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一舟:挑刺就是让老板上钩

(2012-06-04 11:18:39)
标签:

非你莫属

李一舟

求职

面试

杂谈

分类: 人物
李一舟:挑刺就是让老板上钩
  近日,天津卫视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被闹得沸沸扬扬: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在微博中发起的“万人实名抵制《非你莫属》”投票活动,有超过30万名网友参与,其中,超过9成的网友支持“我抵制《非你莫属》,直到节目道歉整改”。其中也有不少人认为其将求职现场展示得过于残酷阴暗,“电视节目应该给观众和求职者以正能量,而不是残酷的打击。”
  求职者总被打上“弱势群体”的烙印,在强势的面试官前只能唯唯诺诺。但就在一个月前,有个叫李一舟的清华博士生改变了这一切。他一人“舌战Boss团”,直刺奇虎360、搜狗、当当网等著名互联网企业产品的“痛处”。这不仅让他赢得众大佬的“芳心”,也为众多求职者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图文 / 木子


  李一舟,27岁,湖南长沙人,清华大学工业设计和设计创新方法专业在读博士生。
  对他而言,5月1日是人生的分水岭。此前,他只是个寂寂无名的大学生,与众多工科生一样在实验室里捣鼓着自己的设计,偶尔发发微博但鲜有回复,也会为将来的就业问题而担忧;那天之后,他成了有史以来的“最强势求职者”,获得SOHO中国等众多知名企业的青睐,更被多家互联网企业或机构争相邀请去做经验分享,其微博粉丝也猛增至26000多名。
  这一切转变,都源自他在求职节目《非你莫属》中让人拍手叫绝的表现。在主持人张绍刚多番“批驳就要批得对方体无完肤”的示意下,李一舟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逐一指出了场上大部分名企的产品弱势,讲得头头是道。
  面对他的“挑刺”,众Boss都啧啧称奇:东方风行集团CEO李静在听完李一舟的分析后,直接发出邀请“你来我们这儿吧”;百度爱乐活CEO蔡虎评价“他是一个天才!”;360公司CEO周鸿祎允诺提供实习期月薪一万、入职两万的丰厚待遇,而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则开出高于6000元的实习月薪,并承诺让他“与世界顶级建筑师接触”。
  难道,给应聘单位“挑刺”真能戳中老板们的G点?

有备而来,欲抑先扬
  看过这期节目的观众或许还记得,李一舟明显是有备而来。
  面对东方风行集团CEO李静,他表示自己曾下载了乐蜂网的软件试用,但发现载入程序特别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代码写得不够好,二是里面包含了很多图片,附加东西太多”。他认为,这样的浏览速度会影响用户的体验。
  对于搜狗,李一舟分析说:“此前,搜狗浏览器可以让清华学子实现3元包月畅游无线网的便利,对他们有很大吸引力。不过,1月1日后,清华校内网可以限流量免费上网,那你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SOHO中国的批判,李一舟淡定地说:“潘总,我留意到您新开发的项目的建筑表皮是有机的,但内在是否也能做到有机、环保呢?我现在和我的团队一起做智能空间设计,我们的方案可以通过电脑计算出每个房间的进出人员数量,做到控电、控温、控能量,实现更好的能源配比。”
  很多人都诧异,他的这些积累如何得来。“我的专业就是偏重于用户体验,现场公司的相关产品基本都使用过,互联网的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至于提的意见,也确实是我亲身体会到的东西,觉得有必要解决掉以求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这些调查功课,我觉得是对企业的尊重。”李一舟说。
  有的放矢、把问题说到点子上是李一舟受到企业争抢的关键原因,不过他也采取了更为巧妙和隐秘的沟通技巧,使得老板们愿意喜滋滋地接受批判。
  心理学上存在“欲抑先扬定律”,即在对别人进行否定时,可以用含蓄的方式来告诉对方,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回顾节目便可发现,李一舟在每一次开始“攻击”前,都会客套地向老板们示好:对李静,他先来一句美言“李静老师,我特别喜欢您”,即时获得对方“我也喜欢你”的积极回应;对王小川,他标榜自己是搜狗浏览器的忠实用户;面对咖啡之翼CEO尹峰的刁难,他马上做出回应,“我又崇拜尹总,我是长沙人,经常会光顾尹总的餐厅,它的每一张桌子和每一扇窗户都有我的回忆”,让尹峰大赞“这话太窝心”;而后面对潘石屹,他又抛出“我非常喜欢您SOHO那块的整体设计”的说辞。
  忠言逆耳,李一舟深谙这个职场规律。无论老板有多开明,当他要在广大观众面前接受一个没有太多工作经验的应聘者的“指手画脚”,多少会有些下不了台面。所以,李一舟采用了迂回战术,以赞美之词化解了“挑刺”给老板们带来的不适和难堪。
  “我本意并不想批哪个公司,但是话题就往这个方向去了,又确实在我对口的专业内,所以我就说了一些。”李一舟说,“其实我不喜欢挑刺这个说法,我在节目上所说的这几个产品,都是中国互联网上非常成功的产品,我首先一定是抱着尊重的态度的,然后才是尽我所能提出优化建议。”

