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经典诵读进校园”第二次走进晨读课

(2010-11-12 16:51:58)
标签:

杂谈

    由市教育局、市语委、市文明办和扬州广电总台联合主办,扬州人民广播电台承办的“经典诵读进校园”公益推广活动今天(11.12)上午走进扬大附小五(三)班,主持人丽欣、记者庞丹阳、史亚超和同学们一起诵读经典、品味国学,上了一堂特殊的晨读课,来听报道:
   
    (出口播) 1112-诵读1-庞丹阳
   
    (压混现场)“我是新闻广播的记者庞丹阳,我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扬大附小五三班的教室里,新闻广播的主持人丽欣接下来将和同学们共同上一堂特殊的早读课,和大家一起诵读经典,品味国学,早读课现在正在进行中当中,我们来听一听现场的声音吧!(丽欣)这一千个字里面呢,虽然当时要求不允许有一个字的重复……”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这堂经典飞扬的早读课上,五三班的同学们齐声朗诵国学经典《千字文》,在略显稚嫩的琅琅书声中,我们似乎沉醉在书香的气息当中:
    (压混现场诵读)“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千字文》是我国最早的启蒙教材,特别是隋唐时代,家中有小孩,基本上都要求诵读。中国传统启蒙读物有“三、百、千”的说法,三是指《三字经》、百是指《百家姓》、千呢就是指《千字文》。那么在朗诵的同时,同学们有没有理解其中的意思呢?诵读了《千字文》之后,主持人丽欣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答对了的同学也获得了收音机、电影票等小奖品:
    “我先出题目,然后看谁举手最快,能够把这个问题抢答到,‘盖此身发,四大五常”,哪位同学能很坚定的举手,很自信的举手告诉我“五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意、礼、智、信!)看来这个收音机必须要给这位同学了,谢谢你!”
    现场互动吸引了同学们参与到经典作品的理解中,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口播止)  

 

    通过这两个星期的“经典诵读进校园”进校园活动,同学们对我们新闻广播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继续来听报道:
   
    (出口播) 1112-诵读2-庞丹阳
   
    (压混)“在这些国学经典诗文当中,我们了解到几千年前,古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在做什么,学什么,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要求,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是什么,当他们遇到苦恼的事情的时候,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
    在晨读课上,主持人丽欣收起了平时播新闻时的大气明快,抱着学习的态度和同学们一起学经典、读经典,同学们也拿出纸笔边听边记,态度十分认真。晨读课结束后,同学们竟然当起了小记者,像模像样地采访起丽欣阿姨来了,有些问题还十分可爱:
    (压混)“(学生)昨天晚上背了国学经典,你觉得国学经典,有没有电视上演的那些电视剧好看?(学生)再找两个好玩一点的问题,然后出一点丽欣的声音……”
    有些同学还给丽欣阿姨提出了不少建议:
    “(学生)我就希望阿姨多发扬国学经典,不仅让中国,让全世界都知道国学经典。(丽欣)好的,我一定的,但是我能力也有限!”(口播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