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
疫情下宅家的日子平淡而无聊,崔哥天天侃说,人生百分之九十的日子都是平凡平淡的,哪儿可能天天过年,天天进洞房似的?所以人要耐得住寂寞,没事弄点小酒喝喝,咂磨咂磨生活的滋味就挺好!
居家封闭的曰子确实无聊,但有位八十岁的老太太因阳性在方仓医院里,厕所污水横流,脏乱不堪还多人抢上,盖的就是别人给她的一床被芯子,吃得是冷的。跟她相比,我们真是幸福,媳妇每天的菜谱有荤有蔬有汤还水菓,还抢着做饭,我们每天刷手机看电视,跟那老太太相比,我们生活在蜜糖罐里。知足吧!
4月14日
小孙女儿的小学也被建成方仓医院了,但还不够。儿子媳妇的母校老师已发求助信了:阳性多,转不出去,老人幼儿缺药缺奶粉,志愿者给封在楼里,没人尽社会责任。
今天公布阳性又是两三万,拐点在哪里?
4月16日
封困在小区整一个月了,昨天阳性病例下降了几千,使我高兴得睡了个好觉。
今天一早起来查看数据,基本跟昨天持平。孙春兰说,指数已从2.27下降到1.23,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社会面清零指日可待。
孙女儿的小学也已建成方仓医院,人才公寓也成了方仓医院,如今方仓医院己遍地开花,总数已达16万张床位。但愿转移的速度再快一点,让每天病例下降成千上万,那上海彻底解封就有希望了。
4月17日
封控之下,邻里关系更亲密了。刚才,楼下的南京老乡送来了刚出锅的韭菜盒子,焦黄的,滚烫的,看着就诱人,带着她们满满的心意。媳妇正在包粽子,她说,等粽子包好煮熟了,也给她们送几个去。一个月了,小区的大门出不去,于是,大人们礼尚往来,小孩子成群地在一起玩,从来没有过的亲密。
媳妇还用一个苹果一个梨,为我俩老换来五个红薯。在钞票不作主的情况下,以物易物最走时。
4月20日
中国式全民抗疫一一社区发大礼包。
今天又发大礼包了,共七样:咸鸭蛋、面粉、面包、酱油、腊肉、榨菜、火腿肠。图为发货现场。不用钱,人手一份,仿佛过上了共产主义。
发东西,人人脸上喜滋滋,但私下里说,说不定又要多管控多少天。
罢了,已经被封在小区里一个多月了,已经有点习惯了,好在小区没有阳,不怕被传染。
今天上海确诊2千多,无症状者1万6千多,比起高峰时的两万七八千,已是连续减少一万余了。整体解封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