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钟立风:幸福就是痛苦的逐渐消逝

(2013-12-31 10:10:10)
标签:

钟立风

北漂

民谣歌手

文艺

选秀

it

分类: 阅读·读品

中国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钟立风:幸福就是痛苦的逐渐消逝
  在公众视野中,钟立风绝对谈不上知名,他的微博粉丝也就5万多一点儿,从没有举办过像汪峰一样的五万人演唱会,甚至做别人演唱会嘉宾的次数也不多。可是在文艺青年集中地豆瓣网,他有着超高的人气,他的音乐作品经常高居排行榜前列,他明亮又略带诗意的文字吸引了不少读者。
  文 / 陈永恒 图 / 受访者

 

  在广州珠江新城的一家露天餐厅里,钟立风靠坐在走廊的柱子后面。他比约定采访的时间早到了半个小时。午后的他显然有些倦容,一副随时准备打瞌睡的样子。泛黄的白色T恤配上泛白的蓝色牛仔裤,再加上随身携带一个环保袋,若不是事先做了功课,我绝不会将此人与“中国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联系在一起。
  生于1974年的钟立风是中国当下最受欢迎的民谣歌手之一,他的封号还包括“新民谣代表人物”、“最受文艺女青年欢迎的民谣歌手”。同时他还是三本书的作者,其作品《像艳遇一样忧伤》获2011年“南方阅读盛典”最受读者关注图书奖。被问及是歌手还是作者多一些时,他的回答经常是——“音乐是我忠贞的妻子,文学是我最大的艳遇,它是我骄奢的情人。两者我都爱,当然爱的方式是不同的——忘记这一切吧,我是个犯了重婚罪的人。”
  在公众视野中,钟立风绝对谈不上知名,他的微博粉丝也就5万多一点儿,从没有举办过像汪峰一样的五万人演唱会,甚至做别人演唱会嘉宾的次数也不多。可是在文艺青年集中地豆瓣网,他有着超高的人气,他的音乐作品经常高居排行榜前列,他明亮又略带诗意的文字吸引了不少读者。
  自卑的童年
  接受访问的过程中,钟立风不时会笑起来。笑着的他露出两颗兔牙,让这个音乐中略带忧郁的青年忽然绽放出一缕阳光般的温暖。然而你或许并不知道,这两颗兔牙却是他童年自卑记忆的最大来源,却也使他阴差阳错地踏上音乐之路。
  那时,只要家里有客人来拜访,几乎都会将性格温顺,模样平凡的钟立风拿来与其他兄弟作比较,言语之中透露着“这孩子不太一样的”同情感。
  这样要命的“同情”几乎让钟立风感到窒息。每每听到这些评论,他就会飞奔到大衣柜的镜子面前久久地端详自己:我的嘴唇有多厚?我的牙有多丑?就这样,钟立风一度认为自己会一直在这些阴影里生活直至成人。
  然而,这个自卑落寞的少年,终因童年家里的一台双卡录音机和中学时姐姐的男朋友送的一把木吉他,找到了内心的出口。在和音乐不带明确目的性的接触里,钟立风身上的音乐灵性开始显山露水,他知道,他找到了“自己要干的事”。
  在窦唯、郁冬的歌盛行的年代,北京的文化气息伴随着歌声传到了南方。当时还在杭州歌舞团唱歌的钟立风不时感觉到“心灵被这座蕴藏文化底蕴的城市震慑住了”,有一天,他终于向一个叫吕鸽的伙伴倾诉了自己对北京的无限憧憬。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这随性的一次倾诉,就此改变了钟立风的人生道路。半个月后,吕鸽忽然敲响了钟立风的宿舍大门:“快,我爸爸明天要去北京开会,我让他给你也买了张火车票,你可以去北京了!”眼前的小伙伴兴奋得像是自己马上要实现梦想,“ 你可以去北京了”像是卡住的磁带,反复在他耳边回放。火车票是第二天的,也就是这一天,钟立风给团里留了张纸条,没有辞职,奔赴北京。

