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讲稿节选:射线照相对比度ΔD

(2014-11-30 16:41:02)

1 术语释义和研讨目的

1.1  术语释义

射线照相底片上相邻两个区域的黑度差,称为射线照相对比度。缺陷影像和相邻背景之间的黑度差,常称为反差,记作“ΔD”。

1.2 研讨目的

目前较为公认的理论是,如果底片上的缺陷可识别,在缺陷宽度(垂直于射线方向上的尺寸)W不小于总不清晰度Ut的前提下(WUt),应当具备下的条件:

ΔDΔDmin               (31)

式中:

ΔDmin-(人眼)可见最小对比度。

WUt时,ΔD会被折减;但ΔD的存在仍是前提。由此可见,讨论提高ΔD的方法(途径),对胶片法射线探伤是至关重要的。

2 影响因素

在第一章我们曾提及:射线照相对比度ΔD,是辐射图像对比度Δlg(Ipˊ/Ip)被胶片梯度(胶片对比度)G的放大,或者说是二者的乘积,并给出了公式(150)

ΔD=0.434.G.μ.ΔT/(1+n)

为了讨论方便起见,我们将公式(150)改写为:

ΔD=0.434.ΔT.μ/(1+n).G     (32)

我们按公式(32)等式右边诸大因素顺序,讨论影响大因素的小因素。

2.1 缺陷沿射线方向上的尺寸ΔT

在第一章我们称它为“厚度差”,现在我们称它为“缺陷沿射线方向上的尺寸”。

1)体积状缺陷,沿焊缝长度走向的条孔、条渣,以及近似长方体状的未焊透,可以认为:它们的自身高度hΔT

2)对于裂纹、未熔合等面状缺陷,ΔT决定于缺陷在焊缝截面上的尺寸h、宽度(开裂面间距)w,以及缺陷平面与射线方向的夹角。这个夹角,称为检验角(又称照射角),以θ表示。裂纹类缺陷所以被称为面状缺陷,是因为W<<h

研究成果表明:除熔合线裂纹外,绝大多数裂纹平面和焊件表面是垂直的。可以这样认为:对纵向(非熔合线)裂纹,检验角θ00ΔTh;对熔合线裂纹(包括未熔合)或透照区域端部的横向裂纹,因为θ00,所以ΔTh,纯理论的表达公式如下:

ΔTW/sinθh             (33)

熔合线裂纹的检验角的改变,引起ΔT的改变,见图32。一次透照长度端部横向裂纹检验角和ΔT,见图33

                    

 

 

                    32 检验角的改变引起ΔT的改变示意

 

 

 

 

33 一次透照长度端部横向裂纹的检验角和ΔT

公式(33)和图33表示的理想状态,实际上既使大体上与工件表面垂直的裂纹,沿壁厚方向走向也有锯齿形的曲折,所以ΔT不但决定于裂纹宽度W和照射角(检验角)θ,还决定于深度h。大约在θ150的范围内,h越大,ΔT越大,裂纹越容易被检出。

使用周向锥靶X射线机对环焊缝进行中心内照时,焊接接头中大部分裂纹(除熔合线裂纹外)的检验角都近似为零,ΔTh

2.2 线衰减系数μ

1)影响μ的第一个因素是射线能量。由表13可知,射线能量ε降低,线衰减系数μ增大,特别是在普通X射线能量范围内,这种变化则更为显著。图34是根据表13绘制的、钢的普通能量范围内με曲线。

                  

 

  

                  34 钢的普通X射线με曲线

在第一章我们讨论过:管电压U和均匀化后的有效能量εim,有如下的关系,给出了公式(130)

            εim0.54U

式中:εim单位为KeVU的单位为KV

按公式(130)计算出常见管电压下的εim,然后用插入法从图34上求出相应的μim,列入表31

31 不同管电压下钢的有效衰减系数μim(粗略近似值)

管电压U(kV)

均匀化后的有效能量εim(KeV)

μim(cm-1)

100

54

14.5

150

81

4.7

200

108

2.9

250

135

1.6

300

162

1.5

列出本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计算使用,只想说明:普通X射线能量变化引起的线衰减系数的变化是很明显的:管电压从300KV降到100KVμ值增大到将近10倍;而高能射线从2MeV降到1MeVμ才从.0.334cm-1升至0.471cm-1,增大到1.4倍。对普通X射线而言,降低管电压可以显著提高对比度ΔD

