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拳王:武当拳理“读”股市
2010年4月19日《羊城地铁报》刊出采访黄智华文章,以下是记者采访稿:
广州拳王:武当拳理“读”股市
王者档案:
黄智华,货币银行学专业研究生班毕业。中国首批证券分析师、资深股市评论家,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广州市武术协会会员,广州武当拳会名誉会长,儒、佛、道及易学文化学者。
王者故事:
平日里,黄智华是个戴着眼镜,温文平和,出入写字楼的上班族,也是第一批拿到证券分析师资格证的股票专家。如果问他与其他白领有何不同,那就是常常身着唐装,酷好传统文化,既爱写作,著书立说,又天天练武强身,文武双修。他的办公室里有两幅书法,一个“佛”字
,一个“道”字,其中哲学意蕴,不仅被运用于写文、观股,更被融入到武术修习、修身养性中。
正文:
“十八般武艺”无心插柳柳成荫
黄智华最初接触武术气功在小学四年级,当时,患上轻微近视眼的黄智华听说学气功可以治疗近视,于是上了气功培训班,后来还参加了一些武术培训班。尽管现在的黄智华依然戴着眼镜,但他却因此在武术领域“无心插柳柳成荫”。武当拳、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大刀、单刀、剑、红缨枪、拂尘、短棍、长棍、双锤、鞭、方便铲等等无不修习,近几年在武术比赛获奖众多,荣获多届省、市级武术比赛一等奖,香港国际武术比赛获得多个单项前6名,更曾受邀在迎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等盛事庆典中参与武术表演,现任广州武当拳会名誉会长。
现在,黄智华每天还要在家中100多方的天台上练习一个小时以上的气功,拳术、器械等也练习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每天练习不是我的负担,一套拳打下来就两三分钟,打个十来套,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这诸般武艺中,还包括在广州极少人练习的拂尘与方便铲。黄智华介绍,这是道家的独门武器,是他跟来至武当山的武当派弟子学来的。“拂尘不仅是道家一种防身的武器,而且寓意拂除心中烦恼、污染,使心灵达到清净、智慧。”
方便铲有点像西游记中沙僧的兵器,他说,方便铲据传为老子所创,其寓意为平地狱之门升归上界。
武当拳理:从养生到投资
上名山,访名师使黄智华颇受裨益。多年来,黄智华较多次上武当山与名师交流学习。今年4月中旬,他受邀出席在广东珠海召开的“中华武医养生学术研讨会”,期间与众多名家交流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秋天,为追求养生和武功的更高境界,黄智华独闯祖国中西部,历经湖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重庆等地,实现祖国中西部万里行,历时近两个月,期间游历了祖国山川名胜古迹,采访了众多的高人,例如在终南山楼观台拜访了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交流养生和道家思想。回到广州后,黄智华将这次游访写成了《大道行踪:山川与人物和谐之韵》一书,今年2月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
黄智华介绍,武当拳所指,是自成一派的武当武术“内家拳派”。武当拳有着自己鲜明的武术理念,区别于少林、峨眉之外,自成一格,其特点主要是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并以养身、防身保健为宗旨。
在武当拳功中,黄智华最勤于练习的是太极拳、八卦掌、拂尘、太极剑、方便铲。他说,武当拳功的每个动作都以“阴阳”为根本法则,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按攻守、动静、刚柔、顺逆、开合等规律,“敌未动,我未动,敌微动,已先动”,根据对方“动向”采取对策。
作为一个证券分析师,这番武当拳理也被黄智华运用到股市投资理念上来。“股市和拳理之间道理是相同的”,股市如“敌”,投资者是“我”。敌我是一个阴阳对立的整体。股市的波动变化如同敌方动向,投资者大可以如武当拳搏击者一样,针对其股价运行特点“见招拆招”。
尤其在股市趋势不明朗的时候,武当拳理更能派上用场,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等原则如能运用得好,自能“四两拨千斤”。修习武当拳的重要素质——静心、平和也是投资者不可缺少的,特别在趋势未明朗的时候,“静心观察,才可避免由于盲目操作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股市的回升究竟是反弹还是反转终会有水落石出的时候。”例如,沪深股市2009年8月见顶以来,总体的整理格局未改变,黄智华就建议投资者多看少动或适量快进快出为主,待大市有效向上突破再重拳出击,这就是武当拳理的“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原则的运用。在这阶段的振荡行情中,不少投资者往往追涨杀跌而亏损累累。
用拳理解读股市,黄智华已著述颇丰,现已出版的有《赢的顿悟》、《周期波动节律》、《智慧套利》、《如何判断牛市和熊市》等证券投资类图书。
(本报记者 张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