中国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钟立风:幸福就是痛苦的逐渐消逝


  北漂、音乐和朋友
  1990年代,北京开始显现出其在文化上的独特魅力,崔健、窦唯、朴树、张楚等一大批音乐人从这里走向全国,与此同时,不少像钟立风一样的外地文艺青年怀揣着梦想争相涌入这里,他们租住在圆明园、宋庄、中央歌舞团的地下室,来这里寻找成名的机会。
  与几乎空手来北京的另一个民谣歌手小娟不同,到达北京时,钟立风身上带了5000块钱,这在当时算是一笔巨资。他不断到唱片公司推销自己的音乐,最后却被老板留在唱片公司打工,工作内容是每天在办公室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像他一样的年轻人,“他们带着小样、背着吉他对着我就开始弹唱了,唱完后就问‘老师,您觉得怎么样’。那时候碰到陈羽凡、万晓利、小索、周云蓬等人。”
  离开唱片公司后,钟立风到北京西单的酒吧驻唱。古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也在钟立风身上发生。那时李健还在清华读书,却经常从海淀跑来西单听钟立风唱歌。“早在我们二十来岁的时候,时常相约闲谈,每次见面我们都会为对方献唱近作,以作分享、以求鼓励。之后我总会流露出对现实的担忧和迷茫。彼时李健总是无比坚定而有信心,他劝慰我说,一般创作型歌手都在二十七岁成名,并列举朴树、高晓松、郑钧等例子。听他那么一说,我顿时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
  前些年,钟立风在北京钟鼓楼附近的“疆进酒”举办小型音乐会,李健前来捧场做嘉宾,第二年他的《传奇》就被王菲传唱开了,他上台演唱之前开玩笑说,“我和小钟同龄,我们今年都是二十七岁”。知道他们真实年岁的歌迷被李健这么一开玩笑,都笑了起来。
  每逢有朋友跟钟立风说,有个人一直提及你,钟立风心想,不用说,肯定是李健。好友李健常常说自己欣赏钟立风的生活方式,而钟立风则愧称自己“哪有什么所谓的生活方式”,形容自己的生活是“懒出门,朋友少,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看书,买菜,做饭”,甚至会“去公园加入老年人的队伍,锻炼锻炼”。钟立风说,自己未满四十却有着老年人的作息规律,习惯早睡早起,一大清早去跑步、压腿,除了出差,生活极为规律。但是现在朋友们成名的成名,成家的成家,跑着商演全国到处奔波,见面会歌的机会越来越少了,钟立风说“那些日子再也找不回来了”。

 

对话钟立风:

“你的沉默必须让人听得到,但是你的尖叫可以是无声的”

 

关于写作:
“写作的意义就是这样,不是写你确立无疑的东西,而是写你下笔的时候还未知晓的东西。”

 

赢未来作为一名歌手,三年出三本书,速度好像过快,也好像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的感觉,你真的有那么多东西可以写吗?
钟立风
看上去好像很密集,一年一本,但这里面很多文章在十年之前就开始累积了。一直在写,存着稿。但是那时候也没想到要出版、投稿。出版是因为一个机缘巧合,自己当时印了一个小本子,被广西师大出版社的人看见了,觉得跟他们的气质和品位还比较贴近,所以就有了这几本书。
    1995年到北京,2000年左右就开始文字创作,就这样一直漫无目的地写,写一点是一点。当时我也没有要求自己,只是觉得写作的时候有一种快感,也没有想过以后这些文字还会有人喜欢,直到后来有歌迷反映只听音乐好像还不够,还要看书,这些文字才陆续出版的。

 

