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母乳妈妈的母乳喂养周感言---来自rabbit妈妈

(2011-08-10 09:39:20)
标签:

国际母乳周

母乳喂养故事

分享

育儿

分类: 母乳妈妈的故事

感谢rabbit妈妈在母乳喂养周给我写来她的母乳喂养感受,并且她希望她的感受能给其他妈妈以启发和鼓励。我相信,通过她的文字,我们很多的妈妈会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你们自己的感悟。今年的国际母乳喂养中的主题之一就是分享。分享让我们了解彼此,也让更多的人感知我们,从而产生理解,支持和改变。

 

8.1-8.7日,世界母乳喂养周,在这样的日子里,也来写几句关于母乳喂养的事情吧。说实话,我自己也没想到会对母乳喂养有这样的热情,会在这条路上走了这么久,虽然15个月比起很多坚定的妈妈来说还是太短,但肯定已经大大超过了平均水平。也许因为喂养自己的孩子本来就是件自然的事情,所以一但你投入其中,天然的母性就会被大大地激发出来,对此产生巨大的热情,我想所有在这条路上走的时间长的妈妈大概都是这样的感觉吧。曾经有段时间,我甚至感觉自己已经中了母乳喂养的“毒”了,自己喂还觉得远远不够,还想让周围所有的人所有的妈妈都投入其中,每每看到那些很小就开始吃奶粉的孩子就觉得可怜,心疼他们没有享受到应该得到的那份礼物。后来想想,我有此感觉的原因大概也是真心感受到了母乳喂养带给我和宝宝的享受,真的是这样。回想自己的经历,有一些心得和体会想要记录下来,作为给自己和宝宝的纪念,当然也愿意和大家分享。

1树立坚定的信心

一定要喂,就一定能喂!

很多的妈妈在生宝宝之前都会有“不知道我有没有足够的奶来喂宝宝”这个问题,我也不例外。那时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一定有足够的奶,尤其是我自己就是吃牛奶长大的。但我是一定要努力去喂的,这个想法是非常坚定的。于是就有了宝宝生后头2天那魔鬼训练般的吃奶与喂奶。事实证明,只要愿意喂,想喂,那么绝大多数妈妈都可以实现母乳喂养,因为这是自然赋予母亲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只要愿意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我自然条件一般,而且是剖宫产,在产后第3天就实现了纯母乳,并已经喂到了15个月,这样的经历足以证明坚定信念的重要性。

                         

2正确的知识和方法

当然只有信心是绝对不够的,正确的知识和方法是绝对重要的,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母乳喂养能否成功,能否持续下去。以下只举几个例子来说明吧:

1)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产后前3天,开奶的关键时期,宝宝的吸吮,开奶的最重要的武器。但这3天过得会非常忙乱,宝宝的到来会使一家人都手足无措,妈妈往往躺在床上自顾不暇。但如果要喂奶,想要顺利,那这个时候就要咬牙坚持住,尽可能的多喂多吸。如果这3天能做到勤吸吮,有效吸吮,那么之后的母乳喂养多半会顺利很多。乳头混淆,开奶不利,下奶晚,以及之后所谓的奶量不足,其实都和这前3天的错误做法密切相关。正常的足月宝宝,吃妈妈奶是与生俱来的能力,但不是说不需要训练和磨合,越早和妈妈学会配合,就越早享受到母乳的幸福。所以,这关键的前3天,无论多难受多痛苦,为了宝宝能快点儿吃到奶,都是要坚持的,可以说这3天的付出是超值的,会使今后的路程顺利很多。

2)  密集吸吮和猛长期坚持住

3周、3个月、6个月,宝宝的猛长期,随之出现的是密集吸吮的现象。其实这是绝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的,是正常的现象,母乳的一大好处就是按需,宝宝需要更多,那就产生更多,但这需要刺激,也就是频繁的吃奶。往往过了3-5天,重新磨合之后,宝宝又会恢复之前的吃奶频率。如果妈妈不知道这个现象是正常的,那就会认为母乳不足,关系之下往往会着急的添加奶粉,也许从此走上混合喂养。由此也可见正确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3)  奶够吗?

这个问题从妈妈开始喂奶的那一天,就会被反复的问和自问。可以肯定的是,喂奶的次数吃奶的时间,以及吸出来的毫升数,都不是答案。衡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孩子。孩子的大小便、体重增长、精神状态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具体的描述很多介绍母乳喂养的资料上都有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需要明确的是,母乳喂养和奶粉是完全不同的方式,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所以不要纠结于具体的次数,间隔和毫升数。

4)  正确的知识从哪里来?

