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搭讪君
“不要与陌生人说话”,是一个电视剧的名字。但自从播了这部电视剧,“不要与陌生人说话”就成了人们出门在外的一条准则。但你如果是个热心人,好说话的人,还是会有陌生人来找你说话的。比如有陌生人向你问路,那么该帮助还得帮助。但要记住这一点,别人找你,往往都是有求于你的,没有人会通知你:“哎!你中了五百万了,赶紧去取啊,先到先得啊!”天上哪会掉馅饼呢。
还是在去年的一天,我在家旁边的小公园里散步,忽的有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跟我打招呼,还表现得彬彬有礼的样子来。我一愣神:不认识啊!使劲想,使劲想也不认识。我“嗯”的一声,没再搭理他。但他也不气馁,就像自来熟似的,狗皮膏一样跟我并着肩,边说边走,没话找话。我见已经被他粘住了,甩也甩不掉,揭也揭不开,于是借口“我该回家了”,就把他当大鼻涕给甩掉了。过几天,又看到他,我就躲得远远的,再也不想搭理这个“搭讪君”了。
时隔一个冬天,昨天,我又在公园见到“搭讪君”了,还是高高瘦瘦,安全礼让的样子。这次,他又搭讪了一个近七十岁的人,与他肩并肩边说边走,遇到对面有人走过来,他还拱手让这个老者先走,真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但老者也没买他的帐,借着看热闹原地不动了,而“搭讪君”往前走了一段,回头等了一会儿也没等来,于是便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接着又搭讪个下家。这个“下家”陪他走了一段路,也败下阵来,于是他就跟一个熟人唠这件事。这个熟人可能了解点“搭讪君”的情况,说他精神上有问题。
接着再说“搭讪君”,见搭讪单个人屡屡受挫,于是他瞄准了前面一对四十左右岁的夫妻。他还挺懂得规矩,是在男的外侧边走边搭讪,而没有站在夫妻二人中间。人家夫妻俩走得好好的,有说有笑的,你这半道杀出个“第三者”来,弄得夫妻好不尴尬。为了向“搭讪君”表明“我俩还在恩爱进行中,你并没有机会”,夫妻俩竟手拉手,秀起恩爱来了。但作为见多识广、身经百战的“搭讪君”,是视而不见,不为所动的,他就这样执着的跟着夫妻俩边走边聊。过了一会儿,夫妻二人借故甩掉了“搭讪君”,夫妻二人拉着的手才松开。
(二)逆行人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有法律强制规定的,也有约定俗成的,而公园“走圈”有啥说道?时间长了,我还真看出门道了:这个公园有两个散步跑道,人们基本上都是逆时针走的,就像运动会跑400m一样,偶尔有逆向的,但也无大碍。但这几天,我见到一个“碍事”的人,这人五十多岁,穿着一身运动装,一直是逆行;不但逆行,还快行;不但快行,还大踏步、甩胳膊。而小道也就一米多宽,他这大摇大摆的快速逆行,你还真得躲着点,不但他不得劲,别人也不得劲。
那他为啥要反其道而行之、“逆历史潮流而动”呢?站在他的立场上看,应该是他走得快,而前面的人慢慢悠悠,影响他的行进速度了,进而影响他的运动“疗效”了,他如果在后面喊,显得不礼貌,他不喊,就得减速,或者停下来,这样“疗效”就大打折扣了。而逆行呢?对面过来的人,远远就看见他大步流星的走过来,早早就给他让开“人道主义通道”了,他也就不需说话、不必减速、畅通无阻、目中无人的行进了。
面对这样的逆行人,还是理解万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