赢未来 写作和创作歌曲有什么区别?你的灵感来自哪里?
钟立风
我不相信所谓的灵感,更主要的是一个人长久的累积。假如说有灵感的话,灵感只是刹那之间让你把那件事情给引出来的点,如果没有漫漫时光的沉淀,灵感是不会来找你的。只有当阅读足够,行走过足够多的地方,灵感自然而然就会来找你了。
    写作与写歌很不一样。写歌是明亮端庄的,你触手可及,所以我经常比喻音乐像是我的妻子一样。但写作我觉得像我的情人,就是有点捉摸不到。但写作的意义就是这样,不是写你确立无疑的东西,而是写你下笔的时候还未知晓的东西。所以当你坐下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走,但自然而然,心里隐隐约约有一种东西牵引着你,让你表达出来。

 

赢未来 写作一般需要坚持,和有大段大段的完整时间,你是怎样写作的?
钟立风
当然要坚持,这种坚持并不是写作行为上的坚持,而是坚持阅读,让你能细腻、敏感地触摸生活。与此同时,也要跟外界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不管外面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残酷或者看不惯,生活自有它不能否认的甜美,你要做的是找到你与它的契合点,找到它的节奏。就像有一个诗人说,“我从来不写诗,我只是有一天走到街头,看到有一首诗在地上,我只是俯下身去把它捡了起来”。所以写作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东西,灵感也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恰恰就在一个很不起眼的街角。

 

赢未来 你认为这三本书之间有什么差别?
钟立风
第一本书我付诸的情感比较多,那段时光我在寻找自我,那本书就像跟自己一起成长起来的感觉,呈现了我阅读的特性,喜欢西方的东西——卡夫卡、卡尔维诺、博尔赫斯,里面的很多像“你的沉默必须让人听得到,但是你的尖叫可以是无声的”这样的句子,这是我为自己特别喜欢的西班牙诗人卢贡内斯写的,为此我写过一首歌叫《下午过去了一半》,有一个教西班牙语的教授听到这首歌之后特别喜欢,觉得我写出了那种味道。而后面的两本书更偏生活经历,写了和万晓利、李健等多位友人的往事趣闻,与读者分享自己心中最精彩的音乐、电影、小说等。

 

赢未来 你的书名叫《在各种悲欢交集处》,充满禅意,这种“一阴一阳”的协调是你的价值观么?
钟立风
在中国文化中,阴是静的,阳是动的,阴阳是无时无刻在变动。我曾说过一句话,“如果你感到忧伤,说明你还爱着”,就像我新书中所说的,“一悲一喜才是人生的幸福”。所以当很多女人被问什么是幸福时,她们可能会回答“跟我男朋友在一起很幸福”,但是我却喜欢叔本华说的,“幸福是痛苦的逐渐消失”,你没有承受过痛苦也就理解不了什么是幸福,幸福和痛苦是连在一起的,这也是我的价值观,我认为的世界也是一阴一阳的,生活只有在一悲一喜之际才能找到律动。

 

赢未来 “ 沉默就像那头面对夕阳的牛,狂热就像奔腾的海流”,你的歌曲和书中有很多这样很有画面感的句子,是刻意为之还是真实经历?
钟立风
也不是刻意为之,我觉得还是跟阅读、观影经历有关系,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比如我曾经写过“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只有一棵橄榄树,一个梦幻般的少女靠在它身上,想着远方”。面对一些难以表达的情绪或难以理解的东西时,我常把它还原成一个画面。这或许也与我刚来北京时的一些经历有关。我刚来北京时住在圆明园画家村,接触到最多的其实不是歌手,而是画家和诗人,天天看他们的画和诗歌,或许就有了画面意识。当时他们也来酒吧听我唱歌,然后大家一起交流,谈的几乎都是音乐圈外面的东西,这也扩大了我的视野。中国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钟立风:幸福就是痛苦的逐渐消逝

 

