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终特刊]2010,我们感谢小人物

(2010-12-15 21:07:22)
标签:

赢未来

曾敏杰

钟如九

仇子明

柳智宇

金华青

张轶

性感玉米

筷子兄弟

分类: 专题

[年终特刊]2010,我们感谢小人物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


  这十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猛烈而迅捷,气势如虹;同时我们也见证了许多失望的变化,缓慢而迷茫,徘徊甚至倒退。这些,都投射在2010年这个时间样本上。然而,一年的时间尚不足以让我们看清哪些事、哪些人将左右历史,哪些又只是历史的花絮或尘埃。主流与非主流,卓越与平凡,正确与错误,从来都不是泾渭分明,它们偶尔还会跨过彼此的界线,将对方视为参照物,这正是历史的精妙之处。


   主旋律尽管让人回味无穷,但背后的伴奏同样耐人寻味。打量2010年,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视角和方式,而我们则更关注小人物。这不仅因为我们也是小人物,更重要的是,小人物更完整、更稳定、更丰满、更真实、更有力、更可见……见微知著,回顾2010年那些让人难忘的小人物,分析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这既是我们参与公共记忆的形式,更是我们观察社会的视角。

   

    感谢小人物,他们给予我们强烈的带入感,他们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是我们中的一员,与我们休戚与共;感谢小人物,他们通过自身的行动让我们真实感知,卑微得像蝼蚁也可以力大无穷……历史的演变从来都是一次机会分配的过程,她会把很多机会分给很多人,无论大小。

 

    正如著名传媒人龚晓跃在总结辛亥革命的价值时说的那样:中华民族错过了很多机会,中华民族还有很多机会,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是还有很多机会。而这样的机会,主要由小人物创造,也将会留给更多小人物。小人物就在身边、就是你我,不需要仰视,所以我们不排名,不分谁更小、谁最小,我们选择10个,也不是作为代表,而是为了叙事的方便,因为小人物从来只代表自己。


 

 

[年终特刊]2010,我们感谢小人物

 

 

“赢未来”系列专题之2010,我们感谢小人物》

 

 

 

《曾敏杰:微的个体,大的慈悲》 ——

 

[年终特刊]2010,我们感谢小人物

 

文 / 金舟 

 

   对曾敏杰来说,做慈善不过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一个部分。他并不会觉得自己有超出常人的伟大,或者是有多么兼济天下的胸怀。他平常也工作,也赚钱,有圆满的家庭,他也把给予别人帮助当成是一件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事。……[详细]

 

 

《钟如九:80后农村女孩的微博行动》——

 

[年终特刊]2010,我们感谢小人物

 

文 / 田鸡哥

 

  如果说宜黄钟家父辈们只会通过下跪、以头抢地等伤害自己的身体作为维权手段的话,那么生于80年代的钟如九则开始运用法律、现代媒体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这也开启了中国维权史上的新一页:微博维权。……[详细]

 

 

锄草:除去歧视的心灵杂草——
 

锄草:除去歧视的心灵杂草

 文 / 陈言

 

  我国现有1.3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在就业升学的诸多重要场合仍受歧视。“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愿意把乙肝的知识告诉给他,他就可能再传达给别人。”锄草身体力行,以一己之力传播正确的疾病预防知识,清除谣言和偏见,除去公众的心灵杂草。……[详细]

 

 

 

仇子明:媒体的微权力,社会的大正义——

 

仇子明:媒体的微权力,社会的大正义


 

文 / 无迟人

 

   身为记者的仇子明因履行媒体人职责而被通缉,又因为新媒体――微博发挥了它意想不到的作用而被解救。当个人的微和微博的微结合在一起,个人的微可以被放大,被看见,这在当下,显然具有现实的意义。……[详细]

 

 

《柳智宇:生,亦能脱离“常轨”》——

 

柳智宇:生,亦能脱离鈥湷9焘


文 / 虞苇庭

 

   一个在红尘中前途无量的天才少年,不奔前程奔修行,显然有违学而优则显贵的常理。但柳智宇要以他的身体力行,让世人清醒地看到:一味追求非富即贵的人们,却缺乏对自由的尊重,对生命的关照,对人类命运的发问。……[详细] 

 

 

《金华青: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金华青:我只相信自己的眼睛


 

文 / 陈永恒

 

  面对急剧变革的社会,导演金华青真实触摸到底层社会的脉动和人性的温情。更为重要的是,他通过拍纪录片的形式,倡导了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告诉大家要用你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详细]

 


《李俊桦、谢寅龙:微起步照样有大突破》——

 



 

文 / 尚由

 

  从华工到华大研究员再到《自然》杂志的论文作者,大四学生李俊桦和谢寅龙仅仅花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个大学本科教育普遍弱智化的年代,他们的成功说明了,理论与实操紧密结合,可能是摆脱鸡肋之讥的一条可行之路。……[详细]

 

 

张轶:用照片除恶扬善》——

 

张轶:用照片除恶扬善

 

文 / 黄中柱


  面对生命,是选择营救,还是选择冷漠?80后摄影记者张轶用100多张照片揭露了恶劣的“挟尸要价”全过程。尽管面对威胁和质疑,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正义之路。他让人们看到,社会道德需要用良知去捍卫。……[详细]

 

 

性感玉米:他让网民看上去很强大》——

 

性感玉米:他让网民看上去很强大



文 / 范国平


  2009年,网民们开始心神不宁:以杨永信为代表的商业力量将善良无害的他们当成利益羔羊,以治疗网瘾的名义圈起来残忍宰割;有关部门打着保护网民心灵纯洁度的名义推出绿坝;网易与九城为争《魔兽世界》的运营权打得鸡飞狗跳。“性感玉米”通过《网瘾战争》提振了网民的士气,让他们感受到集腋成裘的微力量。…… [详细]

 

 

筷子兄弟:为一代人的青春留影》——

 

筷子兄弟:为一代人的青春留影

 文 / 紫晴

 

   在残酷的现实社会里,年轻一代活得压抑、迷茫甚至绝望,而“筷子兄弟”用光影拾掇起青春的碎片,把怀旧的情绪转化为感动的力量。在青春的外衣下,“筷子兄弟”召回的是一种久违了的叫做梦想的东西——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褪色,反而更显珍贵的东西。…… [详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