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贝塔可可ii
贝塔可可ii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969
  • 关注人气:2,4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员档案:漂,是为了安定

(2010-12-09 22:28:31)
标签:

海员

齐磊

索马里

黑体

船员证

海盗

文化

分类: 观察

海员档案:漂,是为了安定

 

 

 

文 / 海员-张欣然、孙亚、梅灼柱、齐磊口述,王莉莎整理

 

    海员难做,难在:生活的艰苦、工作的危险、日子冗长又无聊。但这个行业有着它神奇的魔咒:是它在彰显着男人的伟岸和飒爽英姿;是它满足了男人征服和称雄的欲望;是它给了男人一座"金山",在现实生活中,那就是实力的象征

 

 

 


  张欣然

  男,1977年生人

  大连海事大学毕业

  12年海员工作经验

  择业原因:纯属意外,没想到高考超常发挥,竟考上了海事大学。

 


  孙亚

  男,1984年生人

  南京航海技术学校毕业

  三年海员工作经验

  择业原因:想拥有一种别样的人生阅历,只打算做满5年就换行。

 


  梅灼柱

  男,1985年生人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

  半年三副经验

  择业原因:高考成绩欠佳,只能报考这所学校;既然学了,也只能干这行。

 


  齐磊

  男,1985年生人

  上海海事大学毕业

  两年海员工作经验

  择业原因:想靠海洋获得一座"金山",冲着钱去啦!

 

 

 

  2010年6月底,索马里海盗劫持一新加坡货轮,19名中国船员成为人质。直至11月6日,这19人才摆脱了131天生死攸关的苦难。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11月12日,一艘载有29名中国船员的货轮在阿拉伯海遭海盗劫持。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已与船舶失去联系,只被海盗告知:船正驶往索马里方向。29名船员生死未卜。

 

  时隔仅6天,18日晚中远航运的"乐从"轮又在阿拉伯海遭海盗袭击。26名船员经一个多小时的奋力抵抗,终于击退了试图登船的海盗。

 

  然而,除了这些闯荡"生死关"的经历外,海员承受更多的是那些漂在海上、单调无聊的时光,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问题。这究竟是一份怎样的工作?

 

 

  晕船:坎,不是人人能过的

 

  海员档案一:"我吐血了" 


  工作的第一年,船开航3天后就碰到大风浪,我什么也吃不下,机器嗡嗡的噪声更增添了难受。记得那天晚上从8点到12点,我前后吐了6次,最后一点力气也没有,躺在驾驶台地板上只剩下喘气的份。船上的舷灯是左红右绿,其中有一次我跑到左舷去呕吐,那些秽物经过红色舷灯映照显得一片血红,我慌得大叫:我吐血了!结果是虚惊一场。不过,当时真的慌了,我毕业实习时,同船的同学就因晕船导致吐血,最后怎么劝说也不读,辍学回家了。


  跟同事相比,我算是比较快就适应的,经过几个月的锻炼,也不知是神经麻木了还是慢慢习惯了,总之,不再晕船了。之后,我遇到过船舶单侧摇晃42°和蒲氏11级风(暴风,风速为28.5米每秒),依旧能稳定地驾船航行。


  但是,当经过一段长时间的摇晃过后,如果船舶靠港,人走上陆地,反而会不适应,觉得陆地在摇晃。有的人甚至在船上没有吐,上陆地之后却吐得一塌糊涂。所以,后来我碰到这种情况,宁愿不上岸。

 

  海事评估:晕船是新船员碰到的第一个关卡。在风浪的作用下,航船远不止左右摇晃那么简单,纵摇和垂荡,甚至是完全没有规律的混摇,极易造成眩晕,导致晕船。


  大多数船员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能适应晕船,但适应期的长短因人而异。还有少数人隶属于两个极端:他可能天生不晕船,在船摇晃时,由于肠胃运动剧烈,比平时更能吃能喝;但他也有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适应,最终只能在吃了吐,吐了吃的恶性循环中哭爹喊娘。

 

 

  饮食:吃什么,这是个问题


  海员档案二:煞费苦心为吃菜 

 

  我当时在一艘台湾商船上工作,专跑东南亚海域。船一过台湾就基本没蔬菜可吃。一是因为存储的蔬菜只能保鲜一两天;二是船沿途停靠的日本等港口,蔬菜太贵。日本的一棵生菜要150日元,换成人民币,也要十几元,自然是舍不得买。在船上,最好储存的蔬菜是土豆和洋葱,可是土豆入胃易产生气体。所以当时我们都开玩笑说,能根据是否开始集体放屁,来判断船是否已过台湾。勤快一点的大厨会用黄豆发豆芽给大家吃,但即便如此,海员还是会因为缺乏维生素而牙龈出血。


  船上有些同事为了吃个青菜可谓煞费苦心,有的从陆上取来土,偷来菜苗种上,但没有成活过,船一遇到风浪,菜让海水一浇还能活么?我自己找盆装上水,里面放了一个蒜头,眼看就可以掐蒜苗煮方便面吃,结果白天放出去晒太阳,晚上来风浪,船一摇晃,连蒜苗带水盆全滚海里去了。这还是正常情况。有时碰到风浪或者机器故障,船上没有备足粮食和蔬菜,那就只好钓鱼和抓海鸟吃了,这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

