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的培养

(2022-07-31 16:49:13)
标签:

杂谈

爱的培养

          看《读者》杂志2022.10期,有一篇文章,题目是《爱的天赋》。说的是该作者做过的一个实验,把簸箕支起来,里面撒些米粒,一会儿飞来六只麻雀,其中一只先进去吃了几粒,然后叫了几声,其它麻雀才敢进去吃米粒了。无独有偶,该作者去鄱阳湖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上百只小天鹅去湖滩觅食,也是先由一只小天鹅先吃,半小时后感到很安全,其他小天鹅才开始进食。保护站站长得出结论:为同类的生存而牺牲的精神,并非人类所独有。该作者由此感叹:爱是一种天赋。
      我完全同意该作者的观点。只是在说道人类为同类而牺牲时,我还要补充几句。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现在动物的一些行为,在人类中也有所反应,只是人类自从进化到高级阶段以后,一些行为就脱离了原始状态,进入到更高级的状态,人类的思维及社会结构更加复杂,“为同类的生存而牺牲的精神”,就不是像说动物那么简单了。动物的“为同类的生存而牺牲的精神”,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是动物群体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而人类具有一颗思维复杂的大脑,人类社会又是复杂多变的社会,所以,不管是“人之初性本善也好”,还是说“人之初性本恶”也罢,人类的“为同类的生存而牺牲的精神”,都不会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家庭、学校、社会等等多方面教育、影响、培养,然后才逐渐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这也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重要标志。
      人类有思想,有目标,有方向,有人生意义。而人类又善变,所以就有“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一说。人类的“为同类的生存而牺牲的精神”,是人类自觉的行为,是具有奉献精神的,是同一个人理想、信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也是人类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发展进步,无往而不胜的精神法宝。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为同类的生存而牺牲的精神”,是最伟大的奉献精神,是任何动物的牺牲行为都不可比拟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