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戎兴,全科睡眠中心CEO。对于这样一个机构名称,许多人会觉得陌生。它10月才诞生在中国广州,成为国内首家专业睡眠中心。它致力于解决各种失眠或低质量睡眠问题,甚至着手拓展成辐射全国的连锁睡眠诊疗机构。它第一次将“全科睡眠医学”的概念带入中国。
全科睡眠医学,上世纪80年代由美国率先提出,主要针对日益增多的肥胖等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以及社会高度发达带来高强度精神压力催生出的大量失眠患者。你或许能想象到,这个概念被引入,并在中国践行后,所带来的巨大意义——是的,那些睡不着、不想睡、不能睡的人,终于能睡个好觉了。
赢未来
在创办全科睡眠中心前,是否有了解过,中国大概有多少人亟待解决睡眠问题?
戎兴
2010年,我们在中国大陆做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在全部人群中,每天失眠的占5%,经常失眠的占9%~10%。除了我们自己的数据外,也参考了各大医院做的流行病学调研数据。综合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率是38%,高于全球30%的平均线。这样的比例,与日本相比略低,但跟欧美等国相比又稍高。
赢未来
同为高失眠率国家,美日等国有专门的解决睡眠问题的机构吗?
戎兴
美国十几年前就有全科睡眠治疗机构,所谓全科,就是融合了心理科、神经科、内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几个会引起睡眠问题的科系,成立一门以睡眠治疗为靶向的新兴横断性学科。这样的睡眠医院美国有600~700家,平均每200万人就有一家综合的睡眠专科医院。而且,美国是把睡眠呼吸监测和检查纳入医保范畴的,这样就能引导国民随时去解决睡眠问题。
赢未来
中国的失眠问题也很严重,但很多人比较忽视,这是为什么?
戎兴
专业的睡眠诊疗机构缺乏,就算知道自己有睡眠问题,也找不到可解决的机构。港台的睡眠医疗机构,已经在这十年间发展起来,也日趋成熟。在香港,全科睡眠治疗的医院有五六十家,多是需要自费的私人医疗机构,一次睡眠监测大概需要8000港币,即便如此,生意还是非常好。还有两家公立医院可做免费睡眠监测,但一般病人排期需要半年时间。在台湾一次睡眠检查需要18000台币,排队来医院睡觉(检查)的要等三个月左右。需求量很大,基本供不应求。
但中国大陆,碍于医疗体系的制度缺陷,至今才有一家全科睡眠治疗机构。此前,睡眠问题都是归入医院的内科、呼吸科等,但往往,失眠问题不是单纯的呼吸问题,而是需要综合几大相关科系会诊,甚至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共同治疗。
赢未来
来睡眠中心诊疗的,大多是什么年龄段的人?
戎兴
大多是35岁以上的,他们可能被睡眠问题困扰了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
赢未来
这是否说明,出现睡眠问题的主要是35岁以上的人群?
戎兴
其实不同年龄段的人存在不同的睡眠问题。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睡眠问题多是暂时的。可能有一段时间觉得好累,处于高压力阶段,睡不好,但只要去运动、旅游、散散心,睡眠问题很快就得到缓解。年轻人的睡眠障碍多是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主动调适就能解决。但如果是熬夜、应酬、喝酒、抽烟、不运动,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机能呢?可能40岁时,也要开始面对长期睡不好觉的问题了。
赢未来
对年轻人来说,怎样才能做到主动调适呢?很多时候,我们可能知道什么是有益睡眠的,但我们不愿去做。
戎兴
先想这个问题:这些四五十岁的人当年为什么不愿睡觉要去挥霍?原因可能有三个:迫不得已、寻求刺激,成功的欲望。而这三个问题是现在的职场新人已经开始面对的。前两者对身体的损伤都不是特别大,因为工作累了、玩累了可以休息。真正毁人的是对成功的强大欲望。一定要成就一件事的心理,迫使他陷入一个超高压力状态中停不下来。所以,所谓主动地调适,首先是树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正确价值观,其次才是寻找解决睡眠和心理压力问题的办法。
赢未来
有人会说,自己不是欲望多,但生存的压力确实大,很难兼顾健康,更别说睡眠了。
戎兴
睡眠障碍的确很复杂。年轻人一般是情绪性和心理性原因导致的,但现在这个社会,更多是外在环境和工作压力等外力导致的。这种压力会让人产生变化,对自己提出不同要求。这时,他可以通过完整的心理咨询的方式,帮自己找到压力源。
赢未来 自己是很难知道睡不着的压力来自哪里?
戎兴
睡眠问题只是个病征,但病灶在哪里,你为什么愿意接受这个高压力环境,不想出来。可能是迫于生存、急于成功,但当你更了解自己时,可能会对生存、成功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有的老板和管理层觉得每天必须去公司,否则公司和生活就完蛋了。但其实他一直生活在自我认知的误区里。不了解自己时,很多我们认为的生活都是一个假象,但适当的心理咨询会帮助你客观地认识自己。
赢未来
还有一种人是“晚睡强迫症”,他可能没有成功的欲望或生活压力,有时间睡,但他总觉得没理由睡,睡觉多耽误时间啊。
戎兴
晚睡强迫症患者多是30岁以下的青年,他们可能对睡眠、生活习惯的认知存在偏差。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带着学校和家庭对他们的各种灌输,其实对社会很不了解。此时的他们没有一个很好的判断能力或认识体系。所以才会出现,他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但又没利用好这个时间的现象。怎样去校正他错误的认知呢?
我相信,给出一个标准的生活习惯或正确认知,恐怕99%的人都做不到。我能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从现在开始,用一些专业的方法了解自己。有问题时,可以跟心理咨询师聊聊天,就像照镜子一样。很多时候,即便知道自己的问题,知道该怎么做,就是做不到。因为你自己跟自己对话时,没那个决心和客观环境让你去面对,让你去做到。
赢未来
晚睡是不是就一定不健康?有人通过熬夜,寻求刺激来缓解一天的紧张,这样的方式是否恰当呢?
戎兴
晚睡一定不健康。但现代人的情绪和神经是需要缓冲的,压力大的人,晚睡就是个缓冲和自我保护的过程。白天高强度工作了十几个小时,晚上不可能直接入睡,如果没有发泄,他的情感就会压制在内心不得释放。高压力的人选择晚上去喝酒,喝得烂醉,甚至发生一些发泄性行为,就是因为不发泄可能会产生病态的心理。所以,这种发泄或熬夜的保护机制是有必要的。当然,最好不要选择熬夜等方式缓解压力,我更建议通过运动来释放被压抑的情绪。
是什么,打扰了你的好梦
1.蓝色或绿色色调的灯光会让人体抑制褪黑色素的产生,导致人们难以入睡。电脑显示器发出的白光和蓝光也会刺激大脑,让大脑很难放松。
2.哪怕是再微弱的光线,也会破坏整个睡眠周期。光线会“关掉”人脑中的“神经开关”,使得作用于关键睡眠的化学物质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少。
3.体温与大脑的睡眠周期密切相关。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负责把体内热量排出,该系统在室温为18~30℃时运作最佳。所以如果夏夜里没有空调,人们便难以睡得安稳。
4.研究发现,即使睡眠者在噪音的干扰下仍能蒙头大睡,但他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抑制。产生在睡前一小时和醒前两小时的噪音,对整个睡眠过程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是最大的。
图文 / 细妖
(此文章版权为《赢未来》及其作者共同所有,不得用作其他商业用途。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