2)影响μ的第二个因素是源的种类,在标准允许的同样照透厚度上,使用X射线总比使用γ射线获得的μ值大、对比度ΔD高。这是因为连续x射线含有容易被工件吸收的软射线,要比γ源的线状谱多得多,Se75Ir192虽是多条线状谱,但其平均能量依然很高。Se75的平均能为206KeVIr192平均能为355KeV

选用较低射线能量有利于μ的提高;然而射线能量的降低,又涉及射线穿透能力的降低,随着工件厚度T(或透照厚度W)的增大,射线能量必须增高。这又是标准做出规定的问题了。射探工作者应该掌握的一条原则是:在保证射线穿透的前提下,尽量使用较低的射线能量,尤其是对普通X射线。当然,对于大厚度工件,必须使用高能射线,由此造成的μ值低,只能靠选用梯度G大的胶片来弥补。

2.3 散射比n

1)n和射线能量、钢件厚度的关系,见图35

 

 

 

 

35 散射比(n)与射线能量、钢件厚度的关系

由该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在大的能量范围看,射线能量升高,散射比n减少。原因是射线能量升高,μ减小,散射线由被衰减掉的一部分一次射线产生。第二,射线能量一定时,n大约和板厚T成正比。对U300KVX射线而言,我们曾给出公式(134)

n≈0.1T

式中Tmm计。

2)焦距变化对n几乎无影响,见图36

                 

 

 

 

                   

                   36 散射比与焦距的关系

3)辐射场大小对散射比的影响,见图37。日本《射线探伤B》认为:当辐射场大于Φ 50mm后,n是个稳定值。笔者认为:一般承压设备焊接接头辐射场宽度均应大于50mm,因为除包括焊缝宽度外,还要包括距焊缝边缘5mm的各种标志。因此当工件大于暗合时,再要求限制辐射场(指Φ已经大于50mm的情况),似无什么意义。

 

    

 

 

 

    37辐射场大小对散射比的影响

4)焊缝余高、有效能量对n的影响,见图38。图中余高为24的两条曲线,可视为单面焊和双面焊情况。图中实线下方的虚线表示穿透厚度与焊缝厚度相同的平板

                 

 

 

 

 

                  38 散射比与焊缝余高、有效能量的关系

5)拉大胶片(暗合)和工件间距,可以减少散射比,日本《射线探伤B》甚至认为:胶片和工件距离1m时,胶片几乎接受不到散射线了;但此法不适用于一般照相法,因为这会增大几何不清晰度。

6)当工件可以遮蔽胶片(暗合)时,最可靠方便减少散射比的方法,就是使用前后铅屏滤波,暗合背面放铅衬板,屏蔽(吸收)背散射。当工件等于或小于暗合,要在工件四周用铅板防护(也可开铅窗),或限制照射场范围。

2.4 胶片梯度G

由表27可见,G的影响因素有两个:第一胶片类别;第二底片黑度。T2类胶片D=4时,G=6.8;而T3类胶片D=2时,G=3.8。选择T2T1类胶片、要求高黑度,是提高G的途径。然而,优质胶片卤化银颗粒小,再要求高黑度,曝光时间会很长,或要求管电压较高,这里也有二者兼顾、标准规定的问题。

3 对比度计的价值

我们在第二章曾提到特殊用途的一种像质计,叫对比度计,并给出了其结构,如图245。透照时,它距焊缝边缘5mm、平行于焊缝放置,单面焊接头选Ⅰ型,双面焊接头选Ⅱ型。拍照冲洗后,测量与焊缝厚度相近的相邻两台阶影像的黑度差,得出ΔT=1mm时的ΔD,记作ΔDd。它的物理意义是

ΔD/ΔT=ΔDd=0.434.μ./(1+n).G             (35)

公式(34)等式最右边的诸因素是难以确定的、不具体的,而ΔDd却是具体的,是可以针对每次透照测量的。日本富士100号胶片,双面0.03mm铅屏增感,钢件厚度T=18mm,管电压182KVΔDd=0.17/mm,它是μnG诸变量的综合结果。如果缺陷面积较大,可出测量其黑度,找出它与背景的黑度差ΔD,则ΔT可求:

ΔT=ΔD/ΔDd                                 (36)

笔者注:1)本文的许多图,未弄过来,很抱歉。2)文中提到的章节表格,读者也看不到,对不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