赢未来 什么时候接触到博尔赫斯那些诗人?
钟立风
我是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家境一般,年少的时候去朋友家玩,看到了顾城、余华、张承志这些让我惊讶的书。当我读到余华的《我河边的错误》,读到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读到格非的《褐色鸟群》时,感觉自己的内心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一下,这些都是连自己都不会觉察到的活动。通过读这些书,我也就慢慢接触到博尔赫斯、卡夫卡等。读书就是那样子,一本书可以读出十本书,十本书可以读出一百本书,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阅读习惯。

 

关于音乐:
周云蓬说:“小钟是一棵植物。所以,他显得比我们都年轻。他的歌里,充满了四季的韵律,春华秋实的气味。
有时,他看起来马上要老了,可是东风一夜,他就又重新年轻了起来。”

 

赢未来 你被认为是最具文艺气质的民谣歌手,你接受这个封号么?你认为什么是民谣?
钟立风
一开始唱歌时根本没想过什么是民谣,只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音乐。包括我们到现在也没有把自己定义为民谣歌手。现在很多年轻人,以为自己弹一把小吉他,弹一点小清新就是民谣。以为会两个和弦了,抨击一下时事那就是民谣,如果这样去定义民谣是很肤浅的。我认为民谣就是木心说的那句话,“经过长途跋涉后的返璞归真”,民谣可以是一把吉他,也可以是交响乐,也可以清唱,还是比较内在的价值观,当你听到的时候会有一种情不自禁想要拥抱生活的渴望。就像王洛宾的《站在遥远的地方》,能够感受到他们和土地的联系,听完后内心会有一种澎湃的感觉,一种美好的东西涌上心头。

 

赢未来 事实上民谣歌手都很小众,你希望民谣成为主流么?
钟立风
这个年头很多人都会提到民谣,甚至连快男超女都会唱,但我觉得民谣永远不会成为主流,要是真的成为主流的话,民谣和这个世界就完蛋了,就是应该要少一点人喜欢它,因为大多数的东西是错误的。

 

赢未来 选秀节目中经常看到很多年轻人因为坚持音乐梦想,过得很穷酸,你有什么意见给他们?
钟立风
我认为做音乐还是很要天赋的,甚至我认为天赋占八九成。在北京我遇到一些年轻人,苦苦在坚持,认为坚持总能找到一些机会。但是他们可能不了解自己,有些东西是后天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的,所以了解自己太重要了。就像我自己,刚到北京那些年我可能是在坚持,但后来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变得很自由,随意地创作,我是没有目的性的。写作也是,我从没把自己当做一个作家,我觉得那样反而太缺东西了。

 

赢未来 你的歌词里面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但跟你聊天总有一种明亮的感觉,哪个是真的你?
钟立风
都是真的我,皮阿左拉(阿根廷作曲家)说过一句话:“我的音乐很悲伤,但我是一个很快乐的人。”所以悲和喜往往是同一个事物,忧伤和快乐也是同一个事物。手风琴就是快乐和忧伤之间结合得最棒的乐器,它可以拉出无限绵长而又无限忧伤的旋律。
    周云蓬在我第一本书里说过一句话,“小钟是一棵植物。所以,他显得比我们都年轻。他的歌里,充满了四季的韵律,春华秋实的气味。有时,他看起来马上要老了,可是东风一夜,他就又重新年轻了起来。”所以本质上因为我是一棵植物啊。

 

赢未来 你的歌曲更多描述的是个人这个小环境,好像跟时局、社会这些大环境关系不大?
钟立风
这或许和我个人在这方面的功力不够有关。这个社会的形成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以前的很多事情我是不了解的,这就是我的朋友为什么要送我《史学大纲》,因为这样我才能够对这个社会有更深刻的了解。但我认为写一首揭示人心的歌,跟写一首抨击时代的歌,前者不一定比后者差。因为人们可以从此照见自己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残缺有什么样的丰富,进而去看出时代的弊病,因为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一份子呀。


实习生谢婧怡对本文亦有贡献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