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盟公益:用技术提升公益透明度

(2012-05-28 15:35:42)
标签:

爱盟

公益

慈善

杂谈

分类: 公益
爱盟公益:用技术提升公益透明度  中国坏人多,但好人更多。即便有官方背景的慈善机构不那么透明、运行效率不高,民间公益组织、志愿者们还是一直在努力。他们通过各种形式推动中国民间公益的发展。目前,制约中国公益事业的最大瓶颈就是有恶化趋势的诚信环境。“爱盟公益”是一家还没有清晰盈利模式的公司,但他们希望用技术手段,充当公益组织的“第三方鉴证机构”,让公益透明化。

 瀚汛   Z.M



披露执行过程
  郭鹏创办爱盟公益,颇具戏剧化。2008年汶川地震噩耗传来时,他正在北京创业,经营一家金融电信服务的公司。当时他认为慈善就等同于捐款。后来他看到这则故事:一个瞎眼的乞丐向作家雨果乞讨,雨果说:“我也很穷,没有钱给你。”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入乞丐的铁罐。
  这故事启发郭鹏,“做公益不一定都是给钱。”于是他联合几个朋友,共同创办新的公司“北京爱盟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定义为“爱盟公益”,走上公益之路。由于郭鹏和朋友一直从事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因此“不懂怎么做公益,但肯定要与网络技术有关”。初期,他们开发了大而全的系统,其中有“公益超市”:卖家可以设置每一个产品的捐赠比例,由消费者去指定捐赠给平台上的公益机构;还有信息发布的社区等,平台也有一百多家机构入驻。但郭鹏认为这些“没有解决实质性的公益问题”,因而是“虚假繁荣的景象”。
  摸索三年多后,郭鹏终于厘清出头绪。在中国,善良的人很多、愿意献爱心的也很多。但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不好,这几乎成了制约中国民间公益的最大瓶颈。
  在公益领域,存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现象,捐款者没能看到自己的钱用在哪里。对这个普遍存在的担忧,理论上有两个解决办法:1.捐款者直接将善款交到需要救助的人手中;2.各种公益机构在每个环节都留下视频资料,及时公开善款流向。但这两个方法都会导致公益成本飙升,可行性不高。要是公益组织账本“在阳光下曝晒”就会减少腐败。但很多公益机构缺乏这方面的理念和技术,于是郭鹏开始研究如何能让公益行为透明起来的综合过程系统,更将爱盟公益重新定位为“公益第三方鉴证机构”。
  2011年1月初,郭鹏团队12人开始了该系统的研发。在郭鹏脑子里,这个系统要解决三个问题:公益组织的钱怎么来的、钱怎么花的、花钱的效果怎么样。而且信息公开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告知那么简单,所以这个系统被设计成项目执行过程披露的平台。按着这个思路,郭鹏确定了每一笔超过0.01元的捐款都能查到源头,每一笔超过0.01元的支出都能查到流向的系统基础。
  2012年4月5日,爱盟综合信息过程披露平台(以下简称过程披露平台)正式上线,“微基金”、“免费午餐基金”在第一时间进驻。利用爱盟公益开发的安卓系统应用软件,执行午餐计划的学校只需要用智能手机记录、拍照,就能通过手机上网,将当天的信息上传到平台系统,即时公开。后来为了让更多网友能“围观”,郭鹏他们在软件上添加了“转发至微博”的功能。
  网友登录网站平台,可以搜索查看所有的捐款记录,更能看到这两个基金下的每所受助学校的就餐人数、人均花费、信息报送人员姓名和每日执行情况反馈。这些数据,完整涵盖了“微基金”、“免费午餐基金”的执行流程。
收费还是不收费?
  郭鹏向外推广爱盟公益,对方第一个问题总是“用这个平台系统需要交多少钱”。毕竟爱盟公益的投入是可以预期的,系统研发、日常维护,都需要钱。按郭鹏的说法是,公司为这个平台系统投入约180万元,现在每月运营成本也需要十几万元。这笔钱由谁来埋单?
  最初郭鹏的想法是,希望公益组织能够支付系统的管理费。但显然这又会触碰到公众的敏感点,大家可能并不在乎具体收费金额,而是直接质疑这样的收费是否可以避免。
  而且,基金会也有苦难言。基金会出现任何账目问题,名誉受损,以后就很难让大家掏钱了。梁树新,“微基金”执行主席,他邀请十几位专业人士和公益伙伴为“微基金”发展“把脉”,并商谈如何展开合作,之后吃晚餐花费554元。这笔账,梁树新就纠结着要不要算在行政成本里,后来,基金管理小组讨论同意把这笔钱从行政成本里开支。但梁树新还是不敢大意,在网络上真诚公布,接受网友的“拍砖”。
  目前爱盟公益向公益组织免费开放,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郭鹏有意为之。公司在2011年获得了朋友一笔资金投入,虽面临资金压力,但他认为爱盟的计划是做好行业内推广,树立品牌形象,继续“圈地”——吸引够多的公益基金加盟。至于未来,郭鹏在寻求资助方,“可能是基金会、或是企业甚至是投资人”,他认为会找到好的盈利模式,而现在并不需要追求利润。
  “免费”也是很好的宣传招牌。平台上线不到一个月,除了“微基金”、“免费午餐基金”进驻外,已经有8个公益基金在商谈进驻事宜。但对于爱盟公益来说,管理更多公益组织,运营成本就会增大。
  过程披露平台披露公益组织的执行过程,是一种技术鉴证手段,能否保证有足够的公正性,让大众恢复对公益慈善的信任?在这诚信缺失时代,很难有一个乐观的答案。但它的出现,实现了公益组织在执行过程中,数据的即时性公布,毫无疑问是一种进步。但就目前来看,这个平台系统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能走到哪一步,依然是未知数。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