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豆饭,也叫杂豆粥,或简称阿舒拉饭。它是为了纪念阿拉伯历史上的一位“圣人”,在伊斯兰历的每年1月10日(阿拉伯文“第十日”的译音为“阿舒拉”)的这一天,回族群众去清真寺或在家里都要吃的精美饭食。
相传在远古时期,洪水漫世,努海(诺亚)方舟载穆斯林避难,使阿丹(亚当)、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和穆萨(摩西)等先知得救。洪水退后方舟靠岸,努海在10日以杂豆粥救人之饥。故在这天穆斯林以豆类煮粥,并佐以红枣、核桃仁,即杂豆粥,在清真寺聚餐,以示纪念,故又称“粮食节”。有时妇女们也在这一天集会、捐钱、凑粮做此类饭食,颂经会餐,故也称“妈妈节”。
现在,我们新疆的回族群众做杂豆粥已经非常讲究,要根据时下可以采购到的豆子种类,呈单数配制,比如放5、7、9、11种豆子,有黄豆、玉米、蚕豆、绿豆、红豆、青豆、豌豆、花豆、扁豆、芸豆、黑豆、鹰嘴豆等,再加上小麦和大米。制作时,把各种豆子和大米洗净后,按大米30%,豆类70%的比例,分别煮熟,然后在一口羊肉汤锅里,放进盐巴、洋葱等烩制而成。
这种杂豆粥比较稠,不象我们平时吃的稀饭,顶不住饿,一般人吃一碗也就足够了,吃的时候再配些小菜,口感更好。由于豆子本身就有极高营养价值,可以减少脂肪含量,增加免疫力,降低患病的几率,平衡营养。所以我们当地的一些清真饭店推出后,深得客人的喜欢,只是它的前期制作比较麻烦,事先要提前预约。(作者雷将)
初稿写于2008年7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