反客为主,你就不弱势
  实际上,在整个求职过程中,主持人张绍刚起到了很关键的推动作用。当李一舟把各企业产品的问题指出后并希望进一步说明自己可以做哪些改善时,张绍刚适时地打住他,“诱饵抛出去一点就行了”。
  这句话确实产生了微妙的化学反应,应聘者李一舟与众老板的攻守之势就此发生了逆转——58同城CEO姚劲波因为对李一舟产生兴趣而欲喋喋不休,360公司CEO周鸿祎和当当网CEO李国庆更是主动把企业遇到的难题抛给他,希望得到解决方法。老板们似乎都成了饥饿的鱼群,疯狂追赶着那块叫“用户体验”的诱饵,而主动权便落在了李一舟的手中。
  一直以来,求职者总被打上“弱势群体”的烙印,在强势的面试官前只能唯唯诺诺。但李一舟却反客为主,以“挑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实力,从而获得老板们的赏识。
  “挑刺”确实是个求职法宝,罗永浩当初应聘新东方时正是采用了这一策略才获得成功。2000年12月,罗永浩在两次试讲失败后,给俞敏洪写了一封万言求职信。在信中,他毫不客气地指出了钱坤强和陈圣元的学术错误,两人都是当时新东方赫赫有名的老师。说到钱坤强,老罗直陈:“此人中文都有问题,尽管我坚信他的英文远比我的水平高……他那本超级填空教程在新东方地下室埋了两年都没正式出版,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本书的水准。”而在分析陈圣元的错误时,他不仅指出对方的译法“和《金山快译》之类的拙劣软件的翻译结果没有什么区别”,还把自己对参考书翻译的理解详细说明,并附上自己对陈圣元著作的修正版本。看过信后,俞敏洪给了罗永浩第三次试讲机会,而这成了他叩开新东方大门的关键一步。
  回顾李一舟和罗永浩的求职经历可以发现,两人的精明之处都在于抓住了老板的用人心理。李一舟从自身的设计方法学出发,抓住了老板们欲要提升产品用户体验的需求;而罗永浩则在求职信中反复表明自己在英语和文化视野上的优势,契合了俞敏洪寻找“优秀教师”的需求。文似看山不喜平,老板们用人也一样,普普通通的求职者并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只有那些能把自身优势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人才,才是他们寻找的目标。诚如张绍刚在节目中所说的,“如果求职者十八般武艺都精通,就活该老板弱势”。


※  资料来源:
《李一舟:CEO不是来看选秀的》2012-05-08,中国新闻周刊网;《清华博士求职节目中爆红》,2012-05-09,《法制晚报》;《“电视红人”清华博士李一舟谈求职心得》,2012-05-11,新华社



Tips:三招让你化身职场“刺客”

1.准备充分,切中要点
作为一名“挑刺者”,你需要事前对应聘企业作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同时要有足够的知识作支撑,不然,你只能看到问题,却无法给出解决方法。挑刺时,切忌泛泛而谈,而应就老板最关心的问题予以分析,做到有的放矢。

2.就事论事,不下定论
阐述问题时,你需要从事件本身的效果出发,而非评价负责人的能力优劣,切忌让老板觉得你在暗地里讽刺他领导无方。同时要记住,你的建议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方案,因此切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老板,老板自有他的判断。

3.先扬后抑,语言委婉
老板也有自尊心,被人说自己企业的不是,难免会心生不爽。所以,求职者在挑刺时要注意分寸,在让老板吃苦药前先给他一颗糖果。另外,语言也得尽量含蓄,以“我建议”取代“但是”和“我认为”,用“这样做也许会更好”取代“这样做保证有效”。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