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的昆明文汇酒店是怎样诞生的?

标签:
文汇酒店昆明大学五星级学术交流专题 |
分类: 专题 |
土地来自昆明理工大学、资本来自香港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会、管理来自丽江王府饭店有限公司、主要客人来自港台地区,不管怎样看,文汇酒店的诞生都像是打着教育幌子的商业行为。
图文 / 陈永恒
“不好意思,今天没有房间了。”
如果你在2012年10月18日这一天,想入住五星级的昆明理工大学文汇酒店(以下简称文汇酒店),这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服务人员会告诉你“这几天都没空房了,因为预定的人很多,现在要提前四五天才能预定到(房间)”她还会告诉你,“这种情况从9月中旬持续到现在。”
“现在不是淡季么,这些房间是谁预定了呢?”
“一部分是学校接待用,很大部分是旅行团(用),每天都有好几个团入住,我们这边接待偏重的是华侨团。”这位年轻的服务员在说“华侨团”这三个字时,特别加了重音。
就在记者和她对话的同时,大堂刚刚走进了一个旅行团。这个20多人的旅行团多为中老年人,操着流利的粤语。旁边的接地导游在用普通话在和他们解释明后天大理、丽江旅行的行程。由于语言上的障碍,导游不得不放慢语速,一遍遍重复和讲解。
“为什么会有这样多华侨旅行团来这里入住呢?”
这个问题让年轻的服务员一愣,她似乎从没有思考过,停顿了三秒后搔首并略带抱歉地说:“这个不知道诶,我们的房间都是销售部预定出去的。不太清楚客人的来源。”
假如查资料的话,她应该会了解到。她服务的文汇酒店虽然隶属昆明理工大学,但建设所需的4000余万元港币由香港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会提供。而香港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会又隶属于香港伍集成国际有限公司,后者是涉及贸易、纺织、房地产、金融等多个行业的香港著名企业集团。其创始人伍集成是云南腾冲人,几十年的打拼让其成为著名企业家和云南香港商会的主要联络人。所以,许多香港旅行团到云南旅行时,多会被推荐入住这个酒店。
文汇酒店有多豪华?
文汇酒店引起公众关注是在2012年1月份,此时酒店已经竣工并营业5个月。在此次舆论漩涡中,昆明理工大学被指责奢华腐败、偏离社会教育本质。而昆明理工大学相关宣传人员回应说,“人家来访问,搞学术交流,自己搞得那么寒酸,难免丢中国人的脸。”
如今这场风波已过去近9个月,此时昆明街头秋意渐浓,寒风卷舞枫叶。行色匆匆的人群并未注意到,原来酒店楼顶硕大而又商业味极浓的“文汇酒店”四个大字已经换掉,改成了“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小字样,而且前面还加上了昆明理工大学的校徽。只有大厅门口的四个大字还在提醒这里是“文汇酒店”。
在酒店右侧,一座占地面积约为酒店两倍的三层建筑物装修已经接近尾声,工人们正在调试门窗和安装水电,灰色大理石外墙配以镂空花式的钢结构设计显得低调而大气。这座名为“伍集成会堂”与酒店相连,尽管尚未投入使用,但保安人员对每位欲进入的陌生人都要仔细盘问。
文汇酒店引起巨大争议在于其号称的“五星级酒店”,这也是后来引起巨大波澜的关键所在。如今走进大堂,早先前台位置介绍酒店使用的“按五星标准设计”字样已不见踪影,大堂其他地方也没有出现“五星级”酒店标志。这个面积约200多平米的大堂,甚至只是单层设计,目测层高也不过6~7米。从装修来看,大堂地板和墙面是普通大理石,没有雕花或者其他精美设计。天花板是简单的白色吊顶,唯有中厅的一个水晶灯饰看起来比较“奢华”。客房方面,其豪华标间并未配置高级的写字台、衣橱衣架、沙发座椅、落地灯等,甚至没有五星级酒店必配的浴缸。从这些硬件来看,文汇酒店并未达到五星级标准。
另据记者在携程、e龙、去哪儿等多家酒店预订网查询显示,文汇酒店确实没出现在五星级列表。其普通标房的价格在600元左右每天,这与五星级昆明柏联SPA温泉度假酒店均价4700元每天相比,似乎显得底气不足。即使与附近的昆明老牌五星级酒店翠湖宾馆均价1025元相比,价格也偏低。另据一份张贴在酒店外墙的海报显示,其推荐的经典菜精品大闸蟹一道菜198元起价,似乎没有想象中的奢华。综合这些因素来看,文汇酒店此次出名,多少还得“感谢”四星级的丽江王府饭店的自我“夸大”。
文汇酒店是怎样诞生的?