不得不承认,国内当前的母乳喂养环境还比较恶劣,各种五花八门的错误知识和谬论比比皆是,所以学会甄别信息的来源至关重要。幸运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的年代,知识的获得信息的发布都无比迅捷。国际母乳会是母乳喂养的权威,各大网站和论坛的母乳版块是妈妈们交流的天地,从这些渠道得到的知识相对来说是可以信任的。母乳会的小册子宣传资料,母乳会辅导的博客,网站,书籍等等,都是学习母乳喂养知识的材料。篱笆网的母乳最好,宝宝树的母乳喂养大本营等等论坛,可以找到很多和自己一样的妈妈。不能说从这些渠道得到的知识就一定是百分之百正确,但至少有一点,不要盲目相信家中老人的说法,甚至是儿保医生的建议,因为非常可悲的是,大量儿科医生对母乳喂养方面是相当无知的,其中包括很多专家级的老医生。

 

3放松的心态

母乳喂养是一种自然的喂养方式,自然的就不是整齐划一的,就有着个体差异的问题,这点和人工喂养有固定模式的特点不尽相同,因此也常常会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疑问和冲击,这时就需要妈妈抱着放松的心态来应对。基本上喂母乳的妈妈都会有这样一套过程,从“有奶吗”开始,然后是“够吃吗”、“孩子长得正常吗”、“准备喂到什么时候啊”、“还不断奶啊”,一路走来被不断的询问或是质疑。如果赶上宝宝长得比较瘦小或是有出牙晚之类的,那妈妈的压力就更大了。在这种时候,在掌握了正确母乳喂养的知识的前提下,就要以一颗平静的心淡然处之。

比如和其他孩子的比较,其实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宝宝也都是特别的,有着自己的生长方式,只要是正常的就足够了。而妈妈们尤其是姥姥奶奶们很喜欢在宝宝间作比较,多高多重,什么时候长牙齿都要比,一但自己的孩子不占上风,就会郁闷就会怀疑。母乳宝宝的生长评价推荐要用WHO的生长标准来衡量,因为这个标准是参考母乳喂养儿童来制定的,另外就是什么算是正常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标准平均值上,而是有一个正常的范围,任何时候都有人比平均值高,也有人比平均值低,只要在正常范围,就不必担心,这个正常范围通常在均值的正负2个标准差之间,通常表格上都会有所提示。不是越高越大就是越健康。同样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吃得多少和健康与否没有直接的关系,不是吃得越多就越健康。

放松的心态还表现在妈妈对母乳喂养的态度上,比如到底我的奶够吃吗,或是到底我能喂到什么时候,母乳不够该怎么办?在妈妈结束产假上班之后,开始背奶生活之时,很多人都倍感压力。如果妈妈不能很好的调整,那么这样的压力可能就会成为母乳喂养的障碍。记得看到某位妈妈这么说“能多喂一口母乳是一口,能少吃一瓶奶粉是一瓶,混一天算一天”,如果有这样平和的心态,通常会很快调整,母乳的路反而走得更长远一些。母乳喂养并不只是纯母乳喂养,如果真的奶量不足,那么加一点奶粉也不是不能接受,混合喂养也比纯奶粉要好太多。

总之,母乳喂养的道路是艰辛的,妈妈有一颗平和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4家人的支持

这个非常重要,有时候是母乳妈妈的支柱。家人的鼓励、支持和配合,都可以帮助宝宝多吃到一口母乳,多享受一天妈妈的奶。如果真的想让宝宝多吃奶,就不要总是问妈妈“奶够吃吗”这类的问题,不如帮妈妈陪宝宝玩一会儿,让妈妈能打个盹儿休息一下。真的想替妈妈分担一下辛苦,就不要在妈妈辛苦上班背奶的时候,在妈妈下班进门之前给孩子灌下一瓶奶粉,不如调整孩子在妈妈下班回来的时候正好可以吃奶,不如帮妈妈消毒吸奶器。

 

母乳最好,如果说母乳喂养有什么副作用,那么我想就是妈妈会很辛苦。但这辛苦绝对是值得的,换来的是宝宝的健康,一些益处可能是眼前可以看到的,一些益处可能会伴随宝宝的一生。母乳喂养是学习做妈妈的很好的一课,经过这一课,无论妈妈还是宝宝都会收获成长。这是15个月的母乳经历带给我的感受,如今我还在这条路上走着,不知道究竟能走多远,但我会珍惜宝贵的每一天!

 

rabbit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