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揭秘体育 |
分类: 伦敦奥运特稿 |
图文/谢婧怡
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
《暴风雨》是一部喜剧作品,讲述了一位热爱研究学问的国王,将国事交给弟弟打理,反被弟弟篡夺王位。这位国王漂流到一座岛上,用魔法唤起风暴,将弟弟乘坐的开往他所在岛屿的船触礁。但船上的人安然无事,上岸后相互勾心斗角,由此产生一系列故事。最后,国王通过魔法降服了篡位者,恢复了自己的王位。
而开幕式当晚,"伦敦碗"也将变成一个人声鼎沸的小岛。演员们将在这里演绎伦敦千年来的历史,演绎英国社会的变化,演绎英国人各种各样的故事。而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身到这个盛大的派对。到那时,世界就变成一个大岛屿。每个人都在岛上,在历史的坐标里演绎着自己的故事。我们的故事构成了一段连贯的、曲折的历史,却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对公平、正义、善良的执着追求。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故事将会彼此提醒:"不必害怕,这岛上众声喧哗。"
神灵的面容,还会闪光吗?
神灵的面容,在黑暗魔鬼的磨坊间,是否还会闪光?
在金钱至上的工业革命时代,诗人对人们的信仰感到担忧。人们的心里还存在敬畏吗?柏拉图曾表示,不认为神灵会庇护我们,不能爱大地超过爱母亲的人,不值得活在这世上。而柏拉图强调的对神明、对大地的敬畏,其实就是对正义、美好的坚执与敬仰。只有当人们的心中有所敬畏,才不会被欲望牵制而为所欲为。在黑暗魔鬼的磨坊间,神灵的面容,那些高于金钱、利益的价值观念,又是否还会闪光?
正是这部对工业革命时代的灵魂拷问得一针见血的诗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的创作带来灵感。带着诗歌中对纯洁心灵和质朴灵魂的向往,导演创作出开幕式第二部分——《工业时代》,展现人们心中的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斗争。
“Star to make it
better”,接力未来
正如甲壳虫乐队颠覆传统的音乐风格一样,整个英国的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此时的西方艺术相当活跃,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极少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等不同的艺术流派。此时的人们已经从工业革命时代信仰崩塌的噩梦中醒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着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价值选择。
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第三部分,就是展示工业革命结束后,英国社会以及人文环境变得如何民主、个性和多元。届时,会场上会走过一支12000人的表演队伍。他们有的装扮成护士或推病床的助理工,代表国家的医疗体系和福利体系,也代表了英国的政治文明。有的扮成表演家、音乐家、演员,代表英国对创新精神的重视和对文化的保护。
而对于未来,导演则在最后用一首披头士的经典歌曲《hey,jude》来展望。
歌中这样唱道:"And don't you know that it's just you, hey Jude, you''ll
do. The movement you need is on your shoulder."
"你还不明白吗?只有你,嘿,Jude. 你行的。未来肩负在你身上。"
"Then you can star to make it
better."带着漫长历史的文化积淀,带着更美好的愿望,未来将在我们的掌心开放。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