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特特聊聊天:轻佻的自由没有任何意义

标签:
情敌读书至亲至爱囚徒念旧 |
分类: 阅读·读品 |
我是为了变化,才好好计划每一天的
赢未来:你怎样定义“成功”?觉得现在的自己成功么?是否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
林特特:我觉得成功分两种,分别是作为社会人和作为自然人的。作为社会人,成功就是把一个人放在他最适合的位置上,将价值最大化。作为自然人,要把属于他的人生角色都扮演好,比如我,女儿、母亲、妻子、朋友……
我现在的状态只能说还行,但我尽力了。
赢未来:你觉得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林特特:最大的困难是克服从众心理。
赢未来:你说过,比未知更可怕的是预知,那你认同人生规划么?你自己会做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的规划么?怎样看没有规划下的兜兜转转?
林特特:我是很有计划的人,每天,起床就列单子,看今天要做什么事;但这并不是说要预知一切,我只打算三年之内的事,如果一份工作、一件事让我觉得三五年都一样,没变化,我就会放弃。人生,长远来说要有变化,眼前来看要有计划——你不把眼前做好,一步步推进,永远没变化;也可以说,我是为了变化,才好好计划每一天的。
有野心,没问题,你还得踏实
赢未来:有一句说得好,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的时候可以不去做。而现实中,很多人只知道不想做什么也可以不去做,但却不知道想做什么,觉得仍不是自由的状态,你怎么看“自由”?
林特特:做什么事,都要不自由一段时间才能赢得自由,正如一个著名主持人说的:辛苦谋求撒野的权利。现在太多人只强调自由,而忘记谋求自由前要付出很多忍耐和努力。轻佻的自由没有任何意义。
林特特:这就看“喜欢”的程度了,你很喜欢一件事,立它做人生目标,又愿意付出努力,自然能守住初衷,就是我常说的那句话:有野心,没问题,你还得踏实。
赢未来:“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是否同样适合于职场呢,坚持个性是不是很容易走进“囚徒困境”?
林特特:我觉得首先是要从事自己喜欢又适合的职业。包括职场在内,人生的事都是实实在在的,不是天马行空想象一下就可以了。
赢未来:很多职场新人都会“活得像个负数”,但却不能再以“我还是个孩子”为借口,你觉得在职场里“成熟”最需要的是什么?
林特特: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白这个职位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其实最需要的是职业精神。
没人能替你过一辈子,哪怕至亲至爱
赢未来:“
情人是一时的,情敌是永远的”,那些和“恨”和“仇”有关的人似乎更容易让我们记住?
林特特:当然,尤其我是天蝎座,记仇。
赢未来:以“爱人与仇人都会老去”作为新书书名,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林特特:这是编辑起的,我想他想表达的是,人生中敌和友都是一种亲密关系。
赢未来:父母作为我们最亲的人,给我们最多的支持,也往往给我们以道路指引,子承父业之类,那如果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和父母相左,那该怎么办?
林特特:我没有经历过这些,我的理想就是我爸爸的理想。你说的这种情况,我的意见是,在关键问题上,形式可以婉转,但立场一定要坚定,没人能替你过一辈子,哪怕至亲至爱。
赢未来:我们也只在父母面前表现我们的幼稚和脆弱,像个孩子,或者二百五。正所谓,“一辈子,我们只能成为某些人眼中最特别的人”。除了血缘姻亲,成为一个人眼中特别的人需要哪些条件?
林特特:他/她喜欢你。
赢未来:有人说,缘分是阶段性的,只要你还在成长,就会不断地忘记旧人拥抱新人。怎样看待旧人的“价值”?
林特特:旧人的价值在于他/她提醒你,你从哪里来,经历过什么,怎样长大。
赢未来:你说,念旧的人总不会太坏,是因为念旧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感恩么,还是其他?
林特特:当然是感恩,除了感恩,我觉得哈,更多是自恋,恋每一个见证过自己成长的人。
赢未来:“
得不到的,永远是光;得到的,不过寻常日子。”那怎样在突然失去光的时候穿越黑暗,又如何在寻常日子里活得浪漫?
林特特:须知浪漫不仅靠男女情爱实现,在寻常日子里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不断发现有趣的事才能浪漫。光靠男女情爱,只能不断热恋,而很难和同一个人保持长期热恋关系。
赢未来:有一种说法是,真爱过的人是无法成为朋友的,你同意这种说法么?你觉得对爱过的人该有怎样的一种认知,及最好保持一种怎样的关系?
林特特:不同意。真爱过又好好分手的人还是可以做朋友的。彼此遥望是最好的关系。
人只有在阅读和性中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因为沉浸
赢未来:在一些人看来,读书可以说是种无用的事。最近看到一个观点更甚,看书多的人才会想得多而产生诸多本来不必要的烦恼,而那些不读书的人并没有你想得那么不幸福,他们有自己的快乐。对此观点,您有什么看法?
林特特:人只有在阅读和性中才能发现真正的自我,因为沉浸。沉浸才能带来幸福,读书先别管有用无用,读书带来的与世隔绝感,一对一的倾听倾诉感,是其他娱乐方式不能取代的。
赢未来 :推荐一两本你最近读到的好书。
林特特:最近重读王小波和顾城,《沉默的大多数》、《顾城之城》。怎么说呢?好的文字工作者,也就是大师,甭管他采取什么样的创作方式,归根到底,他都是思想家。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