文汇酒店地处昆明市最繁华地段之一的学府路,坐落在昆明理工大学校内。周边环绕着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距昆明动物园、翠湖公园等核心区域仅5分钟车程。昆明理工大学解释,建设此酒店是为了完善该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伍集成会堂)的功能,2007年学校就已经向省市有关部门申请建设与之配套的留学生与专家公寓(文汇酒店)。
之后不久,香港伍集成文化教育基金会表示为回报社会和家乡,愿意捐资4000多万元港币为云南高等教育捐资建设一个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经双方反复商定,在昆明理工大学接待中心的原址上,由捐资方负责建设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由校方负责建设留学生与专家公寓。
根据协议,学校及捐资方各注入1250万元资金,成立集成会堂建设有限公司,负责通过市场方式筹措资金,完成相关建设项目。根据校方介绍,由于设计、施工等环节要充分考虑并尊重捐资方的意愿,以致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多次反复,进展缓慢,但校方建设的专家和留学生公寓则早早完工。同时又考虑到留学生与专家公寓在满足学校日常国际学术交流接待任务的同时,尚有少部分功能可以向社会提供服务,因此,留学生与专家公寓冠名为“昆明文汇酒店”。与此同时,学校通过竞谈方式,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委托丽江王府饭店管理公司进行日常管理。
学术交流中心迟迟未建成,而配套的酒店却已经营业一年有余,还大张旗鼓地通过市场运作委托第三方公司管理酒店,所得营收如何分配暂且不说,使人不得不怀疑各方动机。其实,早在2008年,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及其配套设施相关协议签署时,有一个重要细节被许多人忽略了,那就是该项目被列为当年度昆明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这一点似乎是目前现状的最好解释。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但在酒店大堂右侧的电子显示屏上,除了“热烈欢迎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材料学部第五次全体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热烈欢迎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广东、云南和新疆联合基金项目评审会的领导和专家”字样的简报轮番播放外,就是成批成批的旅行团入住。在记者观察的一个小时之内,电子屏上并没有“论坛”、“研讨会”或“交流会”字眼出现,甚至没有任何外国人出入。除了接待领导,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活动。
文汇酒店诞生的三个原因
除了资金等商业力量外,学校对酒店的刚性需求增加、校园闲置土地的增加和云南旅行的火爆,都是促使文汇酒店诞生的三股力量。
昆明理工大学对酒店的刚性需求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制度。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实施该制度,但经过20年发展,其却演变成了教授依赖项目式生存的畸形状态。而且自然科学基金发放之后,效果如何,有无达到目标,这些考核却只有基金委员会单方评判。根据昆明理工大学校园宣传橱窗的一份简报显示,2012年该校16个学院共获得12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接待这么多的国家级项目的评审会委员又不要让民众觉得奢侈,建一所“不丢面子”的文汇酒店似乎势在必行。
校园闲置土地则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昆明理工大学目前有学生35000名,主校区位于呈贡大学城,而文汇酒店则位于老校区莲花校区的学府路。由于搬迁,这个校区学生人数已经很少,该校区东门靠近滇越铁路沿线,教学楼整栋整栋空置,紧锁的铁门已锈迹斑斑,而门口的值班室已不见人影,各种人和车辆可以随意进入。在附近报刊亭多年的刘铁柱说“只有几千学生了”。大量空置的教育用地为各种在开发提供了无限可能。
最后一个原因是1999年之后云南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如今每年来云南旅游的游客数均在3700万人次。这些旅客往往从昆明中转,然后前往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地。这些汇集而成的旅客为昆明酒店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机会。以上几点都是昆明文汇酒店诞生的重要原因。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