来交流,也可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自读并在课本上勾画。

共同交流。请生读自己喜欢的或者感受深的地方,并谈自己的感受。适时引导学生抓住“踩印几朵小梅花”“丰富多腔”体悟对猫的喜爱,并读出自己的感受。再点出学生没有注意到的“蹭”,理解字义,请学生读出轻轻的温柔的感觉。

      [“蹭”字抓得好!一个“蹭”字,蹭出了猫与主人的亲密无间的情感。真是“人亲猫,猫爱人”呀!]

师根据板书,总结这部分,作者通过描写体现的对猫的喜爱之情。

6)自读片段,感悟可爱。

师:猫的令人喜爱,还表现在它满月的时候。满月的时候那小猫更可爱!下面,老师想给大家更多一点的读书机会。你们可以把最后一个自然段列为一个选择的目标,课后阅读链接里面还有两个片段,一共三个,你任选一个,充分地读。想请好朋友一起读,可以。你可以走到后面找你的好朋友一起读。我想站起来对着大屏幕读,也可以;我想带着动作,还行;如果你是一个敢于挑战自我的孩子,后面坐着很多的老师,他们都是非常喜欢你们的老师,你也可以去找他们。另外,还有其他的形式,咱们谁喜欢画画?(请三名学生到黑板上画猫)他们画他们的,你们可以读你们的了,怎么方式读都可以。 

      [个人觉得这里的自由读处理的很好,让孩子读中体会;但又让孩子画,我觉得不妥:一是孩子能否传神地画出猫,除非他(她)是小画家!二是他们在画,影响其他孩子的注意力,进而影响整个教学!]

教师和三名学生各自在黑板上画猫,其他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选读课文。

(二)总结升华

师:读的真好。看黑板上也有几只可爱的小猫的形象,这个好像在奔跑一样;老师在这里也画了一只小猫;这个是一个很可爱的小猫头。看来,爱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将图画和“喜爱”用斜线链接)。课文学到这里,老师想问大家,这节课,最有难度的一个问题,有勇气解决吗?三只猫里头,老舍先生写了一只,周而复写了一只,(  )写了一只,三只猫背后,站着三个怎样的人?

生:喜爱动物的人。

生:和猫很亲切的人。

生:和蔼的人。

生:爱观察猫的人。

师:真好,他的思维就从爱猫到爱观察。爱动物,观察的细,你才能够——

生:才能够知道猫的性格。

生:周而复是以貌取人。他前面都是写外貌。

师:他们家养的那只猫外貌特别出众,所以他想写,愿意写。

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猫。

师:如果仅仅是爱动物,喜欢观察,我们能不能看到这样好的一篇文章?还得——练练笔,动笔写一写。其实,老舍先生生平两大爱好,一是爱猫,另外一个是养花。如果你们上高年级的时候,你们会学到他的另一篇文章《养花》。其实,人高尚的生活情趣是有很多

三、《猫》课堂实录

执教江苏省丹阳实验小学教师       李晓鹭

点评江苏省丹阳实验小学特级教师   张学伟

师:同学们好!今天李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它是谁!

(课件出示:黑猫警长、蓝猫、哆啦A梦、汤姆和杰瑞)

生:黑猫警长!

生:蓝猫!

生:哆啦A梦!

生:汤姆和杰瑞!

师:呵呵,小朋友们都和它是老朋友啦!它是谁呀?

生:猫!

(课件出示:猫)

师:你们喜欢猫吗?为什么呢?

生:喜欢!因为它特别可爱!

生:我喜欢它很淘气。

生:我觉得它毛绒绒的,摸起来很舒服!

师:是呀,猫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猫,而且还养了一只,你想不想看看老舍爷爷家的猫是什么样的?

生:想!

师:赶快把书打开,自己读一读课文,待会儿告诉别的同学:老舍爷爷家的猫是只什么样的猫!

(出示学习要求:老舍爷爷家的猫是只什么样的猫?)

【评: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用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动画人物做开场白,瞬间拉进了师生的距离,祛除了学生对课文的陌生感,产生了自主学习的冲动!】

师:你已经知道老舍爷爷家的猫是只什么样的猫了吗?能不能给你的同学们介绍一下?

