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御风逍遥游

标签:
黄智华图片文化健康情感 |
分类: 黄智华著作介绍 |
武当山逍遥谷内曲径通幽,溪水清澈透亮,山涧水声潺潺。我走过曲折的木桥,来到了“庄子御风”的庄子“逍遥”坐像处。庄子“逍遥”像背靠山体,旁边有三块大石分别刻有“逍遥谷”三个大字。
庄子,姓庄名周,是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庄子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
庄子乐风,庄子在《逍遥游》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恃者。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列子驾着清风,飘飘然地在空中飞行,往往半个月才返回来。他追求个性自由,而对世俗功名利禄的事情不放在心上,这是人生的逍遥。但列子飞行还是凭借了风,心还是有所归了,还没有完全放下。
真正放下的是那些融合天地之本性的神人,他们驾御风雨寒暑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自由自在的境界,所以就无所凭借了。
因此说,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能够忘我,达到“无己”;超然物外的“神人”心目中没有功名和事业,而“无功”;完美的“圣人”从不去追求名声和地位,而“无名”。
至人、神人、圣人,他们“无己”、“无功”、“无名”,是因为他们真正达到了大自然本来的自由自在的境界,他们认识到人的本性与万物的本性是一样的,因而自然而然。老子说,“道隐无名”,这是说大道隐而无名,“道”是自然的本来,是最平常不过的。
庄子所追求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是无己、无功、无名的逍遥自由自在的神仙境界。
逍遥谷聚山体清灵之气,是采气的好地方
(本文选自黄智华所著《名山大道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