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灿字星坦,生于道光丁亥(1827)年,十二月初七辰时。祖上乃武术世家,书香门第。其自幼记忆力超群,所学诗文皆过目不忘,几近神童,赴省试中举人。武功也十分了得,自古英雄出少年,此时少壮自负恃。
张绪灿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二十岁去闯江湖、走码头,到广济县武穴,一路访遍无敌手。武穴街上的当铺老板,十分欣赏他文武双全,高薪聘请他看当铺,威慑四方,三年来,无一人敢来捣乱。
道光三十年(1850)农历十一月,有一天,张绪灿正与当铺店老板品香茗,有一信使走上堂,朝老板先躹一躬,再递上请帖,然后转身离去。
老板拆开请帖一览,皱了皱眉。张绪灿忙问:“什么事,让老板皱眉烦忧?”老板道:“有个山东人,不知天高地厚来信,约你后天到小池镇与九江的长江船上,比武分高下,若不敢去应战?就叫你滚回瑞昌。”
张绪灿气得爆跳如雷嚷道:“天下竟有这等狂人,如此无礼,明天动身,后天江面船上教训他,出这心中恶气。”翌日早餐后,店老板雇两顶四人轿,跟着张绪灿去小池镇看比武,还派两个家丁,跟在身边,侍候饮食起居。
黄昏时分,来到小池镇,沿路地沃民勤,稻桑棉麻多种经济开发较早。小池镇在九江北岸,是一座古趣盎然的名镇,年长日久,沿江北岸便形成了街衢相衔、货铺林立,人流如织,交易活跃。繁荣的经济,孕育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民居。
各种买卖,应有尽有,镇上风味小吃阵阵飘香,各路戏班纷呈登台,丰富乡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这可能是小池镇的魅力所在,此时比武消息一出,大江南北看倌云集,船来人往,茶馆旅店家家爆满,盛况空前。 张绪灿一行住进客店食宿,暂且不提。
长江进入11月份后,中下游河流,会出现枯水期,水位下降。九江城与小池镇,远观只一沟之隔。今天两岸人山人海,大小船只摩舷撞艄,茶棚遍布两边江岸,都在拭目以待,龙争虎斗。
这时见山东大汉,身材长大,貌相魁宏 。脚踏两片柴,渡江而来,到江中船头,耀武扬威地等待张绪灿。两岸响起掌声和叫好声!皆唧唧称他轻功不得了。
此时的张绪灿,就借助系船的缆绳,张开双袖,像蜻蜓点水样,来到江中船尾。两岸又响起掌声和叫好声!此起彼伏。二人似两头水牯,互不通话,见面相触。恰似马超逢翼德;盘旋点搠,浑如敬德战秦琼。斗来半晌没输赢,战到三百个回合,不分胜败,山东大汉用祖传绝招,朝张绪灿胸前一鹰爪抓来。
哪知张绪灿身穿护心镜罩着,护心镜是铜质的,
镶嵌在前胸后背,比一般的甲片厚,外面凸起,相对光滑。护心镜的主要目的就是防箭,所以它的特点就是凸、厚、滑,弓箭是射不穿的。
但护心镜被山东大汉抓碎了,吓得张绪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面色如土。背上瞬间,冷汗涔涔,惊恐无比,忙向山东大汉下跪求饶。江湖上的事,太多差强人意,委屈的事情多。世上的事,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山东大汉心存武德,再不出手。张绪灿起身,朝北岸店老板抱拳,躬身一揖作别,转身朝九江能人寺而去。在能人寺,晨钟暮鼓,青灯黄卷,潜修武术,后来担任庙中住持。到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进攻九江时,他已云游天下。
咸丰七年(1857)张绪灿回瑞昌范镇乡、高泉水岭山清明祭祖,住宿良田寺,与易和尚一见如故。乡音未改,彻夜长谈,张绪灿自述:“我出生名门,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年仅十六岁中秀才,以诗文得到名贤巨公的赏识。十九岁中举,二十岁去武穴看当铺”。
“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辉,高远志向。难忘二十三岁,在小池镇,江上比武,输给山东大汉,却因惊吓,落下这摆头疯之疾,无药根治”。长嘘短叹道:“终生难忘,在我大脑里挥之不去,所有不开心和委屈,都会时常翻涌出来。毎每想起,心中隐隐作痛”。
张绪灿接着道:“后幸遇,俺瑞昌归义乡老屋陈,通慧大和尚陈大友,为九江能仁寺的方丈,在他的诱导下,缓解了不安的痛楚,幡然醒悟,闲静林泉之心。也使能仁寺中不少僧众,成为能诗善画之人。”