 

  海员档案三:岸边的"快餐"店 

 

  我刚上船半年,跑的是沿海航区,一周左右的时间便能上岸。最高兴的事就是听船长说,船靠岸可以去玩了!虽然上岸"撒欢"的时间非常短,但总能吃喝玩乐得十分痛快。


  先去品尝各地的美味小吃或不同地方不同做法的海鲜,美美地犒劳一下自己。这时船长会允许我们喝酒,但不能喝太多。我们有个厨师,因为喝到烂醉如泥,第二天都醒不来,没法给大家做饭,被船长开除了。


  饱餐后,我会跑去网吧玩联机游戏,顺便用U盘拷毛片、电影或小说。有些同事会选择继续去吃"快餐",据说那些快餐店是水手常去的地方,不但性价比高,还有"老相好"等着。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去烟花柳巷之地嫖娼了。我还听跑东南亚海域的师兄说,他们晚上偶尔会有"夜宵"。船半夜抛锚,总会有一些小船靠上来。船上的女孩几乎一丝不挂,她们轻车熟路地上船,在甲板上来回走动,若被相中就会留下来。一夜良宵,只需要支付少量的钱,甚至几包方便面。

 

  海事评估:船上的食物都是低温冷藏,分存在肉库和菜库里。肉制品罐头因为易于保存,成为船员长期的主食。叶子菜即使在冷库里也保存不了几天,物以稀为贵,青菜就成了海员们奢望的美味。跑近洋、远洋航线的海员,可能会因长期吃不到青菜,缺乏维生素而牙龈出血;也可能由于饮用的水为造水机净化的蒸馏水,极少矿物质,最后因缺乏矿物质而掉发。

 

 

  安全:报告,我有危险!


  海员档案四:海盗大战 


  俗话说,跑马行船三分险。近3年我所知道的国内沉船事故就发生了两起。2009年"海达8号"运砂船在辽宁绥中海域翻沉,12人无一人生还,仅打捞到了一具尸体,剩下的死不见尸。此外,海盗也是真实存在的危险。


  2002年下半年,我在越南的南部海域遇到过武装海盗袭击。平常我觉得自己视力非常好,天朗气清的晚上是不开雷达的,但好在那天晚上开了。那天半夜一点左右,我发现导航屏幕上有个回波总在船头方向上来回移动,却并没有亮灯。凭经验,我可以马上判断是一艘意图登船的海盗船。很快小船靠近,甚至可以看见,小船上的几个人手里拿着带绳索的钩子,意图从船尾登船。情急之下,我只能通知机舱把水龙带压力开到最大,一会左满舵,一会右满舵,尽量将水龙对准小船喷水。小船害怕被水灌沉不敢过于接近,最后一帮人只能骂骂咧咧地跑了。从那以后,我设计航线时至少偏出那个区域30海里,小船跑远了也怕没油回不去,我是这么考虑的。


  一般情况下,武装海盗不常遇到,有时会遇到海贼,但他们多是在海员不注意的时候偷些东西,不会伤及人身。海员最常遇到的是工伤。上海海运学院曾有学生在实习时,跑动中碰到头顶上的门框,造成头颅盖松动,然后就傻了。这虽然是个例,但船员的确有太多受工伤的可能:装货时被掉落的货物砸中、路过时被大桅杆上锈断的螺丝砸中、或是开仓时钢丝挤了手、作业时踩空坠落。

 

  海员档案五:保险没有,要尸都难 

 

  在我上船工作前,母亲听说,船员由于饮食或别的原因,容易阑尾炎发作,而急性阑尾炎医治不及时可能致命。当时,母亲就考虑要我先割了阑尾。最后,因为急于上船,没来得及手术。好在工作以来,没出现什么大问题。


  船上的确没有专门的医生,多是干部船员兼任。如果遇到好的船长,他会时常关注海员的身体,发现有人稍不舒服,就在船靠岸时派人陪着去医院检查,以防万一。条件好的船上,常备的药物也相应齐全。


  但我签约的是一条私人货船。在上船体检时,船长就不太负责,体检并不严格。如果有没有检查出来的潜在病,又恰好在船上发作,那就只能认命了。私人船还有一点不好,船老板基本没有给船员买保险。也就是说一旦发生危险,不管是工伤工险还是祸起私因,都要后果自负。上船时,我打算跑一年沿海,第二年跑近洋的东南亚海域,但近日才听说那里可能会遇到海盗。我现在要考虑改变计划了,这不是怕死,而是怕死了都没人知道。因为老板未给我们办任何保险,出海前,我只能跟家人交待清楚船长姓名、船的编号名称、目的地,到港时间等信息,以防万一出事,家人也有个要尸的地儿。

 

