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手记(一)
(2022-11-23 13:35:30)
标签:
历史情感收藏文化教育 |
分类: 读书扎记 |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述。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行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行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诗在中华大地可谓妇幼皆知,为历代重视,几乎成了诗代称!
这部文选来自32个文集及个人著作共42篇,涉及<<诗经>、<<左传>>、<<国语>>、<<战国策>>、<<礼记>>、<<论语>>、<<孟子>>,有孔、孟、庄、屈、司馬,等名人文章
我抄写过韩非子的 巜郢书燕说>>,短短数语的寓言,批评那刻意求深,比附不实的学风溢于言表
贾谊的<<过秦论>>洋洋上/中/下三篇,纵论秦朝兴亡,得出“是以牧主之道,务在安之而己”的结论,意思说要使百姓各安其处,百官各安其位,一句话治国理民办法最重要的就在一个”安”字。至今读来仍有启示。
读<<出师表>>,”常使英雄泪沾襟;读<<干将莫邪>>,令人想起三王坟;临慕<<兰亭书序>>忆书圣风采;入<<桃花源记>>,油然升起”采菊东篱下” 图画!
<<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书中可以清楚了解到秦始皇创大一统帝国,汉武帝开拓疆域,丝绸之路开通,晋朝永嘉南渡,胡人汉化,等深刻影响中华民族的历史行程。
文学史常讲魏晋风度与魏晋风骨?
魏晋风度指一种名士风范,超脱自然,不拘泥现实和世俗目光,崇尚自然,孤芳自赏。成因是魏晋动乱之秋,内乱、动乱、农民起义等,儒教受冲击,打击了知识分子報国之心,对独尊的反感等因素,使其脱离公共生活,抛弃儒家准则,转而追求道家自由意识,形成清谈之风。魏晋名士们率真任诞,淸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崇尚山水、独立特行生活方式。.--部《世说新语》是其集中记录。”竹林七贤”是代表人物(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其领袖阮籍,”容貌瓖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往日忘归。博览群书,尢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怱忘形骸。”<<阮籍传>>。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魏晋风骨,又称建安风骨。刘勰<<文心雕龙>>云:风骨即文章具有”真”“尚“的风尚。建安文学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领袖,以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葵琰为代表,继承《诗经》及巜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情感基调慷慨悲凉,语言简练刚健,自然明白而流畅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推崇榜样。代表作品如《短歌行》巜白馬篇》。
有人评说李白个性近魏晋;杜甫诗内容近魏晋;白居易的文辞浅白近魏晋;可见魏晋风度、魏晋风骨对后世文人的处世态度及文风的影响是多么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