生:老舍爷爷家的猫性格有些古怪。

(板书:古怪)

生:这只猫有的时候很乖,有的时候特别贪玩,可是它又特别尽职!

师:读得真仔细,你发现这只猫有的时候……

生:很乖。

生:很老实。

(板书:有的时候 老实)

师:可有的时候它……

生:很贪玩,不回家。

(板书:有的时候 贪玩)

师:可是它对捉老鼠却……

生:特别厉害,是个抓老鼠的能手。

师:抓老鼠就是猫的工作,它可真尽职。

(板书:尽职)

师:哎呀,他说得多好呀!还有谁也想来说一说?

生:我知道老舍爷爷家的猫高兴的时候比谁都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又谁也不理。

师:你真了不起,多会说话多会概括呀!

(板书: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评:教师不着痕迹得进行引导,不遗余力地鼓励学生,让孩子消除紧张,大胆思考回答。】

生:这只猫小的时候特别可爱,也特别淘气,把老舍爷爷的花都弄坏了!

生:它还喜欢玩线团、鸡毛,非常得搞笑!

师:是呀是呀,太可乐了!还有谁想给大家介绍?

生:老舍爷爷家的猫胆子有时候小有时候大。

师:老师要把你说的写下来,你很细心。

师:咱们班的同学真是了不起,特别会读书!老师黑板上写的都是同学们找到的,咱们来读读自己的劳动成果——

生:有的时候老实,有的时候贪玩;有的时候温柔可亲,有的时候一声不吭;有的时候胆小,有的时候勇猛。

师:这只猫真是……

生:古怪!

【评:在初读的基础上,粗略地对课文进行一次梳理,总体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使课文的脉络清晰得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有助于学生对猫特点的把握。】

(出示学习要求:找一找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它的古怪。)

师:同学们到课文里去找一找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可以把你自己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刚才老师看见同学们读得眉飞色舞,说得激情飞扬,现在请把你对老舍爷爷家的猫最感兴趣特点说给大伙儿听听。

生:我对老舍爷爷家的猫捉老鼠特别感兴趣。(学生读出相应的句子)

师:见过猫捉老鼠吗?

生:没有!

生:电视上看过。

生:汤姆捉杰瑞蛮有趣的。

师:课文里边儿怎么介绍猫捉老鼠的?

生:屏息凝视。

师:什么样?

(学生做出一副瞪大眼睛一动不动的样子)

师:像吗?

生:有点像的,憋住气盯住老鼠洞。

师:为什么这么做?

生:老鼠非常狡猾,呼吸声大了,不看紧了,它就溜掉了。

师:噢,屏息就是憋着气。怎么都来试试。

师:什么感觉?

生:特别难受。

生:我快憋死了!

生:不舒服。

师:但是小猫呢?

生:它坚持的时间很长。

生: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生:它很有耐心,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非常尽职!

师:可有的时候呢?

生:它有的时候很贪玩有的时候又很老实。(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样的小猫,你还喜欢吗?

生:我喜欢,我觉得蛮有意思的。

师:那你当一次小猫吧,用第一人称读这一段。

【评: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简单却有趣的情景,让孩子不由自主得产生了了解老舍家的猫的冲动。】

生:(用第一人称读第一自然段)

师:小猫,你现在在干什么?

生:我在睡觉,别吵我。

生:不要来烦我,我正在做美梦!

生:有什么事等我睡醒了再来找我。

师:呵呵,好乖。

师:现在睡醒啦,你要去干什么了?

生:我想做老鼠。

生:我打算出去玩会儿。

生:我要出去旅游。

师:快回来吧!

生:我还没玩够呢!

师:可真贪玩!

师:吱吱吱~~`

生:(哈哈大笑)老鼠!

师:听到你们的笑声我要躲起来了。

(生立即做出一副屏息凝神的模样)

师: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

师:你累吗?

生:不累。

生:我有一点点累。

师:一小时过去了,一个半小时过去了……

师:累吗?

生:很累。

师:那放弃吧!

生:不行。

生:老鼠是坏家伙,我一定要把它抓住。

生:我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师:你们可真是尽职的小猫啊!

师:这只的猫的性格实在……

生:有些古怪!

