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下半集》
到禅房,围炉讲史,好似众星捧月,拥张阳显上坐,打开话路曰:“我从十七八岁起,爱好习武,拜高泉冯家山冯承彩为师。你看我师傅的武功有多大?一次他在山沟与徒儿锯炭树,山高陡壁的合水洼,有人拋树筒下来,撞到师傅背上,只听见碰咚一声如打鼓,师傅丝毫不动,手在拉锯”
“面朝山上喊:“你们这些年轻人,要拋树先喊声下面人让开呀!今天碰到我?若换个别人?非出人命不可。”山头拋树人吓得不敢应声,大家试想?我师傅功夫有多大?师娘无出,我本着从师一日,终身为父,农忙去帮耕田犁地,病重床前侍药汤,生养死葬、披麻戴孝送上山”。
易和尚与僧友们齐向张阳显翘大拇指曰:“张师傅重义”。阳显接着曰:“冯师傅也把我视作亲生,临终前,将祖传的‘摘心拳’等,倾囊相授。让我这些年闯荡江湖,扬名天下。清朝水师彭玉麟(公元1816年—1890年)办事干脆利落,铁面无私,人称“彭大铁”,管八百里长江。
在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二月,林则徐赴虎门、澳门下令英商徼出鸦片,着手整饬海防。一日“彭大铁”巡视长江沿线,防备与英兵交战,在安徽芜湖摆擂台,录取天下高手作保镖。开台那日,摆出十匹绸缎、一千块(船洋)谁胜归谁的彩品。
擂台主是山东大汉,当地有名的武状元,他身材高大,力气也不小,十指头戴钢勾,锋利无比。放狂言曰:“谁敢上擂台?就叫他遭到‘黑虎掏心’的下场”果不其然,三天就有三位武林高手,被他一鹰爪,朝胸抓出内脏零碎,惨不忍睹。到第四天,果真无人送死。
我阳显在芜湖一带,教了几个武馆,徒子徒孙好几百,在我地面上摆擂?若不上台交手,显出懦弱,登台送命事小,主要脸面事大,输不起。观擂四天,韧劲有限,便想出一招破敌。星夜去找芜湖街上结拜的亲娘。
在我初出茅庐,来到安徽芜湖时,街上一位李氏老板娘,看到我有武功,收为‘干儿子’这几年也在她的庇护下,人眼多熟,这正是大树下好乘凉。今晚前来向亲娘借梳妆大铜镜一用,并请亲娘用针线缝在我内衣中,将铜镜权当作护心镜。亲娘笑颜照办。
翌日,也是擂台最后一天,若无人登台打擂,彩品尽归山东大汉,这才叫名利双收。天下习武者齐聚擂台下,人山人海,已近午时,台上主持人喊道:“台下众人听着:再无人上台挑战,这彩......”台下人群中飞起一人喊道:“慢!瑞昌张阳显来也!”
众人只见我身穿紫长褂,一个箭步,跃上一丈多的高擂台中,山东大汉道:“你可想好?我这‘黑虎掏心’的下场?阳显微笑道: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你追名逐利,骄傲自大,德不配位,必有余殃”,用右手掌勾引道:“来送死吧!”大汉气得面色铁青,拳脚并用,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
我故意放开胸,露出破绽给对方,果见对方入套,朝我胸中一猛挖,大汉顿觉抓不入皮,硬梆梆时。我见两胸近在尺间,就用‘摘心拳’从下向上一击,咚的一声,大汉二百来斤的身体,伴随着响声腾空,划出擂台,落在台下地上,纹丝不动,众人仔细一看,没进出气了。
此时的易和尚及众僧也高声叫好!泛起了当时的场景会和,笑声不绝于耳。张阳显接着曰:“转天,水师彭大铁,邀请我到其官船饮宴”其镖头见主人对我礼待有加,内心不悦。在宴席中说要与我切磋武艺,彭大铁也同意,我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镖头轻功一流,一个纵,到船桅杆上站住,身形如雄鹰展翅,然后俯冲朝船头我奔来,用右手食指、中指为镖枪,戳我双眼,待二指只有五寸之距时,我身略一蹲,躲过前来二指,猛一起身朝天一柱香的‘摘心拳’只听到咚的一声如捶鼓,镖头应声飘下湖,当捞起时,早已呜呼!
我见打死了镖头,忙向水师彭大铁跪下请罪。谁知彭大铁忙离座,将我牵起曰:“这镖头心高气傲,见我待你以礼,心中不平,自寻死路。现在军帐前正缺镖头一职,由你上任如何?”我就当即叩谢!
上任三月有余,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很想归隐林泉,又恐彭大铁不允,故谎称探母为由(老母去世多年了),脱身还乡。到家乡,就听到你这良田寺里的易和尚事迹,故有十多天来寺里,等候汝回来,上演下午发生的一幕。众人哄堂大笑。
张阳显是我国近代武林高手,真正的一代宗师,扬名天下。久客得归,回籍闲住,天天来陪和尚们聊天,说些弓箭刀法、重温旧梦孩提事、采花扑蝶多野趣;玩泥摸魚尽天真。 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志气高。易和尚耳濡目染,要让自身的实力,配得起自己的名气,且待下集分解。
《 尾 记 》
我的摇篮大屋边家门口——大瀼水库,映出笔架山峰,直插蓝天,挺起岁月的胸膛,向人们展现沧桑的力量!情丝悠悠......我周升瑜创作这些穿越千载百年的作品,仍活色生香,仿佛完全沉浸在古典文学中,一串文字就那样流淌而出。在时光流转中永不褪色,反而历久弥香,成为留住一代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犹新。
能得到诸位先生的大力支持!给我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创作素材,让详实史料的演绎与发酵,使我追求一种抒情的延展。心怀感激,表示衷心的感谢!
周升瑜于2022年6月12日撰写于瑞昌
微信号:15079254821
在百度输入(周升瑜)三字,就可以看到我好多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