  海事评估:海上航行安全系数有多大?仅今年3月,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和非洲东部海域、阿拉伯海等海域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就有42起,劫持各型船只19艘。大大小小的沉船事故,更随着10月航海高峰期的到来频频发生。除此之外,外人不知道的还有数不尽的工伤事件。船上的作业多为"粗活",可是需要的都是张飞穿针,粗中有细的人,稍不规范,稍不注意,小命就可能没了。


  别太指望船上有多先进的医疗条件,因为大部分船只根本不具备医治条件。通常情况下,船上不设医生的职位,直接由二副等干部船员兼任。在船上,只备有常见病的基本药物,吗啡之类的镇痛药因受管制,报关报检手续麻烦,存量很少。特别紧急需要处理的伤病,可通过国际信号规则向陆上请求医疗援助;另有无线电医疗援助,但会存在语言障碍,或药品、器械不齐全的问题。

 

 

  心理问题:我有话要说!


  海员档案六:工作最辛苦的是无聊 

 

  没上船前,我老师就说:船员很辛苦,但不是因为有多少体力活,而是无聊。上船后,感觉也确实如此:我每天4小时上班、8小时睡觉、还剩12个小时无聊。船上的工作由大副、二副、三副轮班指挥水手作业。我是三副,因为是轮班,我上班时,其余同事休息。休息时大家也是各自宅着,根本见不到面;或是因为相处时间太久而无话可说。可能因为无聊压抑,又没有太多可发泄的活动,船上的人总多少有些怪癖。比如:有同事不睡床只睡沙发;有同事一定要在甲板上才能小便。

 

  海事评估:2006年9月,远洋渔货船"泰中"轮在宁波北仑港靠岸。于南太平洋海域漂泊了大半年后,船上的很多船员出现语无伦次、莫名其妙发呆、有的甚至从舷梯口直接跳下的异常行为。原因何在?


  长期无交流的生活,直接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自卑和阴郁是最常见的。很多船员觉得自己没本事才会在海上讨生活,因为他们出海大多是迫于生计。从船上下来的人一般会走两个性格极端,一是开朗、豁达;另一个就是抑郁,不合群。因为船上沟通和交流少,有不少人没事瞎琢磨,乃至患上妄想症。

 

 

    转行:海员是不是青春饭?


  海员档案七:海上有“金山” 

 

  上船之前,我们会考船员证,证书按航区分为甲(无限航区)、乙(近洋航区)、丙(沿海航区)、丁(近岸航区)四类;按船舶等级又分一、二、三等适任证书,分别指能在3000总吨及以上、500至3000总吨、500总吨以下的船舶作业。船员证还有个规定,如果在5年内不跑近洋或远洋,证件的等级就会降低。比如,获得甲级证书的船员,如果5年都只在沿海航区作业,第6年证书会被降为乙级。所以只跑短的航线是不可能的,而航线长的收入相应高些。比如,同为三副,如果我跑近洋要比在沿海月收入高5000元左右。


  没有证件的员工只能是最低级的水手,月收入2000元左右,且无升职的可能。而拿了证件的待遇就大不一样。我在上船前,有两年船务公司管理员的工作经验,考取的船员证是甲类一等,又因为上船后给船长送了几条好烟,不到两天就被聘为三副。目前在沿海航区作业,我的月收入在1.2万左右。如果表现不错,一年后有望升为二副,工资也会达到每月2万左右。我们大副的收入是4万每月,船长则是8万每月。


  升职快、工资高,这可能是这份工作最吸引人的地方。我打算明后年跑完近洋航线,确保自己甲类一等的船员证不被降级后,就半年在船上作业,半年在陆地生活。因为船上工资大概是陆地上一般工作的3倍左右,半年的收入足够我一年的家用花费。这样既保证了工作收入,也能让自己充分享受自己喜欢的生活。

 

  海员档案八:陆地不适应症

 

  我在学校时专业课老师就曾说,做船员有时候和做妓女一样,都发誓再也不干,结果没法生存时又只能继续做。因为航海多年,身无旁技,上岸的船员大多会选择做生意,但往往发现投资理财已跟不上时代。曾经的朋友都各有家业事业,与船上一样,还是没有沟通的对象,几番生意失败,又只能继续出海。由于专业性较强,转业也相对困难,不过学历高或年轻人可考虑考公务员或回校教书。


  我在海上已经漂了12年,最终还是觉得海员是青春饭。比如,我今年有了孩子,不能继续这样不负责任地漂泊。我现在找到了一家船务租赁公司,在那里负责租赁船只。不过,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沟通和社交能力薄弱。


  我建议有志在船上工作的海员们:最好能利用船上大把空余时间练好英语,再就是要合群,多与人沟通,学着处理好各种关系。如果将来打算回到陆地工作,这两个能力会帮助你很多。

 

 

    也许很少有人耐得住长期的漂泊,也许大部分海员都怀念一家人和睦亲昵的时光。那么,就考虑下张欣然的建议吧:利用航途中的无聊时光,锻炼一项技能(在不影响工作和打扰他人的前提下)。不管接触的人群是怎样的一成不变,都要让自己在船靠岸或休假时尽可能多与人交流,勿与社会脱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