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按:此文最早成文于2007年,当时有两个版本,一篇登载于新疆新闻网导吃频道,另一篇于2008年7月发表在新疆都市报上,这是关于杂烩汤的最早记载。时隔四年后的2008年3月,赵世勇先生写过一篇“五台杂烩汤兴衰”也发表在新疆都市报上,编辑任然用的是我的图片.......

第一个版本:
五台杂烩汤,源于新疆312国道,路经赛里木湖的一个地名叫“五台”的地方,这是当年进入伊宁市的必经之地,这里的杂烩汤和我们新疆的沙湾大盘鸡、托克逊拌面、昌吉的丸子汤一样,是长途客人必须留下吃饭的地方。20多年来,它的名气也游走四方,连内地好多游客都知道它的味道。
本世纪初随着奎屯至伊宁高速公路的开通,这地方留下吃饭的客人就少了,偶尔有自驾车的会在这里逗留。所以盛极一时的五台杂烩汤,也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2002年从小在伊宁长大,后来在乌鲁木齐工作的马先生,专门从五台当地请来有丰富烹饪经验的回族师傅,在乌鲁木齐经济开发区开了一家专营五台杂烩汤的饭店,使这一民间的美食在大都市重放光彩。凭着那多年的记忆,五台杂烩汤在好多人的心里早已扎下了根,再加它味道的独特,开业4年来深受客人的喜欢,现在乌鲁木齐就有三家直营点了。
随着人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快餐也讲究它的营养和口感,如何让这一民族小吃在大都市发扬光大,马先生在这方面是下了一番苦心的。他特意研究了都市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以及不同地域人的口味,然后加以改进,形成了现在统一配料、统一加工、统一送货的运营方式。
五台杂烩汤,以牛肉、粉条、豆腐、丸子、菠菜……等原料制作而成,味道比较“汆”,以酸、辣为主,极合我们新疆人的口味。其中粉条是尼勒克县手工制作的特制粉条,味道比较精,吃起来即爽口又扎实;牛肉也采用的是我们新疆非常著名的伊犁土牛肉。杂烩汤的味道主要在汤里,喝起来既厚,又醇,甚是爽口。
2007年6月,老马五台杂烩汤被新疆烹饪协会专家认定为“新疆名小吃”!
五台杂烩汤,特定历史条件下诞生的民间小吃,将以崭新的方式,走出新疆,带给人们更多的享受!
第二个版本:
杂烩汤是新疆回民的一道传统美食,有点貌似“丸子汤”,但二者又截然不同,它里面放有牛肉丸子、袈裟、粉条、、豆腐、菠菜、熟牛肉片等原料,味道比较“氽”,以酸、辣为主,非常适合我们新疆人的口味.
这道菜出名于,高山湖泊赛里木湖湖畔的一个名叫"五台"的地方.它是进入伊宁和霍尔果斯口岸的古老"驿站".过去,不论马帮还是驼队到了这里都要饮马休憩,为下山再做好充足的准备.虽然这里后来修了公路,但依旧是过往车辆必须留下吃饭的地方.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上,一台、二台.......最后到达五台,抬眼远眺,
赛里木湖水清晰可见,吃上一碗酸辣的杂烩汤,再来几个油塔子,真是瑕意舒畅。
不过这里老早以前没有杂烩汤,出现的历史也就20来年。话说20年前,米泉(现为米东区的一部分)的一位回族师傅专程来的来到这里,开了一家杂烩汤店,由于味道好,驻足的人也多,后来影响了这里形成一片杂烩汤店。
五台的杂烩汤也就和托克逊的拌面、沙湾的大盘鸡、昌吉的丸子汤等一样,随着过往旅客的口碑游走四方。
可惜事过境迁,进入本世纪初,由于奎屯至伊宁的高速公路的开通,过往车辆已经很少再走原来的省道,那位回族老师傅也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现在的五台只有零星的几家杂烩汤店了,偶尔会有一些车辆或自驾游的驴友到那里品尝,毕竟赛里木湖风光依旧!
新疆烹饪名师赫锐先生说,杂烩汤现在大都市已经发展成快餐,“袈裟”由于做起来比较麻烦,也没当原料了,主食也增加了花卷,为了吃杂烩汤更爽口,还增加了小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