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间隔年:辞职去Mother House做志愿者

(2012-10-22 11:08:57)
标签:

间隔年

辞职

志愿者

印度

通铺

分类: 观察

间隔年:辞职去Mother <wbr>House做志愿者

世界是一本大书,不旅行的人只能看到其中的一页。你不知道在下一秒会遇到什么人,发生怎样的故事,你也不知道在哪一个不经意的瞬间,就在转角遇见了自己无比真实的内心。于方婕而言,这也是旅行最大的魅力。辞职去旅行,她不后悔。

图文/方婕辑/莫丽思

  2011年6月17日,我踏上了间隔年旅行之路,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尼泊尔——这个信奉印度教而背靠喜马拉雅山脉的虔诚国度,用天堂来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

  辞职,是个错误的决定吗
  到达尼泊尔后,同行的朋友病了几天了,始终没有退烧,药吃了不少,但就是不见好转,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我们来到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BIR HOSPITAL。因为我的本科专业是护理学,理论上,医院是我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挂号之后来到急诊室,大致的布局与国内相似,只是硬件不如上海。当天病人很多,还加了很多担架床摆在一边,躺在急诊室的病人向我们投来异样的眼光——我相信在国内的急诊室来了几个老外我们一样会惊讶——不过大多病人和陪同似乎没有多少兴趣在我们身上,匆匆一瞥后,依旧坐着。少数两三个床位上躺着较为严重的病人,用鼻导管吸氧,发出痛苦的呻吟,陪同的家人也是一脸痛苦和无奈。
  一位在重庆医学院就读过的当地女医生大致询问了一些情况后,告知了我们需要做的一些流程,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张纸撕下一小条,写了两排字,指了指马路对面说:“去对面的小店买,很便宜,买了回来交给我。”她所说的马路对面的小店其实就是药店,医生让我们买的是针筒和退烧针剂。与国内医院必须医生签字盖章才算有效的专用医嘱单相比,这张随意撕下的小纸条真是“随意”得有点让人惊讶。
  打针、抽血、做检查……一个小时后,当我们再回到这个急诊室时,那个好心的医生已经帮我们拿了报告,还细心地写上了各个药品的名称、作用、用法。她是在一间隔离的房间里跟我详细交代这些的,这个房间的病床上躺着一位受了腿伤的病人,我跟她再确认了一遍后,她才转身回到那个病床前,跟另一位医生继续讨论着处理伤口。在那个瞬间,曾经在医院工作的点点滴滴又爬上了我的心头,原来一切早已沉淀心底无法割舍。
  2010年,我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技术与护理专业毕业后,被一所国家三甲医院录取,有了一份在外人眼里光鲜亮丽的工作,也有了一个悉心栽培我的领导。工作半年后,因为一颗想走出去看看的心,我递交了辞呈,踏上了间隔年旅行之路。我知道,从递交辞呈那一刻起,我辜负了领导为我设计的大好蓝图,让她失望了。所以,辞职,是个错误的决定吗?

间隔年:辞职去Mother <wbr>House做志愿者


  在哪里都可以燃烧自己
  在加德满都看病的经历,曾让我怀疑自己辞职是否是个错误的决定。但印度加尔各答Mother House的志愿者工作使我明白,离开了医院的四面白墙,我有了更广阔的天空,不在医院护理岗位上,我依然可以帮助别人,用其他的方式。
  Mother House是特蕾莎修女创建的一个慈善机构,专门收留病患、孤儿、垂死者等弱势人群。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来这里无偿地奉献爱心。我也是受到职业和孙东纯《迟到的间隔年》的双重感召,来这里开始我的志愿者生活。
  每天7点是志愿者们的早餐时间,接着是一个简短的欢迎和欢送仪式,我们将那些即将结束这里工作的志愿者围在中间,唱着歌拍着手感谢他们曾经的努力:“Thankyou, thank you, thank you……Miss you,miss you, miss you…… Love you, loveyou, love you, in my heart…… ”即使在书里早就知道了这样的欢送仪式,第一次亲身参与的我,还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在那之后,志愿者们分批去往各个不同的地点开始志愿者工作。我选择的是Kalighat,也就是垂死之家,里面大多是病患或孤独老人。
  虽说在Kalighat 比较容易直面死亡,但其实这儿的工作并不复杂,我们工作包括为病患收洗衣服、喂饭、修剪指甲或者协助其上厕所、做复健等。当然还有一些是需要勇气和经验的,例如伤口换药、胃管给药、测血压等。
  在得知我曾经是个护士之后,修女安排我负责每天的药物分发、量血压、胃管给药,甚至直接进“手术室”工作。