“僧友们:无处不是情思雅韵,雪后寻梅,霜前访菊,望秋云,神气飞扬,临秋风,思浩荡;谁与我同座,明月、清风、我......今飘然若仙,路经故里,时值清明,跟祖先作个揖,与儿子会上一面,再继续去四海云游。”
易和尚也感慨万千道:"愿爱心遍寰宇,善意满人间。自此,和谐社会可望,大同世界可期”。
【和尚(往生神咒)
住持印
】
翌日傍晚时分,准备吃晚饭,这时只见李腾海从家中跑来,也不顾忌有外来僧人在场,便告曰:“师傅,刚才大约有一百多人,推着一百多辆黄梅独轮车,朝良田寺而来,估计今夜寄宿寺里,故前来告知,是否可劫?”这正是,树大招风,财大招祸。
李腾海心直嘴快,像竹筒倒豆,易和尚想从中斩断,也来不及,就向张绪灿一望。张绪灿笑脸相迎曰:“是太平军从安徽运至南方的粮饷可劫,我九江能仁寺方丈陈大友,通晓天机,早就预言洪秀全只会闹到十四年后,灰飞烟灭”。
易和尚对李腾海说:“劫。你速去用网,布在院中天井上,待镖队进院,谅他插翅难飞。”带有天井的庭院,日照充足,冬暖夏凉。是许多武功高强之人的逃生之门。刚布好网,夕阳西下,红霞满天,万物尽染。 百鸟归林,牛羊入圈,只剩飞鸦噪夕烟。寺前田间到处都是蛙叫和虫鸣,月光洒满了良田村。
镖队鱼贯而入寺门,镖头下马进院,朝老和尚抱拳一揖曰:“吾乃安庆镖头,今押镖前往南方,路过贵寺,想住宿一晚,明日天一亮赶程,可好?”老和尚曰:“山寺窄隘,请客官宽住一夜,阿弥陀佛!”说完朝佛堂做晚课去了。镖队人下厨煮饭,饭熟香气四溢。
易和尚与寺前村张肇介师兄通信,乡勇们立即分头联络,一会集结二三百人,把寺庙包围起来,梆声一响,齐举火把,光照如昼,喊杀震天。推车汉见势不妙,纷纷跪地求饶。唯镖头有大将风度,正端碗吃饭时,听到响动,立即想冲出院来。
李腾海在院门口,赶上去一泼脚。镖头见来势凶猛,向后退一步,躲过这一脚,抬头仰望天井,见布下网,心中便知早有准备,今夜在劫难逃。正糊思乱想时,就见易和尚飞身一拳,朝胸口击来,镖头虽身怀绝技,却也暗暗心惊,不敢硬接他的招数,只闪躲退让。
镖头惊怵,一个比一个厉害,如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院门关上冲不出去,天井有网也是无望,只有拼死一搏,冲开阁沟瓦一试,事不宜迟,再不逃,更待何时?大吼一声!来个旱地拔葱飞起,用尽全力,冲开三沟瓦,上身已出去了。
在这千钧一发当口,张绪灿突然往上疾冲,抓住镖头两脚跟,用力往下一拉,可怜镖头摔下来,头在天井岸石上,碰得脑浆迸裂,两眼瞋怒。张绪灿和尚连忙双手合十曰:“阿弥陀佛,施主心痛地争扎,还有多少没放下的执着?身后事,是否有了寄托?”
张绪灿和尚,想起镖头怒目情景,一夜辗转反侧不成眠,有诗为证:
(平水韵)
试问镖头舍得归?
僧人渡汝上天梯。
良田寺咎折阳寿,
悔闷惊眠到曙鸡。
1,悔闷——懊悔忧闷。
2,惊眠——惊破睡眠。
3,曙鸡——报晓的鸡啼声。
对镖队其余一百多号人,遭此巨变,人人自危,劫后余生。易和尚让其饱餐后,开释无辜,发放路费回家。劫得一大笔饷银,充实了瑞昌地方武装,招兵买马,不在话下。欲知易和尚结局,且待十二集分解。
《 尾
声 》
我于2022年8月4号,应张成安先生诚邀,走访了良田叶家铺,拜谒开林寺,与良田寺遥相呼应。在开林寺会到两位阿姨,张阿姨讲:“良田寺宋庆历(公元1044年)间建。因我瑞昌范镇乡、良田属地敬仰周文王,自周朝有民居起,从未间断。开林寺建于明(1626年)文革时期,毁于一旦。2017年重建庙宇,多谢温宪法丶叶国生承头”。
李阿姨绘声绘色地曰:“两寺庙的历史文化含量,非常丰富,最让人陶醉的还是日寇侵华时,鬼子兵进犯良田,见一巨人一只脚踏在八卦山头,另一只脚踏在良田寺的仰天螺山上。日本兵也信神,吓得汗毛竖立,惊恐不已,速退兵。后来日寇在瑞昌七年,没敢踏进良田半步。怎叫我地方不敬神?”
我挖掘《瑞昌名人故事》內容丰富,资料翔实,毋用置疑。辛勤耕耘,为中华文化做出了贡献,为瑞昌争得了荣誉,写下壮怀之作。有些还留下了千古不解之迷和悬念,沁入肺腑一样甜,撩拨世人怀旧感,数着星星入梦眠。
浓烈的乡土语言风格,令人为之感动。翻开一页页被繁忙弄乱的过往,掩卷沉思。是瑞昌名士贤人,在人生的磨难中,摆脱了传统的桎梏,而化入永恒的美丽灵魂,依旧能感觉到当年风采。确很有趣,定会吸引一代代读者,瑞昌名人也许因此而有幸,成为一部可以传之久远的书。
每一篇重复"谢谢",都像出自心田的一串叮咚水珠,不断地感恩,终将汇成潺潺流水,浇灌出幸福的花朵。绽放出最美的人生风景,呈现在创作《瑞昌名人故事》地路上。
——第十一集完——
周升瑜撰写发表于瑞昌。
我微信号:15079254821
在百度输入(周升瑜)三字,就可以看到我好多文章。
2022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