师:咱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评:用孩子的方式带领孩子的理解,气氛活跃,思维火花绽放。】

师:同学们读书太好了,我都被吸引了!还有什么是你感兴趣的?

生:(生读第三自然段)我对这部分很感兴趣。它有的时候很胆小,老是想躲起来,但是有的时候连蛇也不怕!

生:我奶奶家就有猫的,我看见它常常在园子里抓小飞蛾玩。

生:我在书上看过猫和蛇斗的,不过是小蛇。

师:可真勇猛!

生:我家养的猫的胆子很小,它喜欢躲在角落里,我一跺脚它就跑掉了。

师:你观察猫特别仔细,你愿意为大家读一读这个自然段吗?

生读第三自然段。

【评:有详有略,避免平均用力,简单的段落处理得干脆利落。】

师:还有谁想谈谈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生:我喜欢第二自然段。(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你喜欢小猫什么?

生: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你能学学猫温柔的样子吗?

生表演小猫蹭腿的样子。

师:你在干什么呢?

生:我身上痒,蹭蹭舒服。

生:在跟老舍爷爷撒娇。

师:就像是……

生:就像一个小朋友。

生:就像是老舍爷爷家的孩子。

师:可是它把老舍爷爷辛苦写出来的稿纸踩脏了,老舍爷爷肯定特别讨厌这个孩子!

生:不是的,老舍爷爷还是很喜欢它。

生:老舍爷爷一点也没有怪它,而且还觉得它的脚印像小梅花。

(课件出示梅花和脚印)

师:除了这些,它还会做什么?

生:它会丰富多腔的叫唤。

师:谁能叫一个给我听听?

生:喵——

生:喵!

师:长短不同。

生:喵呜——

生:喵~~~

师:粗细各异。

生:喵~喵喵~

师:还挺有节奏感!可真是变化多端啊!不叫的时候呢咕噜咕噜的声音是什么?

生:是在给自己解闷。

生:觉得无聊,在哼歌。

师:你多会想呀,真是个有想象力的孩子!其实这是猫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咕噜咕噜的声音有点像小朋友饿的时候肚子里发出的声音,可是它并不是饿了,而是就是肠子发出的一种声音,叫肠音。

【评:善于捕捉学生偶生的妙语,巧妙地与课文融合。】

生:因为老舍爷爷特别喜欢它,觉得它像个人一样。

师:呵呵,是的,老舍爷爷特别喜欢它,你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你来为大家读读这些句子好么?

师:你真是个小小朗诵家。

师:高兴的时候小猫温柔可亲,不高兴的时候呢?

生: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不出声。

师:你来当生气的小猫,同学们来对他说说好话。

生:小猫,你和我玩会儿吧。

生:小猫,我喂你吃鱼。

生:我带你出去吃肯德基。

(众人大笑)

师:这只小猫的脾气真坏,老舍爷爷这回肯定不喜欢它了。

生:不是的,老舍爷爷还是很喜欢它,否则怎么会对它说好话呢?

生:老舍爷爷觉得小猫肯定是生气了,闹情绪,在跟他撒娇。

师:噢,原来一声也不出的小猫是在撒娇呢!

师:女孩子平时都是最会撒娇的,来给男孩子们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吧!

师:这个古怪的小猫,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生:特别可爱。

生:非常有意思。

生:就像是多了一个小伙伴,特别好玩。

【评:时刻不忘带领学生品味老舍的语言,从一些看似偶尔为之,实则精心推敲的词语中体会作者的感情,老舍语言文字的准确、精妙把握得很准。】

师:小时候的小猫更加可爱呢!

(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师:赶快读吧,看看更加可爱的满月小猫。

师:把让你觉得有趣的句子读出来给大家听。

生:(学生读句子)我觉得真是有意思,它还站不稳,走两步就摔倒了!

生:(学生读句子)它的玩具是鸡毛,也许它拼命想追上鸡毛,可是怎么也抓不住。

师:你多会想象呀,咱们班想象力丰富的孩子都来说一说!

生:(学生读句子)它还喜欢玩线团,老舍爷爷的妻子在织毛线的时候它就弄那个线,线团被它玩得都散掉了,线全缠在了它身上,把自己捆了起来!

师:哈哈,太好笑了,简直就像是动画片里的镜头。还有谁想说?

