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美食】 焉耆羊杂三吃

标签:
羊杂焉耆旅游 |
分类: 新疆美食 |
文:孙继海
焉耆羊杂从烹饪制作方法上分,主要可分为炒、烩和煮三种烹饪方法,其典型代表菜品有爆炒羊杂(炒)、羊杂烩(烩)和干杂碎(煮)三种。
爆炒羊杂(炒)
原料:熟羊杂碎(包括羊肚、羊心、羊肝、羊肺、羊头肉、羊蹄)、大葱、姜、干辣椒、白糖、精盐、味精、酱油、醋、红油、植物油。
制法:熟羊杂碎分别切成较细的条,放在炒勺里翻炒,边炒边放入大葱等辅料。炒至汤汁收干,再淋上红油即成。
特色:红润油亮,肉烂味香。
专营小店:沙河饭庄
地址:焉耆县新桥路
特点:快餐形式,每份元,配有花卷,满足四人午餐或晚餐要求。
羊杂烩(烩)
原料:羊肚、羊肠、羊肺、羊心,大葱、生姜、八角、醋、香菜、精盐、植物油等。
特作:将鲜羊肚洗净,去油,放至即将开的水锅里烫一下,捞出,放案板上刮去肚毛,洗净备用羊肥肠反复洗净,用筷子穿翻地来,与处理好的羊肚、肠、心一同放入开水锅里煮一下,焯出血沫,捞出,涮净。锅里换清水烧开,放入羊肚、肠、心及葱段、姜片、花椒、大料、盐,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炖二小时以上,直至软烂。出锅时放点香菜沫,并可根据自己口味调入适量醋。
特色:色白、汤鲜,虽味道浓厚,但又清爽不腻。
专营地点:焉耆县安达商厦大排档
特点:随吃随走,快餐形式。
干杂碎(煮)
原料:新鲜羊肺、羊小肠、羊头、羊蹄、胡萝卜、大米、面粉、辣椒粉、精盐、植物油等。
特作:面肺子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羊肺用清水灌洗数十次,直到把粉红色的羊肺洗得发白,然后把羊的小肚套在肺的气管上,并用线缝合上,准备往里灌面糊糊。灌时,事先要把和好的面洗出面筋,等到面粉沉淀后,倒掉大部分的水,留适量的清水把面搅拌成面浆,倒入羊小肚内,再用手将面浆慢慢挤入肺叶里,直到快灌满时为止。接着还要灌入清油、盐、花椒调成的水汁,然后去掉小肚(小肚起漏斗的作用),扎紧气管,放人水中煮两小时左右即成。另外洗出的面筋也不浪费,而是加些辣面子卷成羊肠子的形状,用细线捆扎,放人锅中同面肺子一起煮。
羊肠子的做法也十分有趣,肠子洗净后,将羊肝、羊心、羊肠油以及胡萝卜切碎,加花椒粉、孜然粉、精盐与洗净的大米搅拌,并用开水拌成馅灌入羊小肠,两头用线绳扎紧,放入凉水中烧开,再对凉水,反复几次,待半熟后,用细铁钎扎遍肠子,使肠中漏气,1小时后即熟。
羊头、羊蹄放入凉水锅内,用大火浇开后用文火炖一个多小时即熟。
将面肺切小块、米肠切成小段后盛碗,再配以一定量的羊头肉、羊蹄肉,浇放酸辣汁后即可食用。
特色:肠糯鲜,肺软嫩,羊头肉、面筋有嚼劲,香喷可口,风味独特。
专营小店:焉耆县集市贸易中心尔里干杂碎
(巴州人民广播电台107.7交通广播《畅行天下》2011年9月19日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