间隔年:辞职去Mother <wbr>House做志愿者


  以前在医院量血压碰到的困难,无非是病人不在病房,或是手上打着静脉针需要在腿上重新找动脉。而在这里,几乎每个需要测量血压的人都骨瘦如柴,血压计的袖带绑了一圈又一圈,听不到,拆开了又重新绑,加上确保没有听错读数,每个人起码要量三次才敢写下血压数,一圈下来,已经浑身是汗。碰上合作的,或是意识并不清醒的,还算轻松,可还有吵闹抗拒的,我曾经碰到过一个老太太特别不配合,两个女生都被她扇过巴掌。我小心翼翼走到她旁边,她伸手想再来一巴掌,被我躲过了——我想来这儿做志愿者,练过武的比较安全——僵持了五分钟,加上旁边所有人咿咿呀呀手脚并用跟她解释,我终于趁她挣扎幅度小一点时,顺利完成了这个大工程。而她之所以抗拒,大概是因为她以为会受到伤害,加上言语不通,才会发生连续两个志愿者被打的情况。在我给她量好血压后,她见自己安然无恙,双手合什说了句什么。修女说:“她说‘谢谢你’。”
  而站进了那间简陋狭小的“手术室”后,就要开始独自面对每一个躺在手术台上的伤员了。有些伤口并不深,表层消毒换上新的敷料就可以了;有些伤口每天都在腐烂,严重的甚至露出整个白色的骨关节;还有一些伤口是我在国内医院都没有遇到过的,伤口不大但很深,透过皮肤隐约可以看到白色的虫子在肌肉里蠕动,必须狠下心用镊子伸进伤口里把那些小虫子一条一条夹出来,有时候知道这样做根本不可能完全清除,可是不得不停下来,消毒伤口,敷上敷料,第二天继续。由于没有麻醉,病人不停地叫喊着扭动着,加上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让这项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有的志愿者根本就不想接触,只是站在门口看一眼就走了,也有进来尝试的,可还是受不了走出门瘫坐在椅子上。
  在Kalighat里的病重病人,每个都瘦骨嶙峋。起初我连扶他们都不敢用力,小心翼翼犹如抱起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那时我才明白,生命的降临和离开,都是那么脆弱。


  趣事哪儿都有,通铺特别多!间隔年:辞职去Mother <wbr>House做志愿者
  通铺是没有床位上限,房间有多大就摆多少张床的地方。通铺是没有国籍和年龄的限制,只要你想加入,大家都欢迎的地方。
  在印度的通铺里,我遇到过出门在外已经22个月的韩国女生,每天她雷打不动的功课之一,就是去离旅馆200米左右的小超市买一包牛奶给两只猫咪喝,而两只猫咪常常分别霸占着我的床头和床尾,姿势销魂地呼呼大睡;遇到过近70岁的日本背包客,老头儿走路踉跄,拿着地图的手都在颤抖,但跟我们聊起他的旅途却依然神采飞扬;有个韩国教师,总是不记得我是中国人,每天早上一张嘴就直接跟我说韩语。最有意思的是在曼谷一个通铺里,遇到了三个日本男生,会说的英语加在一块儿都不到十句。在一起聊天时,他们常常需要三个人商量着总结成一句话来回答我。当我发愁对话如何进行下去时,只看到他们异口同声“诶”了一声,转身从包里一人掏出一个快译通,噼里啪啦查完了再跟我继续聊天。
  除了通铺,很难想象还有一个地方能够如此包容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生活习惯的人。住在通铺里的人会有兴趣知道“你来自哪里?”、 “下一站你准备去哪儿?”,但“你叫什么名字?”这样的问题也许会排到第十位,或是干脆根本不想知道。
  我想这就是通铺的魅力所在,用一根看不见的丝线把我们联系到一起,相互认识,加深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通铺就是大家交换信息、敞开心扉的最佳地点。不断地介绍自己,是自省,是对过往沉淀的一次梳理,也帮我更了解自己。


  “不要相信像我这样帮助你的人,包括我在内!”
  间隔年:辞职去Mother <wbr>House做志愿者在离开尼泊尔前往印度的路上,我结识了两个印度男生。到达印度Gorakhpur后,由于需要到车站外去买火车票,弟弟Aman主动提出由他带我去售票厅买票,而留下哥哥在火车站帮我们看行李。我们萍水相逢,两兄弟却如此热心帮助,这让我非常感动。然而在买完票后,Aman却说:“在印度,不要相信这样帮助你的人,包括我们。”我很吃惊,他继续说道:“如果这个时候你回到火车站,发现行李不见了,怎么办?”
  而当我受到过许多其他印度人的帮忙后,才发现“不要相信像我这样帮助你的人,包括我在内”竟是大部分热心印度人的口头禅。初到印度时,印度男人直勾勾的眼神曾让我浑身不自在,充满了不安全感。其实那是他们黝黑的皮肤和特殊生理骨架,加上好奇心作祟,才会给人以错觉。他们本没有恶意,有些甚至很热情,就像这两兄弟一样。难怪马克·吐温说:“旅行是消除无知和仇恨的最好方法。”
  后记
  
从最初的目的地印度加尔各答,到后来没有确切的目的地;从最初只想做志愿者,到后来发生了那么多故事;从最初想把钱花光了再回家,到后来突然决定回家……踏上旅途之后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不确定,而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让我原本的行程增添了无限缤纷的色彩,也让我见识到了一个更精彩的世界。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