生:(学生读句子)它在追鸡毛和玩线团的时候太高兴了,没看见桌子,一下子撞了上去,把自己撞得头晕眼花!

生:(学生读句子)有的时候它会到园子里玩,把花盆当跳板,跳来跳去。

生:(学生读句子)它把花的叶子和枝干当成秋千,用手抓着荡来荡去,把枝都折断了!

师:哎呀,这个同学还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猫的小爪子比作了手,多有意思呀!

师: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老舍爷爷特别喜欢养花,他写过一篇文章就叫《养花》。(课件出示《养花》)请位特别会读书的孩子来读一读。

师:你们听明白了什么?

生:老舍爷爷家养了许多花。

生:老舍爷爷特别喜欢花,花死了会很难过。

生:菊花被砸死了,全家都没有笑容。

生:老舍爷爷对花的感情很深。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老舍爷爷多爱花呀,花死了都会伤心落泪,小猫淘气地把他心爱的花儿弄得枝折花落,一定会把小猫扔掉!

生:虽然花被小猫弄得枝折花落,老舍爷爷也不责打它。

师:这里不读zhé,读shé

生:老舍爷爷的花虽然被小猫弄得枝折花落,可是老舍爷爷一点也没有怪它。

生:老舍爷爷觉得小猫很可爱,太喜欢了,舍不得打它。

师:在老舍爷爷眼里小猫就像……

生:就像是他的朋友。

生:就像他的孩子,他觉得小猫天真可爱,生气勃勃。

生:就像是他的伙伴。

生:就像是他的孙子,喜欢都来不及,根本不会怪它。

【评:巧妙得使用了老舍另一篇文章《养花》来帮助理解老舍对猫的偏爱甚至是溺爱,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猫就是老舍的孩子,老舍对猫的感情已经超出了对宠物的喜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想象非常有趣。】

师:老舍爷爷爱花,可是更爱小猫,小猫在他的眼里就像一个孩子。你还从哪些地方能感觉到?

生: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猫是不会哭的,但是老舍爷爷觉得它就和小孩子一样摔跟头会哭。

师:找得准!说得好!别的自然段还有么?

生: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也是把它当做了人。

师:对,刚刚我们已经说过了。

生: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过问”就是关心家里发生了什么,问一问情况的意思,可是小猫不会说话,它本来就不会过问,可是老舍爷爷觉得它就像是家里的一个成员一样。

师:她说得多棒呀!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呀!让咱们把掌声送给她!

师:你们喜欢老舍爷爷家这只猫吗?喜欢的同学们站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读。

(齐读全文)

师:课文学完了,说一说,老舍爷爷家的猫是只怎样的猫。

(出示课件:老舍爷爷家的猫               。)

生:老舍爷爷家的猫性格古怪。

生:老舍爷爷家的猫很淘气。

生:老舍爷爷家的猫天真可爱。

生:老舍爷爷家的猫生气勃勃。

生:老舍爷爷家的猫就像一个小朋友。

师:我们用课文中两个词语来概括吧: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评:有放有收,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受,对猫进行了一次总结,与课开始相呼应。】

师:老舍爷爷家的猫咱们认识了,老舍爷爷这个可爱的老人家你们了解多少?

(没有学生认识,纷纷摇头)

师:课文中的老舍爷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想他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

生:我想他一定非常的风趣。

生:他喜欢养花还喜欢养猫,说明他的爱好很广泛。

师:(课件出示老舍资料)同学们看这里,这位看起来斯文睿智的老人就是老舍,这儿还有他的资料,听老师读一读。

师:老舍爷爷家养花养猫,是个兴趣广泛热爱生活的老人,可是最后却选择了投湖自尽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团。究竟他糟遇到了怎样的事情才如此想不开呢?等待同学们揭开谜底。到老舍的书中去更深入的了解这位文字巨匠,探索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情感天地。期待你们的揭密,下课!

【评:教师给孩子们留下了思考,一个热爱生命的老人为什么会选择了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这是值得思考的大问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对于孩子们来说很难,但是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驱使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孩子去书中找寻答案,不管结果如何,他们一定都会有收获。这个设计可以说是拔高也可以说是拓展,一箭双雕。】

四、名师执教《猫》教学视频